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五竅,五體,五志,五味,五色來表現,現在開始講五志
心:喜則傷心,注意心情,樂極生悲,不要去那種過于激動的場合。
從五志來看:情緒會傷肝,怒則傷肝脾氣暴躁,控制不了天氣,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緒
脾:思則傷脾。現在來自個方面非壓力很大,情緒緊張,思慮過度,導致脾胃不和,消化不良,面黃肌瘦。
肺:悲憂傷肺,中國四大名著《紅樓夢》中林黛玉,悲也悲,喜也悲,悲傷過度,不停咳嗽,時間久了開始咳血,形成肺結核而死。
腎:恐則傷腎. 驚嚇刺激腎功能, 膀胱內氣功能不好
五味:
肝功能不好的人少吃酸的, 美味不可多用.
心臟功能不全的人少吃苦的, 苦味入心, 苦的在血管里不易流動.
脾功能不強的人少吃甜食, 甜味入脾, 影響消化.
肺臟功能不強的人少吃辛辣的食物, 辛辣入肺.
腎功能不強的人少吃咸的, 咸味入腎, 咸味過重傷腎, 美味不可多用
從五色來看:
肝功能不強的人, 臉色發青.
心功能不強的人臉色發紅(高血壓的人臉色發紅)
脾胃不和的人臉色發黃, 無光澤.
肺臟功能不強的人, 臉色發白(結核的病人過午發燒, 臉色發紅)
腎功能不強的人, 臉色發黑, 因為腎過濾毒素的. 如腎臟不好, 毒素慮不出去, 反射到臉上, 所以臉色黑.
肺,大腸為金.
肝,膽為木.
腎,膀胱為水.
心,小腸為火.?
脾,胃,胰為土.
五行相克相生.
治療疾病不可單一入手.其方法(包括調養),每種疾病至少二十五種,應擇優,排好順序.分階段治療.
人體的發病因素
1.情緒 人是有思維,有感情的,人的情緒變化會對健康有明顯的影響.
2.氣候 氣候是影響人體健康的又一因素.
3.飲食 (1)偏食 (2)傷食 (3)停食
4.濫用藥物.
5.環境污染 主要指水質,空氣,噪音
五臟的生理(腎)
腎 中醫認為腎的功能是藏精, 生髓, 生骨, 為生育發育之源, 又主納氣, 主水, 開竅于耳及二陰, 其華在于發.
1.血液循環的過濾器.
2.腎主生殖.
3.腎主水(泌尿).
4.腎主骨生髓,通于腦"其華在發".
5.腎納氣 人體呼吸雖然是肺所生,但吸入之氣必須納于腎.
6.絡膀光.
7.腎開竅于耳及二陰
五臟的生理(肝)?
肝 中醫認為肝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主藏血,主筋,開竅于目,其華在爪.
1.主免疫,肝有解毒功能.
2.肝藏血,肝是血液的儲存器,向心臟供血.
3.主謀慮,考慮判斷事情的能力與肝膽有關.
4.主筋,其華在于爪.久走傷筋,筋傷肝衰.
5.開竅于目 由于肝膽經絡走向眼睛,肝膽有病變會影響眼部.
6.消化 膽汁是由肝臟分泌進入膽囊和十支腸,幫助腸道消化吸收營養.病變出現上逆苦水,消化不良,胃脹,腹脹.
7.絡膽? 出現膽結實,膽囊炎等.
五臟的生理(脾)
脾? 中醫所指的脾,主要指消化吸收功能而言,脾主暈化通血,主肌肉及四肢,開竅于口,其華在于唇.
1.脾與胃有經絡關系,胃是容納與腐熟食物.脾是吸收輸送營養到心,肝,腎,胃,肺,大腦和四肢.
2.脾生血 主運化,它將營養輸送到血液中.
3.脾通血 脾臟有統攝血液在血管中流動的能力.
4.脾主肌肉 脾健康肌肉發達有力.
5.脾主四肢 功能好,四肢有力.
6.脾向全身控制提供水液.脾臟輸布功能紊亂全身浮腫.
7.絡胃 胃寒則脾濕.
五臟的生理(肺)?
肺 肺是宰相,開竅于鼻,配合心控制全身,也參與意識活動,憂悲易傷肺.
1.主呼吸.
2.通調水道.水道不通會出現浮腫.
3.主皮毛? 皮毛感受到氣溫,疼痛首先反射到肺.
4.絡于大腸.
五臟的生理(心)?
心 中醫認為心主血脈,為人體血液動力所在,并認為心主神志,開竅于舌,其華在面.
1.心是推動血脈運行的臟器,屬火,是泵.它的功能出現問題,整個五臟六腑都出現問題.
