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午忙完,回家了一趟,從公司到家以我的速度,大概十分鐘就夠了。我喜歡走地下車庫,因為近。從車庫出來的時候,太陽還掛在不灰不白不藍的天上。路過一家叫梯坎面的重慶小面館,里面塞滿了各種等面的人,你看,人還是挺容易滿足的,二兩小面,6塊錢就可以填滿一個胃,充實一個靈魂。在往前走是一家死貴死貴的水果店,水果店外面總是站著兩個瘦高的男孩,感覺風一吹就要倒,但他們的嗓門特大,用一些我不大能聽得懂的重慶話喊著“榴蓮八折,八折......”,偶爾會有一兩個矮小的或者肥圓的老太太停下來摸一摸打折的水果,然后顫巍巍的離開。再往前是一家民生銀行,我記得銀行里的大廳經理是個白凈到近乎秀氣的男生,說話溫柔的像風聲。再往前是一家富麗堂皇的鞋店,其實里面的鞋子質量很差,有些目光短淺的生意人擅長欺騙,明知道這樣的生意做不長久,可能因為他們從不向往長久。緊挨著的是一家叫浪漫春天的內衣店,我從未在里面買過內衣,每次經過都會看見兩個看店的女孩在一個小凳子上吃她們叫的外賣,幾乎每次都是冒菜。再稍微轉個彎,是便利店,我喜歡便利店,喜歡去吃冰淇淋,面包,酸奶....然后就到我家小區門外了,保安是一個三十四歲的男人,他脾氣和心眼出奇的好,會站在門口主動幫拎著東西不方便開門的人開門,會耐心的給沒帶鑰匙的人開門,有時還會和一些租戶閑聊,“今兒買魚了?”“這斤蝦看著不錯.......”我一直覺得保安是個枯燥的工作,但被他做的有聲有色。小區的對面是馬路,我一回頭,馬路上全是姑娘,穿著各種款式夏裝的姑娘,有牛仔短褲,有闊腿褲,有碎花的連衣裙,純白色的小短裙.....一個個露著大長腿,潔白的肩膀和脖頸,仿佛馬路是T臺,她們在炎炎夏日里搖曳生姿。
中午的溫度,33度。
2.
因為中午太忙,沒顧得上吃飯,所以從離下班還有兩個小時我就在想,下午吃什么,吃什么,雖然不餓,但總覺得如果再持續忘記吃飯這件事,我會虛脫掉。去喝粥吧。下了班,我就直奔粥店,那是一家四周全是玻璃的店面,我點了兩個菜一碗粥,挑了一個挨著玻璃的單人座位。一勺一勺的吃起起來,它是我吃過所有粥里面最好吃的一家,它沒有精致的碗碟,也沒有體貼入微的服務,我喜歡它,因為這粥像極了我媽媽做的粥,味道太像了,第一次吃的時候就一下子嘗出來了。長大后,很少有機會再吃媽媽做的飯,可是那種味道是無論我吃了多少山珍海味也無法代替的。
下午的風從窗口一點點暈過來,風帶著夕陽的溫度,22度,柔柔的吹進了我心里,我往嘴里又送了兩大勺粥。
3.
吃完飯回到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蹬掉了高跟鞋,卸掉了白襯衫和包臀裙,換上睡衣。瞬間有一種解放天性的感覺。斜躺在沙發上,盯著手機看著,今天有好幾個人加了微信說,喜歡我的文章。心里還是很開心的,雖然我不在乎閱讀量和關注人數,但被喜歡還是感到非常的開心。我一直非常喜歡毛姆的一句話:“我從寫作中汲取的教訓是,作者應該從創作的樂趣中得到酬報,從思想負擔的釋放中得到回報,對其他的東西都不必介意,表揚還是苛評,失敗還是成功,都應該在所不計。”我最喜歡寫小說后的感覺,那種為自己捏造出來的主人公的命運感到難過或高興,或者那種因為寫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人性的進一步了解和刨析.......都讓我覺得很過癮,很深刻。我現在還寫不出來滿意的小說,但我想我會努力去練習。
突然想起了前不久看奇葩說的一個辯題:如果你已經知道你現在喜歡的人不是最后和你在一起的人,你還會和她在一起嗎?我想大部分人是會選擇在一起的吧,映射到現實生活里,那些知道畢業會分手的人,還不是在一起.......我想我也會選擇在一起,因為,喜歡一個人的時候,我們是不能抑制的住自己的喜歡的,起碼我做不到對自己的心跳視若無睹。
翻著手機,又翻到我姐狂轟濫炸的微信消息,她去日本玩了,因為日本是我最想去的國家,所以她幾乎是全程拍照,錄小視頻發給我。真是親姐啊。不過,我一定要自己去。我發現我在某一階段喜歡上了那個城市或者國家,一定是因為我看了某本書。就比如喜歡日本除了商界大咖稻盛和夫之外,他的《活法》我非常喜歡,還有巖井俊二,比如他的《情書》,第一個人物是我的人生導師,我崇拜他,第二個人物,是因為被他筆下文字的美好讓我感動。
躺在沙發上想東想西的感覺真好,像在天空自由飄蕩的云,此刻應該是18度。
4.
胡思亂想了大概有半個小時,然后抱著一本書窩在了陽臺上的竹椅上,晚風輕輕起,我把身軀沉浸十二樓的風里,把靈魂安置在膝蓋上的書里。一個人,有書就足夠,37度,剛剛好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