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的轉筆年華,紙上的電影時光,都是最美好的回憶。
在我的認知里,讀書筆記就是美好文字的摘抄,沒有任何的雜念,就是單純的喜歡。
還有人的認為讀書筆記等同于讀后感,各人有各人的看法,開卷有益,都挺好的,不是嗎?
4月13日,是韓寒開發布會的日子,仔細想想,《后會無期》上映竟然快兩年了,時間從來不等人,還好有筆記幫你記得那時的時光。
《后會無期》是2014年7月24日上映的,那時候的我還沒有大學畢業,還是能在圖書館肆意讀書的日子,下面這些就是我的讀書筆記。是關于韓寒和《后會無期》的一篇文章,《并非高處不勝韓寒》,忘了在哪本雜志上看到了的,只是覺得,寫的很好!
最后那段話很有意思:每一次告別,最好用力一點!多說一句,可能是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可能是最后一眼------多做一回人吧,有時候可能是最后一次做人!
PS:字丑,還請見諒!
翻開這本讀書筆記,發現當時的自己真是對電影有著某種執念,各種各樣的文章,我都要用筆和紙的方式記錄下來,仿佛只有這樣,才能對的起作者的文章。
下面這篇是寫的許鞍華的《黃金時代》,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通過這部電影,讓我知道了“慧極必傷、情深不壽!”蕭紅,就是一個傳奇!而湯唯,也是一個傳奇!
對了,還有《太平輪》,當時是抱著中國版《泰坦尼克號》的心態去看的這部電影,但是結果很是讓人失望,雖然這樣,不影響我對這部電影的導演吳宇森先生產生一種濃濃的敬意。
就像文中寫的那樣:他實在是個天生的形容詞高手,那些慢動作是他巨細無遺的對他英雄每一個動作和神態的贊美,而那些流暢而詩化的剪輯則是他強大的音樂節奏感的體驗。他雖然拍著最為時髦的動作片,但內在卻比別人的武俠片更古典。
還有徐皓峰。我是因為《一代宗師》認識了徐皓峰。畢竟,能和墨鏡王合作的人都不是簡單的人。而事實也確實如此,徐皓峰有著太多的身份,讓人分不清他的職業到底是什么?但是,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這樣就足夠了!
就像文章里說的:徐皓峰其人閉門修煉一鳴驚人的人生履歷,確實也不乏“刀背藏身”式的從容與鋒利。
厚厚的一本筆記,只曬出這四頁,不知道能不能完全表現我的主題。很喜歡能和大家分享我的這些筆記,不知道有沒有勾起你對那一年電影的回憶?
很早開通的簡書賬號,沒想到今天才發布第一片文章。可能我還是習慣于用筆和紙來記錄這些點滴吧!但是我在工作之時,是在用“印象筆記”來工作的,從未想到,我經常用的簡書和印象筆記居然會合作做活動,這果真是“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有時間會繼續曬讀書筆記,今天就到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