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172】
剛剛在上網的時候,我隨手又在微博的“關注欄”里刪除了幾個以前關注過的人,還順便拿起手機看了看訂閱的“微信公眾號”,看看里面哪些賬號是完全可以刪除的。
是的,我很慶幸現在逐漸在養成“沒事就刪除各個平臺關注的賬號”的習慣,并準備把它在自己身上發揚光大。
一段時間以前,我就強烈地感覺到每天的時間精力好像越來越不夠用了,這并不是說我每天都忙著做了多少“正經事”(雖然我也很想),恰恰相反,比以前花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睡得也更晚,然而多出來的時間卻并沒有用在真正有價值的事情上,而是基本都用于手機和電腦上了。于是我也和很多人一樣,天天叫嚷著時間不夠用,可一旦閑下來就會把時間花在各類智能產品上,就像那些永遠抱怨睡眠時間不夠可是又習慣熬夜的人,而且我覺得,這事怎么看都有一種“黑色幽默”的意味。
都說如今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幾乎改變了一切。不能說這話不對,但我覺得比這個描述更準確的是:這是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各學科的“知識”雖然也有部分增長,但可能遠遠還沒到“爆炸”的程度;然而每時每刻鋪天蓋地向我們襲來的各類信息正在確鑿無疑地告訴整個世界,“信息大爆炸”的時代真的已經開始了。海量的信息通過各種各樣的途徑傳送到所有人面前,讓你欲罷不能,我們就像是羊群里只顧跟著領頭羊漫無目地行進的那一只只羊,而這“領頭羊”就是各種各樣被制造出來專門吸引你的注意力的東西。
不管是影視劇,還是電子游戲;不管是新聞媒體,還是時事熱點……它們被制造出來的目的最終只有一個,就是“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因為眾人的“焦點”在哪里,經濟效應就在哪里。于是它往哪里引,我們就往哪里去,即使前面是萬丈深淵的懸崖或者鮮血淋漓的屠宰場也無人在意。
而我自己早就被“訓練”成了這樣的人,所以只要一閑下來就忙不迭地開始刷手機,生怕錯過了最近的新聞、最新的消息。有時候當我一直重復刷刷刷這個動作的時候,我自己都會感到奇怪,為什么明明看起來毫無意義的動作,但就是停不下來?這時候我就會無比佩服創造這些“平臺”后面的那群人,他們該是花了多少心血在研究用戶的心理上啊,所以才讓我們這種人欲罷不能。
當我一次又一次把時間和注意力投注到追逐新聞和輿論熱點上的時候,我當時覺得很爽,并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親手把一段生命獻祭給這些毫無價值的信息;但是當一天過完我再次發現今天的該做的事情又沒做完的時候,我才意識到自己到底錯過了什么。這種事發生了很多遍以后,就讓“日程表”和“計劃”本身變成了一個笑話。世界上有一種后悔不是“你根本做不到”,而是“你原本可以的”。
這樣的經歷太多了以后我就會忍不住問自己:我是真的需要那么多形形色色的所謂“信息”嗎?那些甚囂塵上的新聞熱點真的跟我有一分錢關系嗎?我到底在干什么?那時,我才意識到自己的時間和生命竟是如此廉價,而我,顯然不想成為這樣的人。
我必須要收回自己的時間和注意力,就從刪除那些“多余的賬號”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