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0 選擇寫什么不那么難了,現在困難的是怎樣寫好

聽了肖爺的講課,再結合自己180多天日更的經驗,覺得每天寫200字真的不算什么,就是寫寫冥想時的內心活動都不止200字,跑步時看風景看人物也不止200字,或者吐槽新聞,八卦明星,隨隨便便1000字。

有好幾天我都是10分鐘內手機碼字寫出四五百字,雖然這種極限寫作有它的獨到之處,可以集中注意力,大腦飛速運轉,手眼協調,手速飛快。這么幾次下來我覺得自己生銹的腦筋也開始活絡了??墒鞘冀K覺得內心好有罪惡感,覺得自己對待文字的態度不夠真誠,有點敷衍了事,雖然事后我還會去修改,消除錯別字(拼音打字的副產品),有時大的段落都會變動和刪改。

所以光寫是不夠的,寫作的熱情不能給你文筆。雖然我有滿腔感情,但我的文字不足以讓我抒發出來,別人讀來還是干巴巴的。沒有好的標題,甚至不能吸引別人來閱讀。天天寫給自己看的話,直接寫日記就好。

好文章是讀出來的。提升文筆有一個辦法就是向大師們學習,向古詩詞學習文字的音律之美,向文言小說學習精煉傳神的遣詞造句,向舊小說學習精巧的情節鋪陳。推薦一本書,舒明月老師的《大師們的寫作課——好文章是讀出來的》。舒老師比較推崇的是張愛玲和汪曾祺的文章,仔細閱讀大師們的作品,學習仿寫是提升自己的一大良方。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一遍又一遍默讀修改,會讓你的文章廢話越來越少,而大聲朗讀可以讓你發現不合音韻的句子,重復的詞,多余的字,比如“的”,“了”。一篇好文的誕生,無不是精心修改的結果,10分鐘意識流之后,可能需要1小時甚至更多時間的修改。

但愿每個人都能用文字寫出我心!

附上舊時寫作課上的一篇作業


已經躺在手術室的走廊里一個小時了,我能看到的只有眼前熟悉的白色。一直覺得能帶給我冷靜的白色,在這一刻自己也躺在病床上才會覺得是那么冰冷,甚至冷酷,自己的手腳冰涼冰涼的,緊張得皮膚都紫了。屋頂是白色的,被子是白色的,墻面是白色的,不時還看到穿著白大褂的醫生路過,表情嚴肅,走得飛快,只恨不得用飛來代替,就像是有怪獸在后面不停追趕,想想也是,整日和死神賽跑,如何可以慢,如何能快樂,我更加緊張了。隔壁手術室傳來準備器械的聲音,清脆悅耳,我都可以想到這片是手術刀區域,還有電刀,這片都是各種大小的止血鉗,這里是拉鉤,那是組織剪、線剪各種剪刀,還有各種鑷子針筒縫合線……以前很讓我著迷,最好每樣來一樣,讓我在家擺弄。而此刻就像在看恐怖片,我的心像被攥住了透不過氣來,手術刀下血液的鮮紅,電刀下脂肪組織的焦黑,拉鉤下臟器組織的白色,而我就是那條在砧板上的魚,想象自己要去向哪里,不可預知的命運太令人緊張,實在討厭不能掌控自己的感覺。一種讓你神經高度緊張的味道在手術室彌漫,原來是消毒藥水,以前自己上班的時候基本都感覺不到它的存在,現在時時刻刻在提醒我,下一臺手術就是你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