駕車經過永州時,見到對面大山坡上幾座房屋孤零零的佇立在山頭上,不僅佩服他們守護家園的毅力和決心,同時也心生好奇,他們是如何在這片屬于他們的大山之中生活大半輩子的?
相信出生在農村的大部分人都對大山有特別的情懷,本人也是生在高山之中,長在林泉之旁,我對大山有著難解的情緣。山是我生命的起源,自呱呱落地,我就面對高高的山梁,孩童時幻想,兒時的記憶,都在大山的呵護下漸漸地成長。
我祖輩生活在山里,都是勤勞本分的莊稼人。而父親的憨厚、老實,和母親的勤奮與善良,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的生命。
于是,帶著對童年的好奇心,我獨自一人來到了大山里。山上的路非常崎嶇,很不好走。
走了半個小時不到,就已經開始氣喘吁吁了。終于來到一戶人家,卻發現大門緊閉,接連走了好幾家,情況都大致一樣!
偶爾也會碰到一倆家居民在忙碌著,為不打擾他們的清靜,拍了張便繼續往前走了。
有些房屋看著很破舊、簡陋,卻依然有人居??!
跟很多農村情況相同,村莊里都是一些老人和小孩,基本上沒見到一個年輕人。在一個小巷里見到一個一直自言自語的駝背老人,老人走得很慢,一拐一拐的,感覺隨時要倒下一般。
來到一戶比較破舊的土坯房前,見一位老爺爺坐在自家門前發呆,于是上前跟爺爺聊了起來。爺爺操著一口本地湖南話熱情的邀我到家里喝水!
據了解:老人姓楊,以前也有個幸福美滿的家庭,隨著,改革開放的加速進行,老人的兒子也隨著大流來到了廣東打工。在外面打工雖然辛苦,但收入還不錯。兒子還與同一工廠打工的妹子相戀,并結了婚。
幾年后,兒子回家探望父親,一天,兒子在田地里幫著干活時,突發癲癇病,倒地而亡!
就在兒子離世不久,兒媳婦稱娘家母病重,她要回去看望,帶著在外打工積攢的幾萬元錢一個人回了娘家,從此,就再也沒有回來了。楊爺爺的老伴承受不了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煎熬,身體每況愈下,不久,便撒手人寰!
如今的老人一個人獨自生活在這里,在和老人聊天時能感覺得到他的孤獨。在老人家中放了幾百元錢,便和老人揮手道別了,心情很糟糕也很差,但卻無可奈何!
人生如戲,有悲傷也有歡笑;人生如舟,航程總有坎坷不平,祝愿楊爺爺和這里的每一個人都幸??鞓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