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汶川地震已經過去十周年。
十年,是一條很長的時間線,它可以讓新生的嬰兒滿地奔跑,生長出記憶與認知,也可以讓懵懂的少年長大成人,以別樣的心情去回溯往事;十年,足夠一個學生從初中到大學,也足夠讓十五六歲的孩子成家立業,新晉爸爸或媽媽。
十年,也是一個很短的時間點,一晃而過,回想汶川,仿佛還在昨天,場景歷歷在目。
汶川地震發生的時候,我還在上初一,重慶的夏季很溽熱,全班同學正在教室睡午覺,很平常,窗外蟬鳴陣陣,偌大的教室靜謐無聲,只剩下風扇呼啦嘩啦地旋轉。
桌椅開始搖晃的時候,大家睡得正熟,我被搖醒,第一意識是以為同桌在搖桌子,暈暈乎乎叫了幾聲,桌子依然在搖晃,我支起頭,看見全班的桌子都在左右擺動。
那一瞬間的感覺,蒙了。是真蒙了。沒有絲毫的意識,這是地震。
不一會兒,老師慌慌張張地跑進教室叫醒大家,說是地震。但直到這個時候,全班的反應都很遲鈍,根本不覺得“地震”這兩個字和恐懼這個詞有半毛錢關系。
教學樓雖然還沒有倒塌,但也已經傾斜,還有余震。
全校學生被疏散到操場,大家開始反應過來,一個二個拿出手機給家里打電話,通信全面癱瘓。有人開始慌張,隱隱約約開始有哭泣聲響起來,一個接一個,越來越大……全城交通癱瘓,學校沒有接到通知,不敢放學生回家。
下午臨近傍晚,學校終于肯放人。
學校周邊的學生都各自回家,我家離得遠,竟無家可歸。好在一個同學帶我去了她家。我們平時在學校里說的話不超過十句。她的爸爸媽媽非常熱心周到地照顧我,保護我,晚上帶我一起去露營,直到現在我都很感激他們。
凌晨兩點多,我在帳篷里翻來覆去怎么也睡不著,拿起手機繼續給家里打電話,通信依舊處于癱瘓狀態。大家都沒有睡著,誰也不知道今晚會發生什么。
所有的新聞報道都是不斷上漲的死亡數字、幾乎被夷為平地的廢墟、一批緊接一批的救援者、一張又一張待人認領的學生證……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實際數字遠不止。
第二天,終于打通了電話,奶奶身體不好,在搖晃中暈厥,好在沒有大礙。那一刻,一直緊繃的神經終于松了一下,心里著實舒了一口氣。
那一年,許多孤兒橫空出世,丈夫失去妻子,妻子失去老公,夫妻雙雙離逝……我家的一位親戚,地震發生的那一刻,他的兒子媳婦、女兒女婿,還有兩個可愛的孫子孫女,全部都在重癥災區被永久地掩埋,一瞬間,全世界就剩下他們一對孤寡老人。
他總流淚感慨,真是羨慕那些全家能夠一起走的人。
但生者總要好好活下去。雖然這很難,我無權發表任何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