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兩天,我的一位學妹微信我,“我女兒又生病了”。
這是這段時間來,第三次聽到學妹這么說了。
隔著手機屏幕都能感受到她臨近崩潰的情緒,同為媽媽我太了解,孩子生病,當媽的哪個不是抽筋剝骨般的煎熬。
緊張、擔心、難過這些都是媽媽本能的情緒反應,但卻又在不知不覺中,忽視了這些情緒對孩子的負面影響。
我安慰學妹:我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孩子生病時媽媽千萬不要太過緊張,把自身的緊張情緒傳遞給孩子,很容易讓孩子更消極。這個時候,在孩子面前要盡可能放輕松,用言行告訴孩子,他是可以戰(zhàn)勝病菌的。
是的,這是我當媽后,切身的體驗,積極的心理暗示,會讓孩子相信他是可以戰(zhàn)勝病菌的;相反,如果媽媽表現的很緊張、很難過,就會讓孩子感覺自己病得很嚴重,自己被病魔套住了,自己很虛弱。
02
我的一個心理醫(yī)生朋友,曾經給我講了這樣一個真實案例:
?一位媽媽一見到我的這位心理醫(yī)生朋友就說,“我當時生兒子時不太順利,醫(yī)生不僅給他吸了氧,還說孩子以后可能會出現智力問題。”
“他今年7歲了,和一般的孩子不太一樣。先天不足,腦子不正常,學習上有困難,成績位于班里的后十名,我真擔心他會有智力低下的問題?!眿寢屧秸f越激動。
“我已經帶他看了七八家醫(yī)院,也做了很多檢查,就是沒查出什么毛病。”
然后當我這位心理醫(yī)生朋友將目光轉向那個孩子時,孩子不假思索地說:“我腦子有問題,所以學習不好,我也挺著急的,不知怎么辦好?!?/span>
很顯然,那個7歲的孩子,也深信自己腦子有問題。
但事實上,經過測定,那個孩子智力水平非常正常,根本不存在智力低下的問題。
之所以會學習成績不好,完全是由于媽媽不良心理暗示的結果。而那位媽媽,顯然又是接受了醫(yī)生的“這孩子可能會出現智力問題”的不良心理暗示。
這個真實的案例,很典型的呈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不良的心理暗示,會像魔咒一般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03
這讓我想起了我認識的一位鄰居奶奶,這位奶奶很愛她的孫子,孫子從出生到現在3歲多了,幾乎都是她一手在照料。她看孫子特別盡心盡力,有時候細心到我都驚嘆,比如:
她從不給孫子喝涼水,必須喝熱水?!驗椤八缓葲鏊涂人??!?/span>
天冷時遇到刮風,出門時一定要讓孫子帶帽子和口罩。——因為“他一吹冷風就流鼻涕?!?/span>
天熱時吃水果,一定不讓孫子吃冷藏過的水果?!驗椤八怀岳涞木透忻??!?/span>
但是很奇怪的是,無論這位奶奶多么細致入微的照料著,我每次見到她的孫子,總是能聽到孩子咳嗽的聲音,也總是能看到孩子流鼻涕。
然后,總能聽到奶奶不失時宜的說一句,“我就說,不能吃冷的、不能吹涼風,不聽話,本來就體質弱愛生病?!?/span>
到現在,孩子已經3歲多了,本該正常上幼兒園的年齡,卻常常是上半天,就被奶奶接回家,奶奶說,“幼兒園的空調溫度調的太低了,一進去就冷,難怪孩子一去幼兒園就感冒?!?/span>
就這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孩子也變得習以為常,對上學也漸漸失去了熱情,據說孩子現在干脆不愿意上學了。
這位奶奶無疑是愛孫子的,但是她不知道,孩子是很敏感的,他們最善于捕捉家長話語里暗示的內容,尤其是消極的心理暗示,很容易就對孩子產生影響。
04
給孩子貼標簽,特別是給3歲以內的小寶寶貼標簽,是最明顯的心理暗示。
“你真小氣!”
“怎么這么沒禮貌?”
“我家孩子膽小,不愛說話?!?/span>
“一進幼兒園就生病。一出門旅行就生病?!?/span>
“就愛哭,上哪兒都哭。”
這些話語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幾乎天天能聽到,甚至是我們天天在不經意間說出口。
殊不知,長時間給孩子貼這些消極的標簽,他們可能真的就變成我們所說的這個樣子了。
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說:小孩是不會區(qū)分事實和笑話的。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并將其變?yōu)樽约旱挠^念。
也就是說:
你說孩子身體弱,他會真的以為自己身體弱;
你說孩子窩囊廢,他會真的以為自己很差勁;
你說孩子愛哭,他就會真的愛哭。
05
如果我們希望孩子成為一個積極向上、活潑可愛的孩子,正確的方法應該是,當孩子表現好的時候,我們要及時表揚和鼓勵。
在必要的時候,我們甚至要刻意制造一個環(huán)境,給孩子一些積極的暗示。
比如,我常常在和其他媽媽聊天的時候,如果暖暖也在場,就算他好像沒有在聽我們講話,我也會講一些他的“好話”,諸如“暖暖學習很努力,每天都堅持練琴,還很樂于助人”等等,事實也確實如此,暖暖越來越積極向上。
你發(fā)現沒?日常生活中常常是我們怕什么來什么,對于養(yǎng)育孩子這件事上也是如此。
比如我們擔心出門寶寶跑快了會摔跤,出門就生病,那寶寶很可能真的就是這樣的。
其實真相是,媽媽的焦慮情緒,很容易給寶寶一種暗示——我就是跑不穩(wěn),我就是愛生病。
所以,在孩子面前,我們一定要表現得積極一點。當孩子跑得很快的時候,我們會跟在后面喊“寶貝跑的真快!簡直是又快又穩(wěn)?!倍皇菗牡睾埃骸皩殞殑e跑那么快,摔跤了怎么辦呢?”
06
在華沙,一群兒童在嬉戲。一個吉普賽女巫托起一位小姑娘的手,仔細看了看說:“你將會世界聞名!”, “預言”應驗了,這小姑娘就是后來的居里夫人。
其實,這世上沒有什么準確的預言,是女巫給了居里夫人一種“成功”的信念。
所以,對于孩子來說,我們只能輸入積極的語言,比如,“我們家寶寶真棒,每一天都有進步”“你一定能行,媽媽相信你”等,語句簡潔有力,不含糊、不脫離實際,真誠而肯定。
你相信嗎?這會像一陣潤物無聲的細雨一般,悄悄滋潤著孩子稚嫩的心靈。
所以,親愛的爸爸媽媽,讓我們以溫柔,以深情,以相信的態(tài)度去愛孩子吧,你要相信孩子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堅強、更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