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鳳歌笑孔丘
摯友蛻變摯愛,不過是小概率的幸運
林心如與霍建華的“霍心”組合,成就了十年摯友到摯愛的佳話,恐怕被虐死的不只是單身汪,是人都想點個贊。
因為這概率也太低了。
何謂摯友?百度詞條:交情深厚的朋友。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大千世界,誰與我游兮,吾誰與從?在手足之外找個知心交底的摯友,本已不易。
同性摯友,相對好說;異性摯友,難上加難。
有人說,世上難有純真的異性友情,男人和女人的關系就像放在爐上的冰,不是火融冰,就是冰滅了火。
要我說,異性摯友,如文火慢燉,欣賞的分寸,幫助的火候,都得拿捏得恰到好處。
分寸亂了,火候過了,要么朋友做不成了,要么朋友變成愛人了。
當然,做不成朋友的居多。
剩下的,就是霍心組合這樣幸運的小概率事件。
“兩性朋友關系一旦轉化成愛情,最是兩全其美”,這樣的質變,沒點運氣還真不行。
連習慣了刻板示人的老干部霍建華也說:“很奇妙,認識很久,從無話不談的朋友,變成戀人,現在結婚,很奇妙耶。”
摯友蛻變摯愛,你敢嗎
紅粉藍顏,相互了解,知無不言,開得起玩笑,經得起分離。
最重要的是,彼此無涉利害,更多的只是精神層面的交流。
摯愛不是柏拉圖,多數要落實到共同穿衣、吃飯、數錢和睡覺。
這些全方位的瑣碎俗事如影相隨,難免磨擦磕碰,打破平靜。
兩性摯友再深交,終究隔層紗,到底有留白,你不能也無法看到對方的全貌。
摯愛幾乎就是傾情交付全盤接受,彼此所有的優點缺點都是愛的理由。
兩性摯友重在分享,但誰也不是誰的。
摯愛相互占有,你就是我唯一的現在,你也是我全部的未來。
摯友多多益善,多一個就多一條路。
摯愛意味著,每個當下,只夠全神貫注地守護一個人。
看吧,這么多不同,你還敢玩蛻變嗎?
敢,就別中途當逃兵,否則摯友當不成,摯愛也成陌路人。
摯友蛻變摯愛,你能嗎
兩性朋友關系要向前一步,首先必須是對的人,且郎有情,妾有意。
一廂情愿,沒戲。
還有一點,你未嫁,我未娶。
否則,玩出火了,友情分崩離析,自家后院硝煙必起。
徐志摩對才女林徽因一見鐘情,林徽因亦對其心有好感,但最終一句“我們之間只能有友誼,不能有愛情”果斷劃清了界限。
因為她考慮到了徐志摩原配夫人張幼儀的存在。
可憐那多情的徐才子,眼看著林徽因嫁作他人婦,此生注定是到達不了摯愛的摯友。
后來為了趕去北京聽她的一場演講,竟因飛機失事而英年早逝。這成為林徽因的余生之痛。
吾終身于汝,終一臂而失之,誰讓我們相逢在錯誤的時間。
同在娛樂圈的劉若英與黃磊,觀眾心目中的熒屏佳侶,曾有多少人喊“在一起”。
兩人私下志趣相投,十足默契。“有的話不需要說完,對方已經知道意思”,相互產生了“愛情、親情和友情之外的第四種感情”。
那又怎樣?黃磊心里早已入住了讓他一眼一生的孫莉,劉若英彼時也正情路坎坷。
沒什么比當摯友更明智的選擇了,生命因為對方的存在而更溫暖,僅此而已。
這種摯友之情,在歲月荏苒中不但不會被蒸發,相反,如清泉石上流,滋養心田,豈不甚好?
摯友蛻變摯愛,你等不起
生性浪漫不羈的三毛千里迢迢踏歌而來,“西部歌王‘’王洛賓卻不知眼前女子姓甚名誰。
彼時三毛已是風云人物,在這個年長她三十幾歲的男人面前,她低下頭,用熾烈的文字和無微不至的照顧直表內心。
是成為忘年交,還是譜寫黃昏戀,年近八旬的王洛賓陷入無邊的煩惱。
他或許不知,把所有愛情都給了荷西的三毛,在痛失荷西之后已絕少這般斯歇底里。
不到一年后,三毛以極端的方式作別這個世界,如夢初醒的王洛賓以人生最后一首情歌《等待——寄給死者的戀歌》致敬三毛:
你曾在橄欖樹下等待再等待
我卻在遙遠的地方徘徊再徘徊
人生本是一場迷藏的夢
請莫對我責怪
你永遠不再來
我永遠在等待
一個才情出眾卻囿于世俗眼光的男人,一個心無半點塵的女子,一個徘徊,一個不愿再等待。
于是什么也沒有發生,人間又留下了一段到達不了摯愛的遺憾。
物以稀為貴,情以真為重。
不得不說,摯友蛻變摯愛,經得起時光打磨,耐得住天時考驗,實屬不易。
但這樣的愛特別靠譜,特別值得祝福。
當然,所有成不了摯愛的摯友,一樣是值得珍惜的稀缺資源,并且我們有理由相信“兩性之間,一生純凈友誼,絕對可能”。
有預備要挑戰一下嗎?預祝你的人生,左手摯愛,右手摯友。
鳳歌笑孔丘:向世界表白的最好方式莫過于文字,我只想留下熱愛的痕跡。
期待和您分享更多原創作品,請幫我點亮下方的小紅心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