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哲
養生之風盛行,人人爭談養生。不才對于養生,實在愧不敢當。一是無暇顧及,二是養生意識淡薄。人到中年,須發漸白,健康透支,惶恐不已。當今社會,生存壓力大,北漂的我,自由職業,靠文字謀生,養活一家人,著實不容易。
北漂二十年,最初到北大,租住一個床位,每月一百二十元,后來單獨到校外租住民房,每間月供三五百元。成家立業,有了兒女,加上平素喜歡購書藏書,斗室已無法容身,開始租住一居室、二居室,房租每年二至三萬元。十多年下來,沒日沒夜爬格子掙得的一點稿費,也都扔在房租上。自己深諳北漂的艱辛,總希望下一代,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女兒一歲半,正好趕上北大幼兒園對外招生,我毫不猶豫報了名,一個月1000多元的學費,咬咬牙也交了。后來,家庭變故,不堪重負,“柳父三遷”,從北大到圓明園,最后落戶香山,孩子就讀問題,終于得到了妥善安置。
幾年后,家庭重組,我們有了三個孩子,開支就更大了。幸好趕上國家政策好,九年制義務教育,學費全免。三個孩子的餐費,加上這個那個的培訓班,花費也不少。一年下來,全家的開銷,十來萬也緊緊巴巴。
我肩負家庭的重任,不停地敲鍵盤,夜以繼日,足不出戶,如同“閉關”。電腦前,仿佛是木樁,巋然不動。長此以往,健康問題突顯。肩周炎、頸椎病、將軍肚,接踵而至,“三高”隨之而來。腰酸背痛,頭暈腦脹,心悸胸悶。慢慢的我感到問題的嚴重性。一家六口,上有老,下有小,我是家里的頂梁柱,如果有個閃失,那還了得。妻子體恤我,買魚買肉補身體。缺乏運動,營養過剩。寫起稿來,也不能得心應手。苦悶至極,只得喝酒抽煙來解悶,這樣一來,雪上加霜,身體每況愈下,以至于寫作不能正常進行。
此時,我才意識到養生的重要性!開始學習養生,進行健康管理,請教方家,閱讀醫書,自我體悟,摸索出了一套適合自己的養生方法。一是,素食少食;二是,戒酒戒煙;三是,適當運動;四是,身心愉悅;五是,明心見性。清晨,與妻子登香山,讀古書,陶冶情操,凈化心靈;跪拜天地,反省自我,直至大汗淋漓;大聲喊山,增加肺活量,舒解心中的郁悶……
飲食習慣,大有改善!大魚大肉,不見蹤影,羅卜青菜,深得我愛!西紅柿炒雞蛋,白菜豆腐,醋溜土豆絲,涼拌紫菜、胡蘿卜等等,糙米粗糧,南瓜紅薯,成了“美味佳肴”,吃得津津有味,誠所謂“菜根香”也!豆類堅果,唇齒留香,清茶一杯,勝過美酒。好酒好煙都送人,拼酒不見我身影。真個是美酒與我無緣,魚肉與我無份,青菜一盤,清茶一杯,賽過活神仙。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理,初見成效。神清氣爽,“三高”消失,體重驟減,較之以前,猶如重生。此時,我才真切地體會到宋代大儒范浚的“人生三昧”,正如他的古詩《偶作》所言:“晏食聊當肉,緩步聊當車。身閑貴莫比,心足富有余。時飲一杯酒,歷觀千載書。正爾良獨難,亦復將何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