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和健康一直有著密切的關系,長期壓抑的情緒會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而覺察自己的情緒是走好健康人生的第一步。
當你能夠覺察自己所感受的一切,你對生活的體驗就會從黑白變成彩色。如果你無法體驗情緒覺察,就不能感受當下。
如果你不能在你的情緒和你周圍發生的事情之間找到聯系,你就會對周圍發生的一切無動于衷,直到你身體上出現反應和疾病為止。
如果你長期為如何付房租、如何養家糊口、找一個好工作、被人喜愛或者其他的事情擔心,你的胃部的不適感會加重,可能會出現胃潰瘍。
胃潰瘍是胃酸分泌過多造成的,也是你身體的化學物質不平衡導致的,這也是由腦部神經元和神經傳遞素引發的,最重要是由你隱藏的恐懼情緒長期得不到體驗和覺察導致的。
強迫性的沖動是恐懼的展開。要發現強迫性行為的源頭,需要停下那個強迫行為,而去感受自己當時的感覺。
當你用新行為來轉移注意力,以便逃避痛苦的情緒,這個新行為具有強迫性,特別是接近尾聲的時候,你會變得很驚恐,因為行為掩蓋了你的痛苦情緒,快結束的時候,痛苦情緒會再次出現。
當你憤怒、嫉妒、悲傷、貪婪、仇恨、恐懼的時候,都會制造出不穩定的思想,并會消耗身體大量的能量感覺。這些情緒體驗越強烈,你身體的感覺越痛苦,與之相伴的思想也越強迫。
當你關注于事物,對事物感興趣,你把人當成物體,顯得你很冰冷而疏離。你對各種關系都是表面淺薄的,你只重視那些對你有用的人,對那些在你看來沒有用的人則不屑一顧。你是封閉并充滿防御性的,你喜歡用分析、比較、評價別人的思想和行為方式。
你有多少種評判別人和自己的想法,在你身體里就會有多少種疼痛的感覺,也就會出現多少種相對應的身體疾病。
當你開始關注人,把自己和他人當作真正的人看待,你的感知就會超越五感,沖破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的限制,你能感受到他在努力地表達自己。
當你散發出溫暖和慈悲,你能感覺到與所有生命相連接,每一個生命都成了你的親人。你對他們是真誠和熱情的,你關懷他們,你感受到自己和他人所有一切的痛苦和喜悅。你身體感覺很好,是放松的,是健康的。
這些體驗都伴隨著身體的感覺。心痛不僅是情緒層面的狀態,也是身體層面的狀態。如果你專注在因失去而產生的悲痛中,或者因為成就某事而產生的絕望之中,或者對他人的怨恨之中,那么你無法看到你自己痛苦的來源,你也無法改變它。
而你只會再次尋找你所失去的,去成就另一件事或是進行報復。但是你還是懷疑自己是否能夠找到替代品替代你所失去的,你害怕自己再也無法完整了,你懷疑自己是否值得被關懷,你還是很心痛。
要改變的不是你的處境,而是改變你對待事情的態度和處理情緒的方式。覺察情緒才能處理情緒,健康人生從覺察自己的情緒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