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野圭吾先生設計了精彩的故事結構,牢牢抓住了人們普遍的獵奇心理,讓讀者產生較強的帶入感,每個主人公的故事似乎都有自己的影子,讀完后我想每個人都希望有朝一日成為那幸運兒——武藤晴美。
結構設計
時間變慢,陳舊雜貨店內外,黎明前夕安謐而又躁動的短時間里,作者帶著些許穿越的味道講述了前后好幾十年的人生悲喜離合。莫言先生在《豐乳肥臀》的代序言中提及:“…結構從來就不是單純的形式,它有時候就是內容。長篇小說的結構是長篇小說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作家豐沛想像力的表現。好的結構,能夠凸現故事的意義,也能夠改變故事的單一意義。好的結構,可以超越故事,也可以解構故事…我們之所以在那些長篇經典作家之后,還可以寫作長篇,從某種意義上說,就在于我們還可以在長篇的結構方面展示才華”。
我淺顯地理解這段話在《解憂雜貨店》這本書中長篇上得到了體現:結構它有時候就是內容。
故事編排
兩大關系地點:浪矢雜貨店,由大約1905年出生的浪矢雄治先生經營;丸光園,由大約1915年出生的皆月曉子小姐創辦的孤兒院。兩人在1929年相識相戀,出于阻力相約私奔,原本完美無缺的愛情卻敗給了膽小的女傭和粗俗的雇男。當然有了這失敗的愛情,才有了這本書的故事。皆月曉子此后再也沒有愛過其他人,終生未嫁,一生都奉獻給了丸光園。1969年曉子去世,那個讓她愛了一輩子大她十歲的男人浪矢雄治,在十年后1979年去世。他在去世前一年與兒子相約:33年后即2012的忌日務必發布那則消息。由此而開啟了時空穿梭之門。
浪矢爺爺在妻子去世后為了尋找生活價值,在大約1968年開始與孩子們玩起了煩惱咨詢游戲,還接到了多種嚴肅的成人煩惱咨詢,堅持多年,頗受好評。
1970年,正讀初二的浩介不堪全家潛逃的壓力寫信咨詢,他成為第一個提出真正嚴肅的煩惱咨詢者。原本好好的富二代卻遭父親破產,舉家逃債的深夜,他最終選擇離開父母,隱姓埋名被收住在丸光園,直到2012年回鄉寫復活回信時才偶然得知父母已經去世的真相。
1977年,化名綠河的孕婦,懷了有婦之夫的孩子,在孩子去留的糾結里痛苦不堪,寫信向浪矢爺爺咨詢并得到答復。誰曾料想,生下女兒一年后卻遭意外遇難,其幼女被收住于丸光園。2012年寫復活日回信,心中告知其長大后成了歌手水原芹的經紀人。
1978年底,擊劍運動員靜子向雜貨店就關于愛情與夢想的抉擇問題進行咨詢,此時的回信人是躲在店內的2012年的現代人“小偷們”。書中似乎并沒有描述靜子與丸光園的關系,但她的出現及寫信引發了另外兩個主角的咨詢行為。
1980年7月,因靜子啟發的業余歌手松崗克郎向雜貨店咨詢。他為了音樂夢想放棄大學,離家漂泊,卻始終得不到認可,在堅持夢想與承擔責任的現實中苦惱不已。回信的是“小偷們”,明明已經知道這個音樂癡人會遇難,卻不能直言。1988年平安夜,克郎去丸光園給孤兒們表演節目,以《重生》口琴版結識了日后的天才歌手水原芹。當夜卻意外發生火災,克郎犧牲自己救得了小芹之弟。《重生》在小芹的演唱下流傳于世。
1980年9月,同受靜子感染的武藤晴美向小店內“小偷們”咨詢。她小時候父母發生車禍,在丸光園和姨婆家寄養長大,這期間結識了離家逃亡的浩介,并保留其贈予的木雕小狗。高中畢業后,迫于經濟壓力與報恩心切,她身兼二職,糾結于陪酒工作的不光彩及對未來的迷茫向雜貨店咨詢。善良的“小偷們”像預言大師一樣給了她超級指導意見。
晴美也很爭氣,之后的日子里,一邊通過陪酒拼命攢錢,一邊努力學習經濟等知識并考證,還獲得了日后發展的寬廣人脈。在日本經濟上升期,她通過股票、房產等暴利行業開啟事業之路,并根據預言成功避開了經濟泡沫的破裂,之后轉戰于網頁制作、經營咨詢等新興產業大獲成功。
1988年丸光園火災,她去慰問巧遇了浩介,并聽聞了前院長與浪矢先生的愛情故事。火災后,孤兒院境況下滑,甚至還存有被惡人操縱的可能。晴美決定爭取接管經營。2012年商談丸光園轉讓事宜時,巧遇咨詢窗口復活之日,也巧遇了三個性本善的小偷。晴美還不知這“小偷們”才是她最應報答的人。“小偷們”看信后也終于覺悟了。故事完美謝幕。
人生之路
書中不同的人生軌跡,看似毫不相干,其實都在某個階段的某個角落會有那么生命中的一次偶然交會,從而演繹出截然不同的人生。
千萬條人生路,萬千種愁腸百結。故事中的愛情與夢想、夢想與責任、親情與未來、金錢與未來、聲譽與事業、魚和熊掌的內心糾葛每天都在現實生活中演繹,由不得你拒絕,生命不息,選擇不止。
有人可傾訴,有人來理解,有人能依靠,該是多么的幸福。但是自己的路還得自己走,“別的信也都是這樣,幾乎都很感謝我的回答。這當然是值得欣慰的事情,不過從我讀到的內容來看,我的回答之所以發揮了作用,原因不是別的,是因為他們自己很努力。如果自己不想積極認真地生活,不管得到什么樣的回答都沒用”。
筆者是向善的,主人公甚至“小偷們”也都是藏有善心的,最發善心的莫過于浪矢爺爺以及皆月曉子院長。浪矢爺爺的晚年基本都是奉獻給了煩惱咨詢,無論是游戲、惡作劇,還是真正的糾結苦惱,他都嚴肅對待,反復思索,琢磨出咨詢者的心態,給“迷途的羔羊”指點迷津,給“內心破了洞”的人藥膏,給絕望的人燃起星火,給人永續的正能量……
“……一切全在你自己。對你來說,一切都是自由的,在你面前是無限的可能。這可是很棒的事啊。我衷心祈禱你可以相信自己,無悔地燃燒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