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和我一樣初入電力公司,對整個環境還是比較陌生,對于變電站的很多認識依舊停留在書本上以及自己腦子里自定義的模型里。下面下給大家看一張圖片
剛到變電站的時候,映入眼簾就是這樣一幕畫面,我的天吶!完全找不到北,這都是些啥啊??線咋走的呀?雜亂無章啊?看不懂看不懂。于是乎我整理了身邊幾個小伙伴對于變電站的疑問:
避雷器、開關與刀閘的支柱瓷瓶傻傻分不清楚,感覺都是罐罐!
常規站最容易找的是進線部分,可是線進來之后怎么走的感覺超級蒙圈(怎么跟一次接線圖差別那么大呢!?)
GIS站更痛苦,全是瓶瓶罐罐,什么鬼!完全看不懂!
一次設備的端子箱干嘛用的呀?一堆按鈕一堆線。。。#%$&@*。。
進了10kV開關柜室后更暈,開關刀閘呢?怎么規規矩矩全是柜子呀?
主控室柜子好多!好多聽都沒聽過的柜子。。低周低頻保護柜。。公用測控屏。。and so on!
都說智能變電站智能,智能在哪兒啊?!
一次接線圖上的那些編號好奇怪,師傅們怎么脫口而出就互相知道這是什么設備啊?!好帥氣
相比別的問題來講,這些問題是我們最容易問的,畢竟新鮮事物對我們的沖擊來的太陡!那么接下來我就帶著大家一起從一次設備開始,根據接線圖從上往下挨個兒的認識咱們未來一直打交道的設備!
110kV線路
以最左邊線路為例進行講解,從上往下最開始的是線路名稱的標注:如果本站是A,進線一般情況為AB(出線)、或者BA(進線),如果是雙回線的情況,還在后面加上東、西、南、北方位。
了解了線路名稱后我們開始熟悉進線后的第一臺設備:避雷器。
避雷器:
為了保護電器免受高瞬態過電壓危害并限制續流時間也常限制續流賦值的一種電器。可以這么理解:雷擊時產生的外部過電壓而產生的大電流會被避雷器引導地面中去,從而保護了變電站的一次設備。
避雷器主要有管型避雷器、閥型避雷器和氧化鋅避雷器,前一利用間隙加滅弧能力進行設計,第二種利用間隙加碳化硅的閥片進行設計,最普遍也是應用最廣的是氧化鋅避雷器:利用氧化鋅的非線性的電壓電流曲線進行設計。
線路PT(電壓互感器)
電壓互感器的作用主要是將一次高電壓通過線圈變比降為最高100V的二次電壓,電壓數據提供給二次保護裝置使用。特別注意:PT二次部分禁止短路(因為電流變比與電壓變比剛好相反,如果短路會在二次側產生極大的短路電流)同理,CT二次側禁止開路。
Tip:線路上的電壓互感器一般只安裝在一相上(兩相、三相也有),作用主要是檢無壓、檢同期的作用(兩相、三相的還用于關口電壓的計量),單相PT針對自動重合閘裝置和線路地刀帶電閉鎖而存在。
避雷器之后就是經典的組合了:
開關刀閘
從上往下依次是:線路地刀16160—線路刀閘1616—線路側地刀16140—線路161斷路器—母線側地刀16130—母線側刀閘1611或者1612(根據鏈接母線號數決定)—母線
開關=斷路器(具有滅弧能力)
刀閘=隔離開關(不具有滅弧能力)
其中16160這把地刀歸調度管轄,因為要考慮到線路對面的情況才能決定該不該合這把刀,而我們只是變電站運維人員沒有千里眼,看不到那么遠!而開關、刀閘的動作均由直流供電系統保障(主控室內的直流饋電柜)。在這里要提到兩個重要的知識點:
1、斷路器161與隔離開關1616、1611處于合閘狀態,線路地刀均處于分閘狀態時為正常運行狀態 2、與正常運行狀態相比僅僅斷路器161處于分閘狀態,則此時為熱備用狀態。 3、在熱備用狀態基礎上拉開隔離開關1616、1611此時為冷備用狀態。 4、在冷備用狀態基礎上合上線路地刀16130、16140,則此時狀態為檢修狀態。5、1616刀閘分位、16160接地刀閘合位為線路檢修狀態。
2、線路斷開順序:斷開斷路器161、拉開隔離開關1616、再拉開隔離開關1611(斷電先拉線路側刀閘再拉電源側刀閘,防止161斷開失效時帶負荷拉刀閘影響范圍變小)最后合上16130、16140地刀。線路合閘順序:剛好反過來。
母線
接下來就到了母線,傳統110kV變電站的母線接線方式有四種:單母線分段、雙母線、內橋接線(與單母分段的區別在于少了變壓器高壓側開關部分)、單母線分段帶旁路母線(由于造價高、倒閘操作復雜且目前電網穩定性高基本被淘汰掉了)
不同的接線方式與電網穩定性掛鉤,從安全穩定級別由高到低的排序為:單母帶旁路>雙母線>單母線分段>內橋接線,但是不同的接線方式造價也不一樣,所以綜合各個變電站的重要級別和經濟性就確定了各個站的母線接線方式。
母線上可是有很多寶貝哦:單母分段情況下有分段開關,雙母線有母連開關,每段母線上有母線PT、避雷器、接地刀閘。
而此時母線三相線路都需要接入PT,目的是為了向各類保護提供高精度的電壓值,通常情況下分段開關120、920保持斷開狀態,運行方式采用自投方式(可以理解為各自母線負責各自負荷,相互供電不影響)一旦120與920斷路器合閘,這種運行方式稱為互投方式。
自投轉互投時需要先合120一段時間,保持環網電壓平衡后再合上920開關。因為兩段母線所帶負荷不一定均勻,直接合上920會造成較大環流,引起保護誤動!
