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孤島,沒有能上岸的潮》
作者:陳澤坤
不知道從何時起,我們總會覺得自己是美麗世界的孤兒。我們越是彳亍地尋找,卻越發地小心翼翼。我們雖然生活在同一片陸地,卻感覺身處孤島。有時候,你肯定也會有“世界上的人那么多,而我卻還孤獨一個”的感慨。不知不覺間,我們把自己活成了一個孤獨的島嶼,卻還期待有能上岸的潮。
你總是誤以為人海里有屬于你的岸或小島,實際上并沒有所謂的岸和島,只有一個個赤裸裸地在海里游泳的人,每個人都在游著,只不過單獨的人會最終會沉溺,聚在一起的人形成了你所謂的岸和島。
我們都是站在城市寂靜處的人,然而這種寂靜容易邊緣化,它使得我們每個個體就像是一座座不同的孤島,我們之間隔著繁華。我們都在自我救贖,想要逃出孤島,卻終究會被繁華和浮躁淹沒,或者困死在孤島上。
歲月真的是個很奇妙的東西,我們都不知道洪水猛獸將要把我們帶到哪里去,我們會遇見怎樣不同的人,聯系著怎樣不同的圈子,甚至我們會過著怎樣不同的生活。但我們知道的是歲月會創造很多的可能性,從而讓我們每個個體產生越來越多的差異。我們每個人的起點都是呱呱墜地的嬰兒,但我們的終點卻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十幾歲的時候,我總是覺得人都是相同的,都該有相同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可是時間真的會創造出不同來,就像是小的時候我們都愛吃糖,愛吃甜食,但時間會創造出不愛吃甜食的人。
還記得8歲時候,我認識了一個鄰居家的同齡男孩,我們漸漸熟悉,從穿他的褲子,到后來形影不離,我們一起念小學,后來讀初中分開了,但還是能經常見到,那時候總是覺得我們很相似,我們有著相同的經歷,相同的感受,甚至會感覺他就是我身體的一部分。后來時過境遷,人生的十字路口也越來越多,也發現并不是在所有的選擇面前我們都能殊途同歸。我愛吃甜,他更愛咸口。他對籃球很狂熱,而我癡迷于羽毛球。他選擇了早點走向社會,我選擇了繼續念書。
后來聯系的不那么多了,但那種感情我還一直保留著,也不知道該怎么形容,只是那是一種其他人都替代不了的情感。后來我們都去了離家很遠的地方,花開兩朵,天各一方。我們就像是兩座特立獨行的孤島上被搭起了一座橋。我們都不愿意走進彼此,卻也不愿意失去聯系。
人生何嘗不是這樣呢,我們很多人都想尋找一個和自己相同的人,卻不懂得求同存異。潛意識地把和自己有共同點的人劃為同類,而對其他和自己不同的人自然而然地戴上有色眼鏡,所以我們一直覺得孤獨,即使我們身邊從來不缺熱鬧。所以我們都自己在茫茫人海里屹立成一座孤島,卻誰也不愿意完完全全地放下身段,去做一波登上其他孤島的浪潮。
有一個有輕微精神疾病的患者機緣巧合地來到了一個小島上,島上居住著很多原住民。他看到人們種玉米為生,他感慨萬分,為什么沒有自己愛吃的稻米。他看到人們狩獵,他思緒萬千,為什么要捕獵,為什么不圈養。他覺得整個島上的人都有精神病,每個人的思維方式和自己的格格不入。
后來他一直想方設法地去逃離這個在他眼里如同精神病院一樣的島。他害怕其他人知道他想逃走,所以他翻越人們建筑的一道道城墻;他恐懼被島上的人同化,所以他寧愿餓著,也不去吃人們種的玉米;他擔心其他人發現他的蹤跡,所以他不用船,他只身跳入海里,他甚至忘記了自己不會游泳,撲騰幾下,他消失在了茫茫大海里。
現在我們站在理性主義的角度來看,這個精神病患者病得不清,但我們有時候又何嘗不是呢。我們也總會自以為是,所以也總會陷在自己的世界里無法自拔。有時候,跳出自己才能看得更遠,我們不僅要有能翻越別人建筑的圍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我們要能跳出自己的圍墻,化身浪潮,去看看其他人建筑的島嶼。
紅燈,阻斷十字路口追逐的速度;時差,隔開東西半球溝通的進度;有時生活的規則就是一道看似人為卻在所難免的鴻溝,而正是這一道道的鴻溝,把我們隔絕成一座又一座的孤島。但重要的是,我們要具備跨越鴻溝的能力,這樣才能把孤島重新拼接成陸地。
我們都是孤島,但我更希望你能成為上了岸的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