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自己摳門是從大學開始。小時候買東西比較單純,鎮上商鋪老板若是通過七大姑八大姨能扯上兩滴血緣的,自然就開始套近乎;實在是進化路子不一樣扯不上親戚,就要賣乖討巧或是佯裝要走來引他降價挽留,總歸是能刨下點零頭來。高考前我的摳門勁只用在和商販真人切磋上,不過身邊大爺大媽誰不講價啊,我也不覺得自己極端。考上大學以后情況就改變了,我從小鎮來到了上海,商品資源豐富可大多是明碼標價。怎么辦,物欲膨脹,摳門不減。
我的摳門不是節約。受父母影響,在自己的消費能力內我會選擇高品質的產品。上大學以后我擁有了上海,擁有了擁有了網絡,見世面啊,長見識啊,原來國外有那么多好貨啊!崇洋媚外的情結多多少少有些現實因素在里面,比如說,護膚品我就覺得國產的還是稍稍遜色了些。人家做的好的東西我們為什么不能去選擇呢,何況長得丑更不能懈怠啊!所以說,我的摳門不是去買最低廉的產品,而是力圖以最低的價格買下我看中的東西。如今,淘寶在手,世界我有。
為了鼓動消費,這個網購世界真是處處是陰謀。
有一種陰險叫做“連續簽到X天”。親,連續簽到送更多淘金幣喲;親,連續簽到送更多兌換積分喲;親,連續簽到會員折扣可以升級喲。親身嘗試,每天登陸臺灣某著名牛軋糖專賣店,堅持兩個月,免費兌換了兩包牛軋糖,市價一百元左右,耶!只要嘗到一點甜頭我就停不下來。但是總有瑣事繁多忘記簽到的時候,原本有多大的成就感失誤的時候就有多大的絕望。連續簽到就像是戒不掉的毒癮,最后我選擇放棄,還自己一份寧靜。
有一種陰險叫做“滿299減50”。如果我購物車里放了99的東西,我可能就不強求一定要參加這個活動。要是我已經選了239的商品,再看到這個優惠活動,天人交戰就開始了。一邊是“只要花10元就可以買到60元的商品喲”,一邊是“別去管這種優惠活動,那么你實際的花費就少10元”。一般這種情況下,我先瀏覽一遍店里的所有商品,看有沒有自己所需要的。如果正好能湊滿299,皆大歡喜。此時,其實我已經不自覺降低了“什么是我需要的”這個標準,很容易買回來一些沒用的東西。滿減活動就如同雞肋,不得到不甘心,得到的代價又太大。
各種打著優惠旗號的促銷來撩撥我的興致,我的摳門愈演愈烈,甚至危及到了和KAI的關系。去年雙十二的時候,淘寶送了一百多塊的現金券。我花了一天時間挑好物美價廉的寶貝放購物車,用現金券可以抵扣54元。為了保持面若桃花,我把購物車交給KAI就去睡美容覺了。誰知他的愛意洶涌而來,怎么能讓女朋友自己買單呢?他登陸自己的賬號,把我挑的東西一樣一樣地下單。然后呢,第二天我兇了他一通。因為他只有52元現金券,也就意味著2元的優惠空間被浪費了。KAI一肚子委屈,哪想到就因為兩塊錢,他的一片好心成了驢肝肺呢。那是他第一次嚴厲地責備我摳門,雖然他措辭很禮貌,叫做“花費那么多精力去計較一點零頭,耗費的時間難道不可貴嗎?”我的回應是:“我時間太多了,我的時間不值錢。”
的確,比價的過程是耗時的。就算是我網購經驗多,比價的效率比KAI高,也不能否認戰線會因此拉得很長。同一件商品,賣的人多了,價格差距不會很大,一百來塊的東比西比的可能還有五元的差價,幾十元的就差別不大了。那么,我找到最低價的成就感真的值五元嗎,我的時間就真的只值五元嗎?KAI曾送我一句忠告:找到心中熱愛的人更容易幸福。本來我以為他是責備我碌碌無為,平時只想著找茬鬧事、錙銖必較,現在回頭看這句話的殺傷力不止于此。因為我沒有熱愛的事物,我的空余時間就白白流逝。做什么都是打發時間,也就因此覺得自己的時間不值錢。如果找到一件喜歡做的事情,熱情都用在自己的愛好上,可能對其他事情就少了些計較,那受的傷害也就少了。
為了鉆進錢眼里,人的心必須縮得足夠小,理想就裝不下了。為了看到錢眼的另一邊景象,得閉上另一只眼睛,身邊的人也忽視了。我愛財但又沒能力去賺大錢,一門心思撲在了技術含量最低的比價上,委實不爭氣。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反省和努力,現在我已經改頭換面,重新做人。以前能坐公交絕不乘地鐵,現在知道累了可以去打的;以前旅游總是選最便宜的旅館,現在知道有一種度假叫做星級酒店;以前收到禮物先確定KAI有沒有買貴了,現在知道禮物是沒有價格屬性的情意。這個改變過程也不是很痛苦,只需把世上的所有消費都看做吃飯即可。我摳門但我從不和美食計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