接下來繼續往下會經過另一組開關、刀閘,順序如下:1011(或者1012)—10130地刀—101斷路器(串聯CT)—10140地刀—1016線路刀閘—10160線路地刀。這些知識點與上面介紹的線路部分一樣,就不過多贅述了。接下來要介紹的是變電站最核心的設備:
變壓器
變壓器,說到這個詞語新來的同行小伙伴們第一時間會認為是書本上畫的兩個圈圈。但實際上,變壓器長這么大。。。一坨!
變壓器最基本的結構就不一一說明了,直接聯系圖片觀察,那些像避雷器一樣的筒子其實是變壓器出線套管(起絕緣支撐作用的)中間粗的三根(黃綠紅)是變壓器的三相進線,最左側那一根是變壓器中性點接地線,接地線旁邊并聯了絕緣間隔、避雷器,這是110kV電壓等級的變壓器。10kV站用變與之不同的是,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原理其實是
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故障容性電流過大時會在接地點產生間歇性電弧,引起過電壓并破壞絕緣部分使事故擴大!消弧線圈的感性電流可以與故障點容性電流相互補償,起到減小故障電流、以致自動熄弧,保證繼續供電的作用!。
可能小伙伴會問為什么110kV變壓器中性點不經過消弧線圈接地呢?因為110kV電壓等級較高,一旦出現單相接地的情況另外兩項線路會以故障點為接地點,自然對地電壓升級為√3倍,故障就會變得更嚴重了!
變壓器右端那個高高的像枕頭一樣的東西就是油枕,變壓器內部絕緣油其實分為了兩部分,一部分作為變壓器主絕緣油,另一部分隔離開作為有載調壓起到滅弧作用的絕緣油。這里提到了一個有意思的詞語,有載調壓。那么對應的話就有無載調壓了,通過字面意思意思來看,就是變壓器帶著負荷和不帶負荷調整分接頭。光從字面上都可以發現有載調壓更有優勢,可在不停電的情況下隨著負荷的增多或者減少隨時調整變壓器分接頭。
線路經過變壓器后就通過穿墻套管進入了10kV(低壓側)、35kV(中壓側)開關室內。
開關室
開關室里面全是一排一排的的柜子,分上中下三部分。最頭大的是根本看不懂哪個柜子里是什么東西,感覺就像潘多拉盒子一樣,對里面充滿了好奇。對它的認識只能依靠標示牌了!
首先咱們還是別迷失了,喝杯茶屢屢思路,咱們發現所有的柜子都是手車開關,首先去找到901進線開關,找到之后我們根據接線圖找規律:
10kV接線方式一般采用單母線分段的方式,每條母線上有兩組電容器、一組站用變壓器、剩下全是出線回路
每個柜子代表一個間隔(一條回路),可是找到了柜子,我們總得了解內部到底是什么樣的。并且我發現手車開關并沒有隔離開關,為了搞清楚原理我去了一個新投站(未投運)打開了前后柜門,圖片如下:
拉出手車打開擋板,映入眼簾的是這個東東
如圖所示上面三個孔連接的是10kV母線,下面三個孔連接的負荷(包括:PT、電容器、站用變、出線)上下觸頭的連接件就靠下面這個圖的東東了:
上部分絕緣瓷瓶為斷路器,因為手車開關(起到聯通作用)拉出后有明顯斷開點了所以沒必要裝設隔離開關了。剛才提到了靜觸頭中上觸頭連接母線,那下觸頭呢?
下觸頭直接連接負荷通過電纜引出。那么問題又來了,110kV母線有接地刀閘,那10kV母線是如何接地的呢?答案是通過接地手車替換PT手車實現的母線接地,那么接地手車長什么樣子呢?
很明顯將靜觸頭中的上端頭接母線部分通過銅片引入地下實現母線接地。
小結
從進線到變壓器到出線整條線路的一次設備都已經講解完了,相信小伙伴們對于設備的基本原理已經掌握了,而這部分是我們后續理解二次保護的基礎。一次設備很多,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就那幾個設備,每臺設備都有各自的作用,多去幾個站,多看幾張一次接線圖就會對設備更加熟悉!而相比一次設備而言二次保護更加復雜和難以理解,下節我們將和小伙伴們一起去領略二次保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