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魯德亞德·吉卜林)
如果你能保持冷靜,當你身邊的人們
都變得瘋狂,紛紛指責你,
如果你能相信自己,當所有人懷疑你
但且讓他們懷疑去吧,
如果你遭等待,卻不因等待而疲倦,
或者遭受欺騙,卻不用謊言回敬,
或者遭到憎恨,卻不用憎恨反擊,
能夠不得意忘形,也能夠不巧言令色。
……
如果你能與凡人交談,且彬彬有禮,
或與國王同行——而不奴顏婢膝,
如果仇敵和密友都無法傷害你;
如果你在乎每個人,但不會缺了誰就不行,
如果你在想發泄憤怒的那一分鐘
去進行六十秒的跑步,
大地以及大地上的萬物都將屬于你,
而更重要的是,你將是真正的男人,我的孩子!
以上是查理·芒格欣賞的詩。
我看到了獨立(正確)思考、自信,不是像個孩子一樣追求公平、心隨境轉;不卑不亢,坦蕩與強大,普世的敏感性,情緒自控力。以上是成人區別于孩子的特性。
我們中的很多人,雖然已成年,但是思想和行為習慣其實還是個孩子。我想,這篇詩中所言,不僅可以用來教育我們的孩子將來如何才能成長為一個真正的男人,眼下更可以對比自己,如何在思想和行動上擁有與年齡相當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