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摘呀摘石榴
? ? ? ? ? ? ? ? ? ? 文/丁建設
? ? ? ? 第一次知道淮北烈山的榴園村盛產軟籽石榴,是在合徐高速上看到了“中國軟籽石榴基地淮北烈山”的特大型廣告宣傳牌,由此產生了去一趟的沖動 ,但苦于工作太忙一直無法脫身。今年春天難得有了一天的閑暇,便約了好友,開上私家車,沿206國道一路向北,大約十點半的光景,就順利地抵達了宿州與淮北交界的大橫。過了大橫便是久負盛名的塔山了。
? ? ? ? 兩市搭界的地方原來隔著一道山梁,人稱大橫。西面是淮北市烈山區的塔山村,東面是宿州市埇橋區的五柳村。上世紀90年代初,在當地政府和駐軍的共同努力下,橫亙于兩地之間的天塹——大橫被成功打通,自此兩地民間交流日益頻繁起來,由此也拉開了各自進行旅游開發的序幕。夾溝鎮先聲奪人,于1992年率先吹響了建設“五柳風景名勝區”的集結號,但20多年過去了,五柳景區仍像一個食用了假奶粉的大頭娃娃,至今讓人看不到任何希望。而烈山區的新蔡鎮雖然起步較晚,但他們選擇了正確的路徑,通過發展特色產業,把塔山村周圍的幾個小村整合成一個榴園村,全力打造“中國軟籽石榴基地”,在此基礎上開辟了一條通往宿州境內大芳寺的旅游線路,重點打造“龍脊山風景區”,并很快做得風生水起。
? ? ? ? 其實,發展旅游業夾溝這邊資源更豐富,更得天獨厚。五柳水庫(龍泉湖)的湖光山色為皖北地區所獨有,盆山溶洞已初具規模,夾溝香稻種植形成的小橋流水又使這里成了“皖北的小江南”,就連游人如織的大方寺時至今日還屬國有夾溝林場所管轄,但卻早成了淮北市龍脊山旅游的一大“賣點”。
? ? ? ? 車過大橫,進入淮北地界,原本通暢的公路進入水泥墩成的漫長的“咽喉”,過了這段人工屏障,盡收眼底的是另一個世界。我真不明白景區的管理者是出于什么考慮,既然要發展旅游業,吸引更多的游客,讓塔山石榴貨暢其流,為什么還要人為地設置這種該死的路障呢!好在車輛不是特別的多,只是擁堵了十幾分鐘,就順利地過“關”了。
? ? ? ? 那次來得還巧,趕上了春暖花開,榴花似火的好時節。滿山遍野的石榴樹,不同形態的石榴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剛剛吐蕊,有的鮮花盛開,有的花已凋謝,小石榴的花蕾已長成葫蘆形狀,甚是喜人。放眼望去,盡是無限春光,一棵棵郁郁蔥蔥的石榴樹,在火紅榴花的點綴下,是那樣的養眼,那樣的熱情似火。在導游的引導下,我們游覽了明清石榴園、參井、趙莊古村等,饒有興致地參觀了“中國石榴博物館”,而后登上龍脊山,投入原始森林的懷抱,盡情享受天然氧吧的溫馨。
? ? ? ? 其實,榴園村最美的季節不是生機盎然的春天,也不是枝繁葉茂的夏天,而是果實累累的秋天。唐朝詩人李商隱《石榴》詩云:“榴枝婀娜榴葉繁,榴膜清明榴籽鮮。可羨瑤池碧桃樹,碧桃紅頰一千年”。每年農歷的秋分到霜降節氣,是各種石榴完全成熟,開始采摘和上市的季節,也是果農們一年之中最為繁忙的季節。家家戶戶都要準備充足的包裝箱,不僅要提前采摘足夠的石榴到村里提供的攤位去現場銷售,石榴園也要有人看守,隨時接待來自徐州、宿州和淮北本市的游客進園采摘。只有那些新潮的年輕人,身不動膀不搖,動動手指頭點幾下電腦鍵盤,或是擺弄幾下手機,通過萬能的朋友圈,不露聲色地就完成了交易。但我還是覺得線上交易不如線下那么直接,買東西的時候還是喜歡去實體店,尤其像買石榴之類還是感覺現場采摘既養眼又養心。
