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一天過著,每天好像分不出什么不同,而節日的到來總能讓人過得有趣。
端午節馬上要到了,我想親自包粽子給家人吃。
在我們這個地方,包粽子的粽葉都是用竹筍的最外層的葉子做成的,暗黃的顏色不鮮艷,有的背面還有黑點點,我準備了一些這樣的粽葉,當我去超市買糯米時,竟發現了真空包裝的綠綠的粽葉,一袋里有五十片葉子,我如獲至寶,立即購買回家,打開包裝袋,一股竹葉的清香撲鼻而來。我把綠綠的粽葉泡一泡,洗一洗,那翠綠的顏色讓人心曠神怡,我好像看到了井岡山大片的毛竹林。想起那次去井岡山在“百竹園”,欣賞過各種竹子之后,我們吃了幾個香甜的竹葉粽子,那竹葉的清香加上糯米的甜味,令我記憶深刻,當時,吃過的粽葉我用山泉洗過之后,用袋子包裝好,準備帶回來自己包粽子吃,誰知最后又忘在了旅店里,真遺憾。
把糯米和紅棗泡上五個小時,我開始包粽子了。
我最擅長包三角粽子。先把粽葉從底端折卷成一個錐形,放一小勺糯米,再放進一顆紅棗,然后用糯米把紅棗蓋住,用粽葉包裹成三角形,最后用線繩纏呀纏,系上蝴蝶結活扣,方便吃粽子的人解開線繩。
女兒見我包粽子很好玩,也洗洗手過來嘗試。她自己試著包呀包,可是米粒總像淘氣的小孩子一樣,一個個探出頭,怎么也包不嚴實。
我手把手的教她,她嫌綠粽葉太小,還是用黃色的大粽葉包吧。只見她按照我教給她的方法,很快就學會了,包了兩三個粽子之后,女兒去休息了。
我繼續包粽子,手法越來越熟練,很快綠粽葉用完了,我包了滿滿兩盤子。看著這綠綠的竹葉粽,一個個那么飽滿又小巧,我太喜歡它們了。
糯米還剩下一些,于是我不得不用顏色暗黃的粽葉來包了。當我用黃色的粽葉包一個粽子之后,我體會到了黃粽葉的好處,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實用,一片葉子能包很多米,包了七八個這樣的粽子,糯米就被包完了。
夜深了,看到盤子里堆積如小山的粽子,我心中充滿成功的喜悅。
第二天早晨五點鐘,我把粽子一個個擺進大鍋里,添滿水,恐怕最上面的粽子漂浮起來煮不透,我又在上面壓了一個大盤子,然后蓋上鍋蓋,大火煮一個小時,小火煮一個小時。掀開鍋蓋,聞到沁人心脾的粽子香,口水都快流出來了。可能是女兒包的不太嚴實,有幾粒米淘氣的跑了出來。
早餐時,我和女兒聞著粽葉的清香,剝開我們自己包的粽子,看到白色的糯米紅紅的大棗,再撒些白糖,咬一口粽子,那感覺真是甜到心里了。
看到這像春筍一樣翠綠的粽子,我打心眼里感到歡喜,我把自己親手包的粽子給婆婆和媽媽各送去一些,希望她們在平凡的日子里分享我的喜悅,也祝愿大家端午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