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3日? 星期三? ? 晴? 隔離第五天
中午小睡一會兒就在睡夢中驚醒了,夢中的一切還歷歷如在眼前,夢見的是我住的酒店這間灰色的房門及門前長長的走道,我打開房門,看四下無人,然后慌忙地向外面跑去,似乎一刻都不愿意停留在這個牢籠般的房間里,然而,回頭一望,似乎想起了什么,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又在把我往屋里拽,正在彷徨和掙扎中,猛然間就驚醒了。
我在這方寸斗室里已經隔離4天了,整天一個人靜靜讀書、聽課,在網上處理家里裝修的事情和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和家人通電話怕,與朋友們網聊,同外界保持著良好的溝通與交流,然而,人的天性就是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和渴望,人們大都熱愛行走在藍天白云之下、山川河流之上、歷史文化之中、小橋流水人家之內,而總是在一間房子里待著真的和在牢獄一樣,接觸不到大自然和其他的人和動植物,時間久了的確是對自己精神和意志的考驗。
雖然酒店的房間條件不錯,設施齊備,而且超市、外賣、快遞都很給力,送貨上門行動便捷,態度極好,在這斗室里,除了沒有出去的自由,其余的生活需求都是能夠滿足的。在恩施老家也曾居家隔離,但是是一大家子人一起做飯、生活,那其實是與父母、先生、女兒享受天倫之樂,過著一種快樂而溫馨的日子。
然而,一個人關在酒店的不足10平米的房子里十多天,足不出戶,這對于一個天性豪爽,喜歡結交朋友、熱愛大自然、熱愛遠足的人而言,無疑是種折磨,然而,人生總是要有不一樣的體驗,這也將是我一生中第一次難得被獨自隔離的經歷,也是完完全全把心交給自己,在一間屋子里長時間自己與靈魂對話,完成自我成長和蛻變的一個過程。
這種經歷真的非常奇特,讓我在這種極端不自由的情況下終于感受到自由是多么可愛。平日里沒有這種強烈的感受,當一切失去的時候,才發現自由的可貴。這讓我想起拜倫《希隆的囚徒》,他寫的是日內瓦的民族英雄波尼伐關在監牢里的情形。
詩中寫道:波尼伐的父親已為自由的信仰而犧牲,剩下他和兩個弟弟關押在這個地下室里。三人分別鎖在不同的柱子上,互相可以看到卻不可觸摸……波尼伐和兩個弟弟先是各自講著想象中的一線希望和故事,一遍又一遍。即使母親曾經講過的最愉快的故事在這個牢獄里都顯得有些悲涼,于是他們又輪流唱歌,一首又一首。
唱了說,說了唱,盡量讓聲音在黑暗的監牢里能夠傳遞下去,彼此似乎感覺到一絲慰藉。但最后終于發現,聲音越來越沒有味道,話語越來越枯燥,相互之間居然分不出這是誰的聲音了,只覺得那是牢石壁囁嚅的回聲。
波尼伐天天看著這兩個僅存的弟弟。只要能夠聽到彼此的聲音,人生總還是有點希望。大弟弟曾經是一位偉大的獵人,他身材魁梧、體魄健壯、剛毅烈性,不畏抗拒世間的戰爭。他樂于奔赴前列而就義不愿身陷地牢,讓他這樣一位勇士不能跨出一步是最慘的酷刑,就像一只巨獸被關在籠子里,他的精神已被鎖鏈摧毀,他快速枯萎,走向死亡的深淵。波尼伐多么想扶住他,可以撫摸著他漸漸癱軟、冰冷的手,讓他在人世間感受最后一絲溫暖,然而卻不能夠。
失去了老二,還有小弟弟,這給波尼伐一點點慰籍,只有祈求上蒼讓這個最漂亮、最溫柔、最善解人意的弟弟能夠活下去。他最受父親的鐘愛,因為他的前額酷似母親,碧藍的眼睛宛如天穹,他天生一個快樂的性情,然而,他的壯志、熱情、快活在監牢中已消磨殆盡,有一天他的生命也如油燈一般被耗盡,不過,他臨死時一直保持著溫和寧靜,沒有一聲呻吟,只發出了幾聲歡樂的囈語,以便讓哥哥在快樂中支撐下去。
這水和墻造成雙重的囹圄,把地牢變成活人的墳墓。兩個弟弟全都死在眼前,埋在波尼伐的腳下,怒吼的風肆意奔馳在藍天,那時石牢的四壁都在搖晃,面對死亡,波尼伐感到快樂,因為它會使大牢里獨自存活的波尼伐得到解脫。
然而,奇特的命運卻讓他一個人頑強地活下去了,在不知某年某月的某天,波尼伐居然被釋放了,但這時,他已渾身漠然。他早已習慣監獄,覺得離開監獄就像離開了自己的家鄉。不過有些奇怪的是蜘蛛和老鼠這些年來一直與自己相處,自己在這個空間里還保留著對它們有生殺大權,可見它們的處境比自己還不如,但奇怪的是,它們一直擁有逃離的自由,為什么一直不逃離呢?
看來自由只是一種感覺,它常常躲藏在心門之外;當我們不能越過這道自己設置的心門而向自由親近的時候,那就是囚徒的真正含義。囚徒不是被鋼筋水泥困住的,而是被自己的心門困住的。人人都可能被囚禁著,也可能習慣于囚禁,但只要有一天大膽打開心門,就能夠真正獲得心靈的自由。
我們其中許多人即使不隔離,即使在外面享受自由的空氣,但是,他們的心門是關閉著的,是把自己禁錮起來、封閉起來了的。他們從未真正熱烈擁抱到大自然中的春花、夏雨、秋實、冬雪,從未從內心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善良與美好,從未真切得到到生活中的快樂和趣味,這樣的人關閉了心門,把自己囚禁起來,總是生活在痛苦和仇恨中,這才是真正的心囚,是被心門鎖住的囚徒。
那道門只是在形式上將人困于其中,其實根本起不到禁錮的作用。而一個人在屋內拼命掙扎,他想要掙脫的,并不是外在的、有形的牢籠,而是他心中那個無形的監牢——那才是將人緊緊束縛住的籠子。其實,人不是被外在力量囚禁的犯人,而是困于自己內心的囚犯。
在這樣的情形下,除了自己,沒有什么力量可以助他掙脫。真正能把自己從心囚中解放出來的,大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視牢籠如無物,天性灑脫之人;一種是破釜沉舟,對自己狠的人。
于我而言,在這個特殊的隔離時期,一道房間的門是永遠不能把我的心困住的,我的心可以遨游于醫學、歷史、文學、藝術中去,可以在書中與歷史上及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最睿智的人進行無障礙、全方位的交流,可以看窗外的朝霞、流云與日出,可以和天空中嘰嘰喳喳的鳥兒們聊天,可以一個人獨舞,在激情和音律中揮灑汗水,當然更可以和親人、好友通話或者網聊,我的心靈世界是極度自由和充實的,只要不把心門關閉起來,就絕對無法將自己變成囚徒。
人生總要有一些不一樣的經歷,這些將成為一生中最值得珍惜的寶藏。愿未來十天,自己在斗室里與心靈的自由為伴,帶著無窮無盡的想象自由自在“獨與天地精神往來”,從自然中來,回萬象中生,悅詩意中美,陶醉夢境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