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親是一位虔誠的佛教信徒,從小教育我和姐姐要多做好事,做個好人,要知恩圖報。母親識字不多,也不會講許多的大道理,總是告誡我們姐倆,與人交往,要吃屈讓人。她是發自內心的不想與人爭斗,不想沾任何人的便宜,但她更渴望公平,只要處置公平,對她來說就是最好的,她不善于處理太復雜的人際關系,她會尊重每個與她發生交集的人,但不會刻意經營某種關系,所以說,她是一個活的特別簡單的人,她會因別人給予她的丁點幫助,感恩地不知如何回報,也會因遇到不公待遇,抱怨很久,雖然她總教育我們要吃屈讓人。
在母親的影響下,我和姐姐都對佛教很親近,尤其是我姐,她對佛教和一些玄玄呼呼的東西興趣很大,總是抱著“存在即合理”思想,傻傻的相信,甚至癡迷,在我看來那就是迷信,被人已宗教為幌子,行騙錢的勾當。
我們姐弟的性格受到母親的影響很大,我們總是以最大的善意來考評周圍的人,我們平時想的最多的是如何化解內心的不平,去做到以德報怨,因為我們內心始終堅信,上天是公平的,我們今天受到的所有委屈和傷害,上天都會在將來的某個時候,或者以我們最需要的方式補償給我們。我們就在這樣一種盲目樂觀的心態下,簡單的生活著。
我受過高等教育,工作后去過很多地方,接觸過很多人,也聽過佛學大師的講座,對母親教給我的佛教知識和做人的道理產生過很多懷疑,我認為母親的思想不是佛教正信,是佛教與儒家教化庶人的思想結合,是教人安于現狀,做一個聽話的、與世無爭的老好人。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生活中我們勢必會受到很多不公正的待遇,會因為顧忌他人的感受委屈自己,也會過多的考慮自身的情況,選擇息事寧人,我一度很不喜歡這種性格,認為這是一種病態的謙讓,是懦弱。后來,我對這種想法發自內心的抗拒,一聽到母親與姐姐討論隱忍與福報的話題,總是竭力的反對,認為這是弱者的自我安慰。
今天早上,聽到女兒讀陶罐與鐵罐的故事,忽然有點開悟,母親對我們的教育才是大智慧,是根源于傳統文化與生存智慧的處世哲學 。
每個年輕人心中都有一個英雄夢,希望自己是一個仗劍游俠,替天行道。希望我們的國家如戰斗民族一樣,該出手時就出手,傲視蒼穹,唯我獨尊。但那是需要智慧與力量的,在你沒有足夠的自保智慧和強大的力量支撐時,你要做的是如何更好的活著,增智長志,強大自己,保護自己,才能影響別人。
一時的委屈與隱忍,不能證明你的懦弱,一時的爭兇斗狠,卻恰恰證明你的魯莽。人生是一次長途的跋涉,懂得反省與忍讓,會讓你收獲更多。
陶罐,由于價廉物美,用途廣泛,深受人民喜愛。它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更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所以總會將自己置于安全的地方,會有很多精美的陶器流傳至今,供人瞻仰。鐵罐結實,取用隨意,難免留下許多磕碰,更由于不耐腐蝕,更會逐漸消失。
母親的教育看似淺顯,實則是包含了民族的韌性與寬容,內心得到真正的平靜與安寧。追求力量的過程,也是不斷成長提高的過程,讓我們生活在歲月靜好中,不忘負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