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不懂匯報工作,還敢拼職場》p61-62
毫無疑問,拖延是一種壞習慣。那么,如何克服這種壞習慣呢?下文給出了三條建議。
限定完成期限
如果你是一個沒有什么時間觀念的人,可以試試給自己強行制定出一段時間需要完成的任務。例如,在接下來的一個小時里,我要將這份報告寫完。
將任務進行分解,從最簡單的方面入手
有的時候你發現自己拖延是因為你手頭的任務看起來有點巨大。你可以嘗試把大的任務分解成小任務,循序漸進。這樣既可以節省時間,又不會讓自己有借口拖延。比如,你有一個車庫要清理,里面堆滿了紙盒和箱子,你可以每天從里面拿走一兩個,一周過后,看似很巨大的工作就被分解做完了。
讓別人一同參與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讓你的朋友、同事或其他人參與到你的活動中來,在這種氛圍下,有助于你高效地完成工作。
作為公司的一員,任何時候,都不要自作聰明地設定工作期限,希望工作的完成期限會按照自己的計劃而后延。優秀的員工都會牢記工作期限,并非常清楚最理想的完成任務日期是昨天。
I拆書家講解引導:
這幾年,拖延癥儼然成了網絡熱點,社群論壇充斥著戰拖的組織,大多數人都有過拖延的經歷,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作為一個壞習慣,如何才能克服它呢?
在《不懂匯報工作,還敢拼職場》的p61-62頁的片段中介紹了改善拖延癥的三條建議:
A:設定期限
B:分解任務
C:邀人參與
拖延是一種習慣,要改掉一種壞習慣就需要創造一個對應的好習慣去替代它。所以事無巨細,生活工作中的任何事情都可以用設定期限、分解任務、邀人參與這三個步驟去執行,比如生活中對洗衣服的拖延:①設定期限,今天20點之前必須洗完;②分解任務,從洗襪子開始著手,分解洗衣服的步驟,浸泡洗晾四部分時間安排;③邀人參與,可以求助家人,分擔任務。按照三個步驟來執行,是不是好多了呢?
當然,拖延常常是開始于你生活中的小事,不想下樓,不想運動,不想看書;然后慢慢越演越烈,讓你人生中很多重要的事情開始變得拖延,年底了,看看你的年計劃就知道了,甚至很多大齡青年的單身問題都或多或少跟拖延有關。
我只舉了一個簡單的拖延例子,相信很多人開始對號入座了,很多情況下我們對自己的拖延不自知。或許哪天你發現了這個問題,但是除了內疚一段時間之后,還是一切如舊。今天這三個戰勝拖延的建議,簡單易操作,是時候對自己的拖延說再見了。
A:拆為己用:
想想你近期工作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類似的拖延問題,總是一大堆事情等著你去做,但是就是不愿意去做,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然后一事無成,反而變得更加焦慮,無法擺脫這種惡循環。為什么會出現拖延的問題?工作生活中哪些拖延讓你變得更差了?如果不拖延,你今年都會完成哪些事情?用今天學習的段子,怎樣去改掉拖延的壞習慣?
——————————————作業分割線————————————————
I:用自己的語言重述知識:
本段講的是“三步告別拖延癥”!
Step1:外力刺激
設立最后期限,給自己一個倒計時提醒。就像考試一樣,到點必須交卷,否則寫的再好也只能得0分。
Step2:化繁為簡
由小/簡單入手,通過提升自己成就感的同時循序漸進完成更多更大的目標。
Step3:改變環境
個人受到挫折時容易膽怯,回避,這個時候家長的支持,朋友的鼓勵,同事的配合……群眾的力量更能激發調動積極、活躍、向上的氛圍。
A1:描述自己的相關經驗
不僅是拖延癥,我應該算是拖延癌癥。晚上睡覺前告訴自己明天早起半小時洗頭,結果第二天鬧鐘響了5次還是起不來。上個月就說要整理一下已混亂不堪的移動硬盤,結果一個月了,一個文件夾的文件都沒有移動過。去年說要學習英語,結果一年了,教材還停留在第一章。還有工作中必須要完成的提報方案,不到最后一天的晚上,絕對落不下筆,還美其名曰夜晚的星空特別有靈感。我也知道生前何必久睡,死后自會長眠,我也讀過明日復明日,萬事成蹉跎。可總覺得一堆事情要做,卻千頭萬緒,不想開始。于是事情越積越多,困難越滾越大。
A2:以后我應怎么應用
拖延癥是一種名為壞習慣的細菌,久而久之便會深入骨血神經養成一種性格。而今天的段子就是一劑抑制拖延癥繁殖生長的抗生素。一旦出現苗頭,我們便可用之防治。要不然,拖著拖著,不知道哪天就死了……本段的三招,雖然簡單,可為了讓我的治療更有效,我覺得還可以加一些輔助,使之更有效。排列我所有待辦事項后,我覺得整理我的移動硬盤是最簡單里面最急的,先學會斷離舍,才更能輕裝上陣。
Step1:外力刺激(設定期限+獎懲制度)
結合我目前的時間安排,我可以有每天1個小時時間完成工作,1周時間內完成。但只是空說時間,對我也沒什么約束力。所以我在這一步里決定再加一重獎懲刺激。如果每天完成了整理工作,則第二天可獎勵自己吃一只夢龍雪糕,如果一周時間完成了所有整理工作,則獎勵自己吃一頓鹵煮小龍蝦。但如果有一次沒有完成整理工作,則罰款50元,交由朋友保管,罰款的總數7天后請她吃飯。
Step2:由繁入簡(拆分任務,循序漸進)
目前我需要整理的移動硬盤是291G,共26個對象。我決定把26個文件夾,按大小大概分成7個文件夾,文件名從1-7編號。每天完成一個文件夾的整理,這樣化繁為簡,提升成就感,再循序漸進。
Step3:邀人參與,從旁協助
段子里提到的干貨看似簡單,執行起來卻困難重重。只有親身經歷、天天堅持,讓好習慣慢慢滲入身體變成益生菌才能抵抗拖延癥這一細菌的滋生蔓延。針對我這種容易受誘惑,自制力差的體質,朋友的鼓勵和家人的支持就是幫我治愈拖延癥最好的維生素。具體執行方法則可提前和朋友約定好,每天定時定點檢查功課,如未完成,則立即轉賬50元給她,為了一頓大餐,我想她應該也會很樂意幫忙。
希望一周后,我能從完成我移動硬盤的斷離舍開始我的戒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