? ? ? ? 國慶黃金周的最后一天,我帶著女兒和孫女找了個摘石榴的由頭,再次來到榴園村,沿著蜿蜒曲折的水泥路,我們找了家靠路的石榴采摘園。園的主人是一對七十多歲的老夫妻,兒子、兒媳在淮北上班,管理六十多畝石榴園的任務就別無選擇地落到了兩個老人的身上。見我們進園,老夫妻倆十分高興,給我們一人準備了一個竹籃子,熱情地招呼我們:“先吃先嘗,吃多少都不要錢,吃好了恁說哪棵樹的石榴甜就摘哪棵。”話雖這樣說,但望著滿園滿樹碩果累累的石榴,還真不知從哪下手。兩位老人就帶著我們,選準了那些皮薄、籽粒大、甜度高、口感好的石榴自己摘下來,掰成相等的兩半,遞給我們品嘗,我們小心翼翼地把石榴籽摳下來,放到手心里,揀去黃色的殘膜后,一把送進嘴里,頓時口舌生津。而孫女可能是覺得石榴籽放到手心里不衛生,也可能是嫌麻煩,直接拿著石榴用嘴巴啃起來,這樣石榴籽就直接吃到了嘴里。我說:“你這個傻孩子這樣吃不就連隔膜都吃進肚里了嗎?澀不澀呀”?孫女說:“不澀”!“不澀你就吃吧”。但孫女卻堅持說:“我嘗過了,要吃也要等買好了再吃”。說話間,孫女已麻利地接連摘了兩個大大的石榴放進竹藍里。等我們過完秤,付好了錢,孫女才放心地吃起來。
? ? ? ? 看到女兒只顧玩手機,我問女兒:“為啥不吃石榴”?女兒說:“我吃石榴要吐籽,你又得吵我了,所以不吃了”。”那也不能因噎廢食,你都那么大了,想怎么吃就怎么吃”!這時我才恍然大悟:女兒只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很多年前,她還小的時候,吃石榴只咽石榴汁,不咽石榴籽,我曾經說她不會吃,把那么好的石榴浪費了!誰能想到那么多年過去了,女兒還一直縈繞于心,耿耿于懷呢!
? ? ? ? 摘石榴是一種樂趣,吃石榴才是一種態度和體驗。如果稍不注意,石榴膜或石榴汁沾到了白色的衣服上,這件衣服也就廢了。所謂石榴全身是寶,其中也包含了皮榴皮的染色功能。我還記得以前農村人到了夏天,往往會扯塊紗布做個背心或褂頭,女人們便用石榴皮或柿子汁把做好的衣服染一遍色。石榴皮染過的衣服就變成了桔黃色,柿子染過的就變了咖啡色,穿起來既挺括、涼快又十分耐臟。當然石榴皮也是一劑治療人及牲畜腸胃疾病的中藥,具有不可替代的藥用價值。我見孫女玩得高興,就有意問孫女,“你知道石榴象征什么嗎”?孫女愕然地睜大了眼睛,顯然我的問話有點兒突如其來,她還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我說:“石榴往小了說像一個家庭,往大了說也像一個國家,你看那里面的黃色隔膜,把眾多的石榴籽分成了若干個單元,既像一個家庭的兄弟姐妹,也像一個國家的各個民族、各個省份,而石榴籽卻相抱得密密實實……”還沒等我說完,孫女馬上反應過來:“爺爺,我知道了,石榴象征著家庭和睦,民族團結”!我說:“你說得太對了,因為人和石榴籽一樣都不是孤立的,團結才有力量。一個家庭也好,一個國家也罷,大家只有團結得像親密無間,相互依存的石榴籽一樣,這個家庭才有親和力,這個國家才有希望”。
? ? ? ? 這次榴園之行,可謂滿載而歸,收獲的何止是幾箱營養豐富、香甜可口的石榴!關鍵是我讓孫女不僅親近了大自然,體驗了采摘之樂、勞動之美,而且還第一次了解和認識了石榴的高貴品格,一家人共上了一堂關于艱苦奮斗、關于團結協作的“公開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