2.主思維 每個臟器與神經都有關系.古人把神賦予心,由陰氣,陽氣相互作用而成,精神體現人的意志.把魂賦予肝,魂是隨著精神而活動叫靈魂.如:痰迷心竅---癲癇(西醫).
3.心主汗,汗為心之液.過多的流汗會導致心臟衰竭.自汗,盜汗,手足潮濕也說明心臟有病變.
4.心開竅于舌 心有病變在舌反映出來.舌為心之苗.心血不足舌質淡白,心火旺(上)則舌質紅,甚至舌體糜爛.心血淤滯舌質紫暗或現瘀點,瘀班.
5.絡小腸? 心有火使小腸受熱,受熱的水分進入膀胱.出現尿痛,尿澀,尿熱甚至尿血.
六腑的生理(膽)
膽附于肝. 內藏"膽汁",膽汁注入大腸,促進食物消化.膽氣與人的精神情志有關.驚悸,失眠,多夢,等精神情志癥狀,也從膽方面治療.
膽病:嘔吐苦水,膽液外溢身,面目發黃等癥狀.
剩下的六腑的生理(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
1.胃 胃主主受納,腐熟水谷. 中醫稱胃:山谷之海.胃謂后天之本,人以胃氣為本.胃氣不衰病愉快.
2.小腸 小腸分清濁. 清為精養.濁為糟粕. 吸收精養,經脾輸送身體個部分利用,剩余水.下輸膀胱.小腸病變,影響消化,小便異常.
3.大腸 大腸接受小腸下注物.大腸虛:腸鳴,大便瀉等.大腸實:大便秘等.
4.膀胱 膀胱是人體水的代謝器官之一.津液通過下焦陽氣,而為尿排除體外.
5三焦 三焦總司人體汽化,水谷精微生化精養,水液代謝.上焦司呼吸主血脈,謂氣.中焦熟水谷,吸精養通肺化生營血.下焦分清濁.
五臟的病變反映?
1.腎:腰酸腿痛,腿沉,小便不順,下肢浮腫,頭暈,耳鳴,性冷淡,高血壓,不育癥,結石,炎癥,關節痛,呵喘不止.
2.肝 :口干苦,耳鳴,聾,偏頭痛,手腳抽筋肝區痛沉,易怒,多疑,惡心,嘔吐,易感冒,經期不正常,行走不穩等.
3.脾:口臭酸,食欲退,愛睡,頭身沉重,皮膚瘙癢,胃反酸,隱痛,口,鼻,牙出血,便血,大失血等.
4.肺 呵喘,咽干,多痰,浮腫,口鼻皮膚干燥,呼吸無力,大便干稀不定.
5.心:胸悶氣短,心率不齊,胸心痛,失眠多夢,多汗,眩暈,口舌青紫,心悸,口舌生瘡.
五臟病變臉部的反映?
1.腎:顴骨到耳之間,到下巴為腎反射區.
2.肝:鼻梁中段和兩側為肝膽反射區.
3.脾:鼻子尖是脾,兩側是胃.
4.肺:前額和兩眉中間是肺.
5.心:額頭,兩眼間是心,心血官反映區.
6.小腸:鼻翅到眼外角是小腸.
7.大腸:鼻翅兩側大腸.
8.腦:兩眉間.
9.生殖系統:上下嘴唇.
10.心 壓力:印堂上.
突發變化有病變,顏色發白,黑斑,紅,膿包,紅絲等.
人體的坐、臥、站、走、看、思六種本能
不能勞累過度,否則 會影響健康。?
久坐傷肉:長坐不動,血液停滯,會使臀部以及下肢肌肉纖維萎 縮,引起肌肉伸縮無力。同時長坐還影響消化器官正常功能,形成消 化不良,胃滿漲氣,食欲不振,導致胃疾。? ?
久臥傷氣:長期臥床不起,嗜睡不動易使新陳代謝功能低下,精 神萎靡不振,無精打采,疲倦不堪,全身無力。? ?
久站傷骨:長站會影響下肢靜脈血流上行回流不暢,極易引起下 肢靜脈曲張和足部麻木,還可出現足背面浮腫。由于長站,關節僵直, 關節不活,腰背酸痛,重者還會引起關節炎的發作。?
久走傷筋:飯后散步,對身體有益。但徒步長走,會造成下肢關 節韌帶過度疲勞,引起韌帶拉傷等癥狀,尤其是老年人更易產生此類 情況。? ?
久看傷血:看書看物時間過長,會使眼肌和視網膜疲勞。眼肌麻 痹,視物不清,模糊重影,中醫稱曰“目矚肝”、“肝藏血”,故謂 之肝血不足,長看傷血也。? ?
久思傷神:長思會頭暈痛,影響睡眠,造成神經衰弱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