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很多成功的道理和原則,聽了那么多,然后我們成功了嗎?
并沒有。
原因是什么呢?
我們沒有去行動和實踐,如果沒有行動,什么都是空談。
那么如何讓我們的行動力快速提升呢?需要認清下面這三點:
01過多的信息會抑制行動
當出門約會時,需要挑選衣服,小李用了10分鐘,小紅卻用了1個小時!
小紅把衣柜里的衣服全都搬出來,“這件顯得我太隨意了,不行!”“這件太花了,不行!”“這套太隆重了,不行不行”.....
結果堆了滿床的衣服,穿了平常最常穿的那套衣服去約會。
小李都會買幾套質量比較好的衣服,適合不同場合,比如職場中的、生活中的、聚會用的,重質量不重數量,每次只要在那幾套中挑選即可。
面對太多的衣服可以選,我們會挑花眼,最后選擇了放棄,因為不知道哪套好。
生活中我們面對選擇時,如果選擇過多,我們會因為消耗行動能量而選擇放棄,結果無疾而終。
02跳出盒子去想問題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這樣一種感受:
“今天突然不想那么努力工作了,腦袋快爆炸了,想不出新的工作點子”
“心情好喪,雖然知道這個工作要交,但我一動都不想動,就是不想去寫”
“看了一整天的書,卻什么都看不進”
“這件事煩了我一個下午,實在想不出什么好的解決辦法”
很多時候,我們遇到了瓶頸,有問題難以解決、對當前的狀況感到不滿意。
這時不妨跳出你所處的盒子,去外面的公園走一走、去看一場電影、去一家從未吃過的飯店吃飯、甚至玩一場游戲、聽幾首歌。
你會發現轉換一下環境,你的大腦又被重新激活了,到時難以解決的事,可能就在你放松的過程中想出解決辦法了。
做些不一樣的事,拓展對這個問題的不同視角。
03最小成本實驗法
當你有設想時,你是不是就想把自己的全部押進去呢?
比如換工作,很多人對現有的工作不滿意,看到別人做其他的做得那么好,想著自己肯定也能做好的。
一激動,隔天就去公司提了離職,完全不想后果。
結果去投簡歷、面試,發現事情沒有你想的那么簡單。
小可喜歡新媒體,但是他是體制內,所以他試著去接觸新媒體圈子的人,了解新媒體具體是什么,后來找了一份兼職去做,他發現原來新媒體比他想象的要難很多,自己了解的只是冰山一角,要學習的還有很多。
于是他不斷的學習,向前輩請教,一年后,他覺得自己可以勝任了,辭掉了體制內的工作,開啟了新的工作。
換工作如此,換城市也是一樣,如果你想換一個你喜歡的城市,先去那個城市住幾周或者幾個月,看看自己適不適應、滿不滿意,再決定是否要換城市,而不是一股腦就把家搬過去。
看道理很容易,下定決心去做卻很難,通過這三點,幫助提升你的行動力,減少行動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