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園·相思引

紹興沈園
“如果來生太遠寄不到諾言,不如學著放下許多執念。以這斷句殘篇向歲月吊唁,老去的當年,水色天邊,有誰將悲歡收殮。”——《錦鯉抄》

文/洇凝


“園”為相思引,落花吹滿庭,人面桃花長相憶,檐下草帽常叮鈴。莫嘆,明月笑多情。

“叮咚……叮當……”,剛踏進沈園的那一刻,便被回廊檐下掛滿的草帽鈴鐺吸引住了。伸手去觸摸那一塊塊木牌上的字跡,有祈禱親朋和樂安康的,有祝福戀人長相廝守的,也有希望自己可以尋得良人的……大概是因為陸唐二人的故事太過凄婉,所以人們才想要借此將心中的美好祝愿均系于廊下吧。希望前世沒能相守的戀人,可以在今生相逢,再續前緣。

攝/yulei

“千年之后的你會在哪里,身邊有怎樣風景,我們的故事并不算美麗,卻如此難以忘記。如果當初勇敢地在一起,會不會不同結局,你會不會也有千言萬語,埋在沉默的夢里……”這《星月神話》好像是從千年前傳來,嗚嗚咽咽,喃喃低訴著陸游與唐婉那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微風拂過,回廊里的木牌鈴鐺搖曳著叮叮作響,似聞當年離索聲——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放翁是個癡情才子,回想當年舉案齊眉,琴瑟在御,莫不靜好;而今十年離索,同心離居,只能憂傷終老。他凝視著面前靜坐的女子,那如花的容顏依稀還是當年模樣,可怎么,消瘦了這么多?這些年,你過得如何?另一個他,對你好不好?你是否,也還記得我們的山盟?可能怎么辦呢?忘了吧,忘了吧……我好恨吶,恨母親將你我二人苦苦拆散,恨自己無能負你一生相托……感念及此,不禁痛斷肝腸,遂奮力在墻上揮就這一闋《釵頭鳳》。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倚斜欄。難,難,難!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沈園一遇,那塵封在唐婉心中的情感如決堤之水,漫溢得不可收拾。她不是深閨無知的婦人,她有她驚艷的才情,有她的獨立的思想,可正因為如此,她更放不下心中所愛,更飽受相思煎熬。趙士程對她很好,她應該去好好愛他的,過去的十年里,她一直這樣欺騙自己,希望做一個好妻子,相安無事。可是如今,瞞得住別人,騙不了自己。她病了,徘徊在相思與愧疚的深淵里,她好想就這樣一病不起啊!而當她看到陸游題于墻上的《釵頭鳳》,終于忍不住泣不成聲。也罷也罷,就這樣任性一次吧,最后一次了,回你一首《世情薄》!

攝/chenyan

站在《釵頭鳳》的題壁前,我的心也隨著這個凄美的故事蕩起一圈圈漣漪。我上前撫摸壁上的字,感受著他們寫下這每一筆每一劃時的心跳,幾多悲切,幾多不舍。

世間諸多遺恨多為人禍,封建禮教下的社會尤甚。縱然知道負棄唐琬是一生中最大的錯事,可若人生得以重來,放翁能做出不同的選擇嗎?只怕仍是難,難,難!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倫理本位的社會,“孝”通過禮樂文明的教化深深植根于人們心中,即使是目不識丁的平民也知道“無父無君”是為禽獸,更遑論陸游這樣飽讀詩書的文人士大夫了。

《孟子·離婁下》曾言:“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財貨,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陸游也曾暗中違背過母親的意愿,另置別院安置唐琬,可這“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呀,他終究做不了那“私妻而不顧父母之養”的不孝子,犧牲了唐琬。是放翁的錯嗎?可時至今日,不是仍然有許多相親相愛的戀人因父母而被拆散嗎?我找不到答案。

世間曾出現過多少這樣偉大的愛情,可若沒有這動人的詩句,又有誰能記得?正如這沈園,它本是南宋時一位沈姓富商的私家花園,固然也有小橋流水之韻致,綠柳紅梅之雅意,可到底不如蘇州的園林精致,若沒有陸唐二人的愛情故事,能引得人們絡繹不絕地尋蹤諏訪嗎?

青磚碎石,曲徑通幽,長廊小榭,幾轉幾繞。失魂落魄地行至園林深處,耳邊忽聞有劇曲傳來,尋聲探去,竟發現是一個老爺爺正坐在池邊怡然自得地唱著。一曲唱罷,他開始與我交談,那目光親切和藹,充滿暖意。我看著他,內心那一灘濕噠噠的東西就像泡泡遇到了陽光,“啪嗒”一聲忽然消失了。我問爺爺:“您是專業唱曲的嗎?”老爺爺說他以前是個郎中,現在退休了,每日在園中唱唱曲,也算有事可做。若偶爾能搏得路人一笑,便也是他一大快樂。他還告訴我說:“我以前唱男聲,現在唱女聲,我老伴兒覺得我唱不了女聲,但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他瞇著眼睛晃著頭,那神態得意得像個孩子。我便央求他唱一個,唱的什么?好像是《沉香扇》吧。我不懂劇曲,聽不懂這是越劇還是其他的什么,但我安安靜靜地聽著,確也能聽出些個中滋味來……老爺爺唱著小曲兒走了,伴著他爽朗的笑聲。我看著他花白的頭發和健碩的背影,仿佛看到了年老的放翁,他調皮地和老伴兒打賭,贏了便日日在這園里炫耀。這一世,他們終于得償所愿了……想到這里,爺爺的背影消失了,園中的風景也模糊了,唯留下那婉轉的聲音盤旋在風中:原以為離愁別恨總有期,盼只盼牛郎織女鵲橋會……

攝/yulei

我素來喜愛江南的園林,不僅僅因為它精雅迷人的風景,更因為它纏綿動人的故事。它像一個江南女子柔美恬靜的臉上的微笑,平靜而淡婉;又像黃縢酒醉后姑娘口中的吳儂軟語,溫軟且悠揚。沈園本就靜美,而陸游與唐婉的故事又為它平添了一份凄美。

沈園,是相思的藥引。園內是淚水凝成的詩行,園外是歲歲相思終不忘。這藥引它不治相思,它只緩解相思。但若相思是毒不是病,那就又另當別論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