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件在我印象中特別深刻的往事,雖然已經很多年過去了,然而每每想起,總會因為自己當年的頑皮感到內疚。
農村的童年時光,總是充滿無限樂趣。春天到來,萬物復蘇,處處充滿生機。東風吹過的田野間麥苗,日漸翠綠。暖陽撫摸過得楊柳樹木,日日抽新。一年四季中,兒童最喜歡的季節當屬春天,今天想著張大爺的桃花開了,明天念著去摘幾把李大嬸的榆錢兒嘗嘗,總是有許多的樂趣。暮春時節,那平時隱在樹林密葉里,藏在房屋瓦縫間的鳥兒,它們是最忙碌的,因為今年繁殖的第一窩鳥崽子要離開巢穴,獨立生活了。
恰巧,我家屋檐下就有一窩家雀。每次看到有鳥兒纈草叼蟲,飛飛進進,忙碌的身影,我總想著哪天爬梯子抓上一只,自己也學著村東的老李頭,養上一養,并幻想著怎么給它架籠搭窩,怎么給他們喂養幼鳥。心里盤算上了,這件“美事”。終于有一天,我和小伙伴兒商定之后,制定了一個萬全之策,我們的目標是,不止想要幼鳥,也要把老鳥一起抓了。或許是強烈樂趣的驅使之下,我們說做就做。現在想想也頗為殘忍。然而童年的我們哪懂得“世間萬物,眾生平等”的道理。
小伙伴兒不知從哪里找來一只夾子。按照我們的計劃,在家雀兒巢穴洞口,布置好了陷阱。我們藏起身來,關注著洞口的情況,“守株待兔”。也不知過去了多久時間,那邊傳來了凄凄慘叫。“逮住了!”欣喜萬分的我們急忙沖了過去,果然有一只正在悲鳴的鳥兒掛在上面。之所以說是掛著,是因為我們發現夾子夾住了它的一只腿,或許是太過于興奮的我們,手忙腳亂中把鳥兒摘下來,握在手中,一個不小心,竟然讓它逃走了,看著夾子上的血跡,想象天空劃過的鳥兒痕跡,我們只能無奈的嘆了口氣。抓獲的幼鳥也都陸續的死去,留下的景象自然是“鳳去臺空江自流”。后來,此事便淹沒在我諸多的童年趣事中了。
萬物因而緣起,因緣而滅,萬物因緣而聚,又因緣而散。看來我和它還真就有緣。
第二年的夏天。那是個陽光火辣的中午,悶熱的空氣微絲不動,林間的蟬聲不厭其煩。夏天避暑,消暑是頭等大事。每當這個時候,吃西瓜算是人生第一樂事。那天吃完西瓜的我,隨手把瓜皮兒扔在了院子里,干起來其他的事情。隱約間聽到幾聲鳥叫,當我回過頭去一看,只見一只跛足的鳥兒,在啄食瓜皮。它的右腳抬起,只有一只腳支撐著身體,往前挪動時,只能勉強的搖晃著身子。它發現我在看它時,快速的啄食幾口,急忙飛走了?!半y道是去年我打的那只嗎?”我心里有一個想法,“它竟然還活著!”,當時的我愣住在哪里,不知所措。那一刻我被它的出現驚住了,那一刻我被它的頑強所折服了。鳥兒飛走了,它像一年前一樣再次離開了我的視線,鳥兒還是那只鳥兒,院子還是那個院子,所不同的可能就是鳥兒此刻的心情。
一只鳥兒,一只頑強的鳥兒,腿斷窩覆,妻離子散,對它而言無非是一種具大的打擊。何其悲哉!我不知道它是在哪里療傷恢復,也不知道它在身受重傷期間,如何覓食而而活,更不知一年內的它都經歷了什么。每想于斯,我便覺得內疚萬分,自責不已。
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罩紗燈。說的就是敬畏生命,一切生命都應該被尊重!自然界中,你所忽略的微小生命體都有它們頑強的生命力和堅忍不拔的生命韌性。人類和蕓蕓眾生同存于自然之內,共同構成了自然這個生命體,我們是這個系統中的一部分,我們應對生命懷有敬畏之心,人為萬物之靈長,我們應該懷有一顆仁愛之心,更有能力和責任去保護生命。因為敬畏生命就是在敬畏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