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咨詢中,來訪者媽媽說來訪者喜歡一個女孩子。對于小學生,喜歡不等于戀愛,要好好、小心呵護孩子的喜歡。來訪者媽媽沒有過度反應,這樣做法挺好的。
小孩子的喜歡是單純的天真的。試問,我們,有多少人還保留幾分天真?
我把來訪者媽媽的話接過來,說“喜歡是一種力量”,她微笑地點頭。謝謝你,認同我這句話。
自負的人更多偏向喜歡自己多于喜歡他人。當然自負也是一種力量,這種力量說不上不好也說不上好。好,因為它本身就是一種力量,也會引導自負者去努力實現一些目標;說它不好,因為它的目的只對個人,對團隊、他人的貢獻不大。在遠古時代就已經有團隊的基因,一個人在惡劣的環境中很難生存的,團隊去捕獵才能更多地保證人類生存下去?,F代社會更加強調合作、團隊。從這點上說自負者被接納的程度小于溫和的團隊合作者。
自卑、抑郁的人缺乏能量。我不可愛、我沒有能力貢獻、我不值得別人愛我,很心酸。抑郁的人看到的世界是黑色的或空白的,看不到色彩。在意象對話中常發現抑郁癥者看到黑色、空的、沒有門窗的房子。在意象對話治療中嘗試點一盞燈,再嘗試發現房子里有哪些東西或人、在做什么、在房子里做一些動作,這些都是在調動抑郁癥的能量,動起來、內容增加一些就是改變。再考慮開一扇窗或一扇門,嘗試走出房間,這時候變化已經比較大了,是比較成功的治療了。
在一些治療中,會安排作業,例如培養一種愛好,只要積極的、哪一種愛好都可以,養魚、種花草、畫畫、樂器、釣魚跑步。尤其對老年人的心理咨詢。這種作業本身就帶有治療的作用。
一些學校做過“護蛋行動”,每個人或兩個人照顧一個雞蛋,每天早晨帶到學校、下午帶回家,看哪個人或哪一組堅持時間最長。某一天忘記帶了,對不起,時間要重新計算了。這個活動培養孩子的堅韌性、細心、耐心,還培養同理心,照顧一個雞蛋都需要付出那么多精力,何況爸爸媽媽把一個寶寶養大呢?這個活動和上面說的心理咨詢中安排作業的功能在某種程度上是相似的。
喜歡一個人、一種事物,是一種力量。我是有能力的、我有能力照顧對方、我是可愛的、我是吸引人的。不要輕易否定孩子的力量,認同孩子,那么孩子會是自信的。
說點火爆的。你戀愛過嗎?失戀過嗎?如果你的一半問你還喜歡前任嗎,你怎么回答?標準答案是:我眼里心里只有你。說依然喜歡前任的,這是傻子。我們在這里暫停一下,這種答案沒有錯,如果很干脆地說“早就不喜歡ta了”,長一個心眼吧,或許下一個自己就成了ta。最好不去問是否還喜歡前任、我和前任誰好,問這個問題的人有點傻有點缺乏安全感,給對方留一點空間,別占據對方所有的空間。
更火爆的。讓我老婆不太高興的。我的回答是仍然喜歡前任。這種喜歡不是愛人的喜歡,愛人的愛只會留給我老婆一個人。對前任的喜歡,只是期望對方生活得很好很快樂,不會去特意關注、特意聯系,如果需要幫忙在力所能及范圍內繼續幫助對方,就像好朋友一樣。這種喜歡是帶有底線的喜歡。而對老婆的愛,常常降低底線到不知道底線在哪里,例如包容她用完東西亂丟、說好了一起收拾卻吃著瓜子指揮我一個人收拾。最近一個段子比較火:一群男人在喝酒,一個人接到老婆電話,說“哥幾個對不起了,先走一步了?!备鐐儍盒υ捤?,這哥們兒瀟灑地甩了一句“咱享受了她的青春,就要包容她的任性?!边@哥們就是我的偶像。與男同胞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