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娘
城南的一家小店突然火了起來。
這家小店很古老了,但是無人經營已經沒落了很多年,不過,最近新來了一位女主人,重新打理這間食店,開張營業不就便傳遍城里了。
原因就是新來的女主人長得才貌過人,而且做的食材那叫一個鮮美,吃過人都說仿佛是天上的佳肴。從來沒有吃過這么好吃的食物。不久,大家給女主人起了一個名字:食娘。
食娘很欣喜的接受了這個稱謂,店里的人太多,只能起早貪黑的起來,但是這樣還是供不應求,雖然來的大多是城里的男子,但是其中也有很多富貴人家的小姐前來特意品嘗。
她做的菜,在城里十里八鄉之外,真的無人能及,縣府大人也親自來過,并且提了一個牌匾:人間美味,食娘掛在了門楣上。
不過不久食客們發現一個問題,食娘做的菜總是缺少一個味道,她做的菜很甜,很鮮嫩,辣的菜也味道十足,不過就是缺點什么,但是大多數人就主動避開了不去點那幾個菜,客源也沒有因此減少。
城里的男人總來這吃飯,家里的夫人們不樂意了,一次倆次可以,但有的男人一天幾乎把早飯午飯晚飯都泡在那里,只為了目睹食娘做飯的芳容。由此,城里的太太們,心生記恨,平時偷偷的去食娘的店里去盯著,有時候也會點幾盤菜嘗一嘗,但不得不承認,技不如人。
或許食娘也發現這個問題,出于顏面,食娘貼出了一個告示:可以教城里的夫人們做菜,不收學費,免費為大家教怎么做菜。
告示才貼出來沒幾天,店里本都是男人,一瞬間都是女人,把男人們都擠走了,沒辦法,他們只能在店外看著自己的夫人們在屋里怎么練習,也順便看著食娘大度的教著大家怎么處理食材。
夫人們學會了,于是把自己的丈夫都叫回了家里,要自己親自做一做給夫君們嘗一嘗,做出來的東西雖然沒有食娘的那么好吃,但是與之前的廚藝相比,長進了很多。夫人們高興極了,因為自己的丈夫在沒有像之前那樣三天兩頭的往城南跑。
大家都以為食娘的店經過她這么做以后,顧客會少了一大半,事實是沒有變化,只增不減,城里的店家都生氣極了。無論怎么改進手藝,怎么減價,來的人越來越少,大家都愿意跑那么遠去城南的食娘那里,也不愿意在自己家附近的食店里吃飯。
城中的王家食府是這座城里最大的食店了,因為它的主人是知府大人的女婿開的。就連縣府大人也讓他三分,原來縣府招待賓客都去王家食府里進食,但是現在大不如前了,賓客三三兩兩的自己去王家食府,大多數都跑到了城南食娘的店里。食府里客源大減,掙得錢的也少了,此事不久傳到了知府大人的耳中,便叫來了女婿,女婿說確有此事,但是又不能做些什么,只能硬挺著。
等我去親自會會她。
知府大人對著女婿說。
果真,知府大人喬裝打扮去了食娘的店里,他自己也被食娘的廚藝給折服了,吃完以后就暗自回到了府中,女婿問道:丈人,意下如何?知府大人回答道:此女子廚藝驚人,無人可比。食府上下是否有廚師能比過她?
