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話
Kano模型里(kano模型是狩野紀昭教授發明的對用戶需求分類和優先排序的一種工具)將人們對某物的需求定義成了五個層次,包含:基本需求,期望需求,興奮需求,無差異需求,反向需求。感興趣的可以看下這篇文章作者對于Kano模型的應用解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枯葉作者對Kano模型的解讀
我們以基礎需求為原點,向正面挖掘,以期望需求或者興奮需求為目標來要求自己,并且盡量規避反向需求,無差異需求的誤區。
以上是產品團隊中該秉承的要求,而我們的項目是偏toB的業務系統類型,需求的側重于功能的可用性,從實現成本和客戶的需求角度出發,我們作為乙方是不能允許自己想太多,盡量避免興奮需求 。老練的程序員經常對我耳提面令:千萬別多想,客戶沒有提出來不要增加難度。這話第一次聽可能想反駁:這樣會不會導致太過于平庸,對于一個產品人的成長不會有助益。但是有道理的,因為對于一個新人,沒有項目的實踐經驗,如果給他太多的話語權,會造成帶節奏,自以為提出的需求是方便用戶,實際上實現成本會非常高。所以,作為我跟的第一個項目實施全過程,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總結出此次項目跟進中的經驗,分享出來。
一.如何正確梳理客戶需求
客戶提出的需求往往是零散的、模糊的,作為項目的首要步驟就是梳理客戶需求,常見的流程是和客戶開會,確認他們的需求,整理成需求文檔,或是以原型的形式呈現出來,將需求具像的描述給客戶確認。但往往我們開完會后回頭來整理這些需求的時候還是一團零散的點,怎樣具像需求呢?
1.業務流程梳理
畫出健全的業務流程,其中包括子流程、關鍵節點,盡量做到詳盡全面概括,再根據流程劃分頁面,構建頁面結構。
2.內容結構的規劃
可以使用卡片的形式或是思維導圖,列出頁面內容,每個頁面需要什么模塊,展示哪些內容,實現哪些功能,按照流程排列起來,然后就是詳細的畫出原型框架,方便程序員設計師理解需求。
這里就不多講了,我知道的也不多,看我拙劣的文檔就知道了,推薦看“談談頁面流程圖(附案例)|人人都是產品經理”:http://www.woshipm.com/pmd/27239.html
3.不要過多解讀客戶的需求
過多的解讀客戶需求,是做無用功,應該避免掉入反向需求坑。
案例:客戶說希望做一個每日情況匯總推送給用戶,我們內部討論流程時發生分歧,產品認為客戶是想要一個數據匯總的模塊,在數據匯總表格上再添加一個信息推送功能,這樣既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到當天的銷售情況,又可以滿足客戶推送消息給用戶;程序員認為客戶沒有提出后臺數據匯總模塊,他們的需求只是信息推送;經過和客戶的溝通,確定客戶滿足于實現信息推送功能,產品提出的需求超出了客戶的期望需求,屬于興奮需求,純屬給自己加戲。
4.需要仔細辨別分析需求,不是非黑即白
很多時候客戶描述他們的需求,可能會出現反復,規則更改,要仔細辨別。
案例:后臺設置中標流程,根據客戶的描述,同一批采購物品,會挑選幾家公司中標,起初為他們設計了對物品進行選取中標公司,為平臺方留有了非常大的空間和權限,但是操作起來繁瑣;使用過一段時間后客戶反映操作不夠方便,客戶的某位對接人說希望有一種一鍵設置的功能,但是前提是這樣中標的只能是某一家,這與原先商議的規則不同,我們表示這樣邏輯相互矛盾,做出了修改,后來客戶再一次說不能設置2家公司中標,才明白客戶的真正需求是既要有只有一家公司中標的情況,也要有可以同時設置多家公司中標。
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需求辨別不清的,我們在聽取客戶描述時,不能只浮于表面,要深究客戶提出這樣的要求背后其真正的訴求,其實例如上面的案例,客戶的線上采購只是一個線下采購的輔助報價篩選工具,最終可能會選中其中幾家合適的供應商廠家, 再做溝通選擇。
5.試圖分析客戶描述背后的真實需求,如何更高效的解決問題
有些需求聽上去很奇怪,但背后往往是隱藏著客戶的真實需求,例如要求將界面顏色調整得很鮮亮,這背后代表著客戶對于本品牌優勢的突出的需求,以及提高銷量轉化的需求。這些可以建議客戶在營銷方面多做些工作,帶來的轉化可能會更高。
6.面對不合理的需求,如何和客戶講道理
說實話,我不會。每次都是丟給我老大幫我善后,是我當時的能力不足以應對客戶的強勢。需要讓客戶理解實施的難度,以及涉及的成本,不合理的原因,都需要有理有據。
二.處理客戶需求變更方面的經驗小結
做項目的經常會遇到客戶的需求變更,更可怕的是做了一半了,全部推倒重來,這時候不管是甲方還是乙方都是一萬個不愿意,如何處理呢?
1.當面交流、收集一手資料
很多項目的溝通是業務員和項目經理前往洽談業務,傳遞的信息有一定的誤差,為避免這樣的情況帶來的錯誤預估,建議項目溝通時帶上產品,或者做好前期的需求表收集記錄;之后的項目溝通盡量以當面交流,收集的一手資料為準。
2.與項目成員溝通解釋清楚,需求變更的理由和必要性
為什么要重新設計采購微信頁面?
需求變動的原因:前期交流的信息差導致規劃方向錯誤,必須向參與成員道歉。
需求變動的必要性:原先的功能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
原來獲取的信息是客戶需求是微信端的公司行政產品的采購,實際上客戶的采購業務分為:配件采購、大型器械采購、辦公用品采購、鋼材類采購等,辦公用品只占據很小的比例,對于業務上的采購要求非常高,微信端的應用不能有很好的客戶體驗;
調整后:需要整合這幾種不同種類的采購,并新提出了采購招標PC端需求,并且重新設計微信頁面,給配件供應商在手機端查看采購相關信息,推送采購信息,結合PC端操作報價。
3.需求再次確認,發郵件文檔記錄變更
需求做出大的修改的情況下,需要制作新的需求表文檔,發送給客戶對接人進行確認,并保留好文檔記錄,防止未來的扯皮推諉。
4.需求修改,先緩一緩再著手,預留再次變更的空間
有些需求實施起來難度大,修改周期長,這甚至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需要做好辨別,適當延期放入需求池,做好后續關注即可。
三.項目實施與甲方用戶參與的經驗
前期客戶需求比較模糊,起到引導的功能;
中期他們有意識的參與,需要幫助客戶進行篩選甄別;
后期不斷增加的小需求,層出不窮,考量實現成本,如何規避反向需求;
項目驗收階段,客戶提出的哭笑不得的優化意見,給我們的反思,有些所謂的常識并不適用;
與甲方用戶周旋的小tips:
及時與延后處理并行;
找到合適的相關人溝通更高效;
電話溝通更方便;
站在用戶的角度體驗產品;
將修改意見通過文檔進行確認,并在修改后給出反饋文檔,完成度以及未完成原因解釋,工作交接落實到文檔雖然麻煩但是更舒心。
(這篇小總結寫于2017.6月,遺忘在云筆記里了,更新上來,僅僅是個人項目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