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錄旅途點滴? 感悟人生百味
大家好,我是“十九”,我在路上!
? 對于八零后這一代農村出身的孩子來說,兒時“影像”大多來自于村子里哪家有紅白事時,請來的“膠片式放映機”放的電影。
我們總是早早搬個小凳子去占個地方,望著白色黑邊的幕布,期待著夜幕降臨!
在我的印象里,記憶最深的,是那幕布里放映的一部叫“洪湖赤衛隊”的電影!彭霸天的作惡多端,紅軍的正義勇猛,以及那“洪湖水浪呀嘛浪打浪啊……”的悠揚歌聲!很多年以來,無論在哪,每每聽到,便會駐足。而今,幾經周折,得償所愿,終于來到了這個魂縈夢繞的“夢里水鄉”!
清晨雨后的洪湖小鎮——“瞿家灣”,猶如靜影沉璧,美的不可方物!
? 出門時旅店店主阿姨正在煮粥,我詢問道:這里哪里有早飯賣?她回答:我們都不吃早飯的!我愕然:那不會餓嗎?那您這煮粥是什么時間吃的?她笑著答道:哦,這個是“早點”!
這才記起,以大米為主食的地方,大多是管吃米飯叫“吃飯”,其它食物都不屬于“飯”的范疇!
經阿姨指引,步行至“市場街”,感受著這“老革命根據地”的煙火氣息!這里的人們多以水產為主,大米和青菜基本都是從外地運過來的。隨便問了幾個蔬果攤位,價格都比我所生活的“南陽市”要高的多!這大概就是“遠路和尚好念經”的道理吧,守著青菜的覺得天天吃河鮮多好呀,守著吃不完的河鮮,又覺得青菜才是好東西!
? 隨意吃了點早點,搭乘“瑪蒙”(本地人對載人三輪車的稱呼)一路來到洪湖岸邊!這個時節,這里正值雨季,也是旅游淡季,天空灰蒙蒙的,時不時會落幾滴雨。碼頭有些冷清,環顧四周,只有我一個游客!
? 既來之則安之,什么也阻擋不了我追尋兒時的夢。一路乘著風雨坐快艇來到湖中,三三兩兩的湖中島嶼;富有本地特色的房屋建筑;偶爾有打漁的小舟擦肩而過。
? 蘆葦,水鄉特有的植物,在這盛夏里,伸展著長劍一樣的葉子,郁郁蔥蔥的隨風搖曳在兩岸,仿佛護送著這一脈流水;那沙沙的聲音又似情意綿綿的絮語,一副耳鬢廝磨的樣子;深吸一口氣,感受只屬于蘆葦蕩的清香!
湖心,距離碼頭十一公里,名曰:藍田港!
? 上岸后,映入眼簾的是白墻黑瓦的古樸建筑,和一眾開滿荷花的水塘。那景象仿佛一個盛裝打扮,精致優雅的妙齡女子。
? 漫步在湖畔的松柏林,清風裹著雨后荷塘的沁香,徐徐而來。
傾聽著那仿佛從九天傳來的,飄渺的歌聲——“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呀……”
尋了張石凳坐下,那一刻,想起了“王維”晚年隱居時的一首詩:“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那是何等的清靜安詳、悠閑愜意!
? 回程的五公里路,選擇了步行,是留戀,亦是想盡可能的體會兒時最為期盼的地方,這里的一花一草,一葉一木,一水一物。
? 帶著對革命先烈的無比崇敬,行至瞿家灣“湘鄂西革命根據地舊址”。一片古老的明清老建筑,一塊紅色的土地,一條飽經滄桑的老街。
革命的火種曾經在這里保存和燃燒,賀龍、周逸群、段德昌等老一輩革命先烈都曾在這里浴血戰斗。這條老街也早已列入國家文物重點保護單位,現存有革命舊遺址39處,成為全國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湖北省國防教育基地。
? 進入老街的左側第一間古建筑是“放映室”,里邊正播放的,便是那深刻在我記憶里的“洪湖赤衛隊”!坐在那現代化的放映室里,腦中回放著兒時的畫面!驀地,兀自笑了!這電影就是在挨揍后倔犟的在原地站了一天那晚,奶奶抱著我去村里看的!
? 走過這一道紅色的土地,心中滿是激昂和對黨的敬畏。不由得遐想著,若我身處那個時代,會是怎樣的角色,會不會也成為英雄???
? 老街兩側,散落著幾家商鋪,傳遞著一絲純樸的商業氣息。
隨處可以聽到那個年代的紅歌和湖北民歌……
伴著悠揚的歌聲,依依惜別。
? 一個人,一條路,人在途中,心隨景動,從起點,到盡頭,也許快樂,或有時孤獨,但只要心在遠方,夢想自會引路,只要勇敢,有多遠,走多遠,把足跡連成生命線。
我是十九,感謝您的關注!
我的旅行,因為有你們而不孤單。
接下來,改省道穿過湖北,南下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