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每個缺愛的人,都想別人愛我多一點,別人可以主動一點。
? ? 可同時,自己又想有所保留去對待愛情,是典型的:總想用最少的利益,去換別人最大的回報。因為沒安全感而不信任感情,又因為缺乏安全感而渴望被愛。
? ? 人來到這個世上,就是為了一個字“愛”。
? ? 沒有愛,人就沒有靈魂;
? ? 沒有愛,我們什么都不是;
? ? 擁有愛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
? ?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被愛,渴望被理解和尊重,但是并非每個人都那么幸運,能找到愛自己的那個人和自己愿意被愛的那個人。小時候,我們需要爸爸媽媽的愛;長大后,渴望戀人的愛;老年后,需要兒女的愛;這是人之常情,也是活著的動力。
? ? 每個人對愛的需求程度都不一樣,有的人在童年得到父母很充足的愛后,長大后就會變得很陽光、自信!有的人童年沒有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長大后就會變得很沒有安全感、自卑、焦慮;更難以體驗到應有的幸福。
? ? 因為幼年時沒有獲得足夠的愛,骨子里總是潛伏著一種不安全感——“連父母都沒有辦法疼愛自己,那么還有誰能無限制地包容、無限制地愛自己?”于是在這種情況下,形成取悅型人格,外表看起來開朗樂觀,但其實內心經常感到壓抑。極其害怕產生沖突,總是想盡辦法滿足周圍人的要求!也正因此,缺愛對一個人真正的影響,往往并非是這個人的意識層面所能夠理解和覺察到的。那些我們以為所謂的童年缺愛造成的影響,往往只是表面。它真正影響的是根植于一個人潛意識之中的根本性心理模式,和只有經歷頓悟后、重新將自己的過去經歷串聯起來才能夠理解的那些“故事”。
? ? 因為我們始終沒有獲得一種「整合性」的、「超越性」的“領悟”。只有當我們達成這種“領悟”時,你過去的創傷才會自然而然的被消解,你才會重新理解自己,重新理解自己的過去。這個時候我們才可以說,小時候缺愛的問題,被“解決”了。但如果影響太久遠、太深,在沒有專業幫助的前提下,許多人終其一生都沒有辦法憑借自己的能力完成對過去創傷的整合,所以他們才會絕望的認為,童年缺愛的創傷是無法解決的。
? ? 為什么抑郁癥患者會關注自己的幼年經歷?其實一個人的思想是在很小的時候就被建立和擁有的。即使是小孩子,他們也擁有尊嚴、羞恥心、 廉恥心等等一些高級的品行,只是幼年時期并不被定義被所謂的大人重視,這個時候如果受到一些異于常人的非理性事情的刺激,其自身就產生一種矛盾,這種矛盾就在“冥冥之中”注定了他們在今后會在思想上和行為上有一定的起伏或者說波折。而其實這種不可協調的矛盾感,正是一個人產生抑郁的一個非常關鍵的原因。
? ? 心理學家曾得出這樣的結論:幾乎所有的心理問題都是因為缺少愛。也因此,幾乎所有的心理問題都將因為愛的喚起而逐漸治愈。愛可以治愈心靈,給人勇氣 !
? ? 再說到心靈層面,我們必須講一下心靈療愈帶給抑郁癥患者的最大幫助。“抑郁癥”從深層溝通來看,是有其心靈成因的,對于一般的抑郁癥患者,最好的治療方案,應該是不依賴藥物,而是采用心靈溝通的方法,從抑郁的根本成因上,回溯到相關的事件,找出那個因,去清理疾病的種子,釋放壓抑的情緒,覺察和改正那些錯誤的觀念,轉識成智,讓個案心理和生理上同時恢復健康。
? ? 在心靈療愈過程中,療愈師常常會讓你說出你過去的痛苦,然后才告訴你以后你該怎么做。心靈療愈師,他可以做你心靈的引導者,讓你接納完整的自己,發現自己的內在力量,獲得重生!
? ? 如果此刻的你正在經歷焦慮、沮喪、悲傷、凄苦……,請你開使閱讀下面這段冥想語,一個月之后,甚至一周之后,歡迎與我來交流這期間你的變化。
我接納/感恩過去所有曾經出現在我生命中的人、事、物(重復三遍)
我感恩過去所有曾經帶給我歡樂和感動的人、事、物,
也感恩過去所有曾經帶給我傷痛和遺憾的人、事、物,
是你們所有的存在。
無論你們是歡樂的還是悲傷的,都讓我有了豐富的生命的經歷和生命的體驗,
讓我在這樣豐富的生命的經歷和體驗中得到成長和提升,
讓我成為今天這樣豐富、生動、富有生命力的我。
更多“心靈療愈”課程,可下載【真我真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