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段時間我在30天的時間里連貫看了三毛、尤今、余秋雨這三位游記大咖的書,然后用三種不同的心情“走遍世界”。我沒有想過有一天我愛上旅行之后又同時愛上這三位作家,和他們一起旅行30天,這該是怎樣的一種感受呢?
我身心不可去到的地方,我的眼睛卻與他們一起去到了,他們對那些旅行地和人物的描寫是那樣的深刻、真摯,我認為這種感覺可能比自己親自去還要令人感動。
初中我是看了三毛的書開始有周游世界的念想的。高中知道尤今是游記作家后我也去看了她的書,她的書盡是柔情與幸福的味道。大學了解到余秋雨是很受歡迎的作家旅行了很多個國家,我也開始去看他的書,被他淵博的學識驚艷到了。
2.
初中,我的同學從家里帶來三毛合集,我看到了《撒哈拉的故事》從那以后我就愛上了三毛,我佩服三毛的勇氣,欣賞三毛這位敢于踏遍千山萬水的溫柔的奇特的女漢子。
高中,在課文里認識了尤今,我喜歡她和諧的家庭氛圍,她被稱為“新加坡的三毛”,三毛筆下的生活充滿挑戰也暗含著憂傷,看尤今的文字我覺得很舒服,整個人都在享受尤今式的幸福與美好。
大學,我有更多的時間游走于網絡之中,我偶然之中看到了余秋雨的簡介,覺得他好厲害啊,我就開始去看他的書,余秋雨的博學、睿智、幽默、理性都深深地震撼了我,我對余秋雨的書著迷了對余秋雨甚是崇拜。
3.
我剛出生不到三個月,三毛就離開了這個世界,盡管她離開了但是我相信她留下的經典已無人能再超越了。讀三毛的書跟著這個奇女子帶你踏遍千山萬水,我最喜歡三毛的一本書就是《撒哈拉的故事》,我對非洲的最初印象就是《撒哈拉的故事》里描述的,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沙漠觀浴記》和《荒山之夜》這兩篇,我初中看過一遍后,十幾年都記得那些文字描述。
前陣子又二次看了這本書,現在又是另一種感受,對三毛有了更深的理解,對三毛的愛也越深。三毛《撒哈拉的故事》帶你游走非洲,我對非洲的印象一直都是三毛書中描述的那樣。《萬水千山走遍》帶你領略美洲,欣賞三毛寫的世界各地有靈魂的普通人物。看三毛的書,跟隨三毛的情懷和感受旅行世界,我已陶醉其中。
4.
尤今擁有幸福的家庭,她的三個孩子都很優秀,她自己也是一位教師,曾經有一段時間我特別夢想擁有她那樣的生活。成為一名教師且成為一名優秀作家,這是我最初的夢想,教師有寒、暑假可以到處旅行,我想也有很多人在夢想著這樣有詩、有遠方、有生活的人生吧。
這30天里我看了尤今《傾聽呼吸的聲音》,書中寫很多人物故事,最感動的一篇就是《傾聽呼吸的聲音》,講述一位窮苦人家的學子在外求學,當想念父母的時候,他深夜偷偷的在被窩里傾聽啞巴父母呼吸的聲音,看完這篇我就知道尤今這個書名的意義所在了。看《走路的云》,感受正如尤今說的:“”在游歷近100個國家和地區之后,我深刻地感受到:我以云的心情和姿態來過日子,看天,天更藍,看水,水更綠。我的心是一望無垠的萬里晴空。而我做了自己心的主人。”跟著尤今式的幸福去旅行你會更加熱愛生活。
5.
大學那時我看完余秋雨的《千年一嘆》后,我就把余秋雨視為偶像。當我看龍應臺的《野火集》中有余秋雨寫的一篇評論,我也是很激動的,看到有簡書作者推薦看《文化苦旅》時我也是非常感動的,感動于也有人和我一樣著迷于余秋雨的書。
今年我特別想去歐洲旅行,但是在各種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我看了余秋雨的《行者無疆》,也跟著余秋雨一起游了一趟歐洲,不是走馬觀花式的游玩而是跟著大師用靈魂在旅行,在感受歐洲文化。
《文化苦旅》帶我去看中國文化淵源,每看完一篇目都有一種要落淚的沖動,原來現在我們能欣賞到的有文化底蘊的中國文化都是先輩們如此波折留存下來的,對那些破壞中國文物的行為我表示深惡痛絕,也對有文化底蘊的中國文化新增萬分的感動。
6.
這30天連貫看他們的書好似自己也身臨其境的環游了一趟世界,好似和他們一起旅行了30天。和三位游記大咖一起旅行了30天,就好似做了30天的夢,我的夢經常是天馬行空的,但這30天與他們相會并一起體驗未知的世界竟然是那樣的真實、深刻。
如果你也夢想著環游世界但因為各種外在或是內在的因素的限制,你就連貫看他們三位大咖的書吧,這種前所未有的酣暢淋漓你也值得去體驗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