至今沒有。女婿說道。
那就另想別計。
食娘的店還是照樣開的紅火,客人也還是那么多,有一天,來了一幫人,來店里進餐,要了很多菜,席間,食娘發現這些人里有些異常,但也沒在意,這幫人吃完以后,付了帳,就回去了。
這些人此后的日子里經常光顧,食娘每次見到他們都心有準備,因為這些人不只是吃飯這么簡單。
這些人在店里連續吃了很長都平安無事以后但卻突然有一天,他們其中的一位顧客吃完飯后突然倒地不起,被送到了醫館,很多人吃完以后都上吐下瀉,大家都紛紛指責菜里有東西,食材有問題,不新鮮,一定是另外加了什么。食娘不知道原因出自哪里,就匆匆閉了店。第二日,食娘收到了來自縣府的傳票,有人把食娘給告了。
告食娘的正是那王家食府的主管,知府大人的女婿。他控告食娘濫用食材導致客人生病,因為那些日子里經常去吃飯的人都是他找去的。終于等到了他們吃飯吃出問題的這一天,他抓住了機會,狀告食娘,讓她閉店,關張歇客。
那一日,食娘跪在縣府的大堂里,縣府大人跟知府大人同坐在判桌旁,知府大人的女婿站在一旁,指責著食娘各種不是,縣府大人雖心生憐憫,但是知府大人就在身旁,他不敢也無法為食娘多說一句話,幫不到食娘,只能怪食娘自己惹到了知府大人的飯碗。
一時間,站在堂外的各位看客,紛紛唏噓不已。特別是那些曾經男食客的夫人們,對著食娘一頓亂罵,說著食娘的各種不是,叫她狐貍精,蛇蝎毒婦,不良商家等等。
可是食娘真的很冤啊,不過令人詫異的是食娘在堂上沒有為自己辯解一句話,全程默默無語。聽落著審判的結果。
結果當然是食娘必須關門閉店,賠償那些出了問題的客人數目不菲的銀子。此時堂外并沒有因為這個不公平的判決而安靜下來,也沒有人可憐食娘,都說判的太輕,要讓食娘入刑。
知府大人為了平民憤又附加了一條,就是將食娘逐出縣城,不得回來。那些站在堂外的夫人們雖然不盡她們的意,但都紛紛拍手稱快。男人們都在可憐食娘,然而身旁就是自己的夫人,都不敢出聲。
就這樣,食娘關了店,賠了錢,拿著自己的東西,被迫遠走他鄉。
大家都在想象食娘離開這里以后會去哪里的時候,食娘已經離開了這里。
其實大家都想不到的事食娘她本是天宮中的廚仙,專門為玉皇大帝和其他眾多神仙準備食物的神仙。食娘她在天上待了很多年,卻漸漸的失去了一個味覺,她感覺不到咸味,只能體驗到甜味辣味。玉皇大帝用膳得時候被甜到嗆口,心中不悅,他以為是自己味覺出現了問題。
當他宴請各路神仙的時候,他發現其他人也是被食娘的食物給甜到膩的厲害。玉皇大帝在眾位神仙面前丟了臉,就拿食娘問罪。要將食娘貶到人間落為凡人。正當食娘被趕出南天門的時候,觀音出面替食娘求了情。觀音說,應該給食娘一個機會,可能是因為食娘她在天上待的太久了,都是歌舞升平,美美滿滿,體驗不到辛酸苦辣。所以才會導致做出的食材都是甜的。觀音建議玉皇大帝讓食娘下到人間去體驗一把人間的酸甜苦辣的個中滋味,再讓她回來,如果那時她做的食材還是甜的一如既往,那么在將她貶到人間也不遲。
玉皇大帝接受了觀音了建議,就讓食娘下落在人間,去體驗人間的生活。所以,才發生此后的故事。而那些吃飯的賓客覺得食娘做的菜中缺少的也就是這個咸味。
其實,知府大人的女婿找的那些人到食娘的店里吃飯的時候,就已經表現的異常,他們會偷偷的自己在菜里放一些東西,不過食娘是神仙,她能看出來,一施法術,他們放的那些東西便沒了作用。所以那個時候他們也驚訝自己給自己下了毒為何沒有問題,幾次過后,還是這樣。
就當食娘看出這些小把戲的時候,觀音給食娘托夢,叫她不要在施法術了,就讓他們中毒,才能意會到食娘她自己想體驗到東西。就這樣,發生了之后的事。
出了事以后,食娘沒有想到以前的那些顧客沒有一個人會出面幫她,食娘是無辜的,但是沒有人會相信她,都對她心生嫉妒,平日里好酒好菜的招待各位客人,如今淪落到這般地步,而且,讓她一個天上的神仙,跪在了一個凡人面前,她忍氣吞聲,沒有埋怨。可是,當外面那些夫人們用惡毒的語言攻擊的她的時候,她的心都要碎了,暗自哭著,這把,她體驗到了人間滋味,知道了心酸,也嘗到了自己眼淚中的咸味。
觀音的建議沒有白費,在廚娘體驗到了咸味以后,被觀音重新接到到天宮中,繼續為天上的神仙們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