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學得死了,就是各種各樣的知識經驗道理。零零散散,就像廢紙一樣,雖然有用,但是太亂了,想要用個東西,都得翻個大半天。
學得小有心得,就會找個好點的本子,將他們分門別類的寫一遍,不僅加深印象,還能查漏補缺,把衣服上的洞一個一個補起來。這時候想要找個東西,就方便很多。
不過,學得東西多了就顯得太笨重,學得越多寫得越多,幾十幾百個本子都不夠寫,用的東西多了就沒辦法找了,總不能到哪都帶著這么多本子。
于是,就有了更聰明的辦法,腦子裝不下,就裝本子里,本子裝不下,就裝一個目錄,把不必要的東西都省掉,就像一座高樓,完完整整,里面什么都有,家具裝潢,門墻陽臺。但是去掉裝飾,就只剩下墻壁地板了,再把不重要的墻去掉,剩下的就是房子的骨架了,這個骨架才是樓房最關鍵的部分,沒了他,樓就要塌。
學習就是這樣,學的不是好看的東西,不是裝飾的部分,而是最基礎的部分,不可或缺的部分,尤其是學的東西越來越多,用的東西也越來越多,想要一字不漏的學會所有的東西,是不現實的。要抓骨干,把關鍵的東西學到手。
要想抓到關鍵,又得不斷思考,僅僅接受別人說的東西,是靠不住的,要是別人不告訴你,或者別人也不知道,那你只能自己去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