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坐在桌前。
聽膩了手機里的東瀛曲子,偶然想換個口味。打開電腦,搜索了一下本地音樂,竟然有兩百多首。這些似乎都是前一個手機上的音樂,隨手打開一個,唔,就這樣聽下去吧。
盡管用的低音炮,聲音依舊很低。那些年喜歡過也膩過的旋律,此時感覺竟很是美妙,就像畢業之后再次遇見暗戀多年的姑娘那般。
大年初三,度過了有史以來最沒有年味的一個春節,開始了工作。
西歷新年,因為表姐訂婚,一肚子的槽要吐,索性將年終總結拋到了春節。對于我來說,農歷新年似乎更有更替的意義,因為每到一年中火藥味最濃的時候,我都會在自己的蛋糕上多加一根蠟燭。二十多年下來,這似乎已經成為一種儀式,從孩提,到提孩,每長一歲,總會感覺自己由長大一點,無比欣喜。然而在二十三歲這天,卻開始戀戀不舍背后的時光。
漂泊二字寫滿了整個2015年。粗略一算,一年中呆在家里的時間只有整整一個月,其余的時間,均在為了工作和旅行而奔波。年初,尚在實習,一個值班的夜里收到了一條短信,從此改變了自己人生初期的脈絡。
起初給自己訂的計劃里,之后兩年的任務仍然以學業為主——用大三最后的時光升本,之后兩個月的時間畢業旅行,然后繼續去學校學習。然而老天爺真是給面子,還未畢業,就予我以衣食。
去年,還是這幾天,獨自呆在學校禮堂。朝11晚1的生活,喚醒了自己匆匆那年的熱血。兩個月的時光,養成了獨自生活的習慣。每個夜晚獨自穿過禮堂,鎖住大門,漆黑的空間里只剩下獨自一人,還有無數看不見的朋友,不過我不認識他們。躺在榻榻米上,望著天花板縫隙的反光,打開收音機聽著千里共良宵,輾轉反側。其實說孤獨也還好,畢竟天天都有同病相憐的人在一起惺惺相惜。臘月二十六回家,大年剛過,還沒到萬物復蘇的季節,便又來到這里,為了生存折磨自己,直到塵埃落定。
五月的春風早已吹綠江南岸,家鄉的雪卻還未消完。趁著返校拍照的機會,帶著用來返校的1000塊人民幣,我逃離了禁錮。按照計劃,我會從太原出發,由西南向東南以窮游的名義修行。于是又一次計劃趕不上變化,在行程減半的前提下背上背包,開始了旅程。之前用一個月制定了攻略,用江河的話來說,在這條路上的任何地方迷了路,只要在原地等,就會有人來接。當然沒那么夸張。起碼以自己的能力,只要手中有地圖,心中有方向,便可以徒步走去任何想去的地方。
畢業前的旅行共用了22天的時間。從太原到西雙版納,走過的地方在地圖上恰好能連成一條直線,與經線呈十五度,于是我叫它南偏西十五度的旅行。旅途中見到了白白,也結識了很多朋友。也許旅者的心總是能感受到共鳴,從見面起,我們沒有過陌生,沒有過尷尬,反而像是多年未見的好友,聊著走過的路,感受不一樣的風景,沒有人與人之間的懷疑與隔閡,每一個人遇到的,都是最真實的自己。
兩個月后,正式畢業,趁著單位報到前夕,和老梁飛到了臺灣。原本在學校還有很重要的事情去辦,然而眼看著計劃的日子一步步就在眼前,索性不顧一切后果,背上包,買了張去上海的硬座便連夜啟程。在我眼里,去臺灣是那會兒最重要的事情。
從小到大有過很多夢想,夢想當一名足球運動員,夢想當一名作家,夢想考上南大,夢想當一名歷史學家……后來因為束縛越來越多,夢想也變得越來越實際,好比旅行。高四那年,偶然夢想去趟對岸,去傾聽尚且保留的中華文化。那時給自己的期限是,四年。就像當年許諾和愛的人一起去南京讀書,書沒讀成,倒是去的愿望已經實現。這一次也一樣,眼看期限將至,便開始著手準備。從前年年末,到去年七月,整整七個月,計劃改來改去,終于在老梁的攛掇下踏上了南下的路。十天后,因為工作原因不得不踏上歸程。比起公務員,比起各種榮譽,個人認為去對岸是這些年做過最酷的事,起碼在夢想這件事上,沒有什么比實現更加滿足。
很多人和我說,自己從小的夢想就是當一名人民警察,很巧合,去年這個夏天,我實現了很多人的夢想。從臺灣回來,沒過幾天便去報到,接踵而至的是冗長的實戰訓練。五天之內,從北緯21度的陽光沙灘到北緯37度的烈日沙場,畫風轉變總是如此清奇。在墾丁的三天,我被曬掉了一層皮;在五龍溝的兩個月,我被換掉了一身骨肉。盡管比不上警校入學時的歷練,但這兩個月,遇到的人,遇到的事,讓我更加理解責任與擔當的含義。從警之路漫漫,比起以后,這些似乎微不足道,然而這些更加堅定了自己當初的信念,去重新撿拾一個熱血的青春。
青春是還在,只是心似乎已經沒有那么偏執。十月的天空無比晴朗,許多人在那些聽說過的角落里自拍,也有很多人結了婚。那段時間,因為入職,錯過了許多人的婚禮。也許是那會兒我還不到法定結婚年齡的緣故,總感覺剛畢業便結婚很難理解,本來還有很多時間可以用來荒廢,卻提前去擔負一個家庭的責任,何苦。現在想起,其實并沒有什么好奇怪的。青春這東西,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有的人的青春是享受,錦衣玉食,金樽清酒;有的人的青春是修行,節衣縮食,四處漂泊。而也有很多人,青春似乎已經走到了盡頭。
央視有一則廣告曾讓我迷戀許久:“我,二十三歲”,各個崗位上,總有年輕的身影,稚嫩的臉龐有著異常的堅定,結尾那句“年輕,不可看輕”成為了我二十三歲至上的箴言。
又是兩個月,在公安處老舊的辦公室里,我曾經無比接近自己的另一個夢想。光影之中透露的情感總是很獨特,每一幀都是最美的定格。野路子比不過科班出身的信手拈來,但只要自己喜歡并且去奮斗,想要的,應得的最終會緊緊攥在自己手里,旁人無法奪去。
年關剛過,遇到了很多故友和親人,大家坐在一起,沒有前些年那樣為了證明自己改變的豪言壯志,更多的是對過去那些天真的戀戀不舍。我們不斷回憶過去的故事,不斷去尋找那些失去的童年,每一次開懷大笑都是發自內心的釋放,也不怕誰說錯一句話引起另外人的不滿,因為我們都明白,每一次圓滿的相聚,可能都是最后一次來人如此之多的重逢。人生之路,也只有青春能夠擁有如此之大的號召力。只是,每個人只有一次青春,一旦度過了,就真的不會再有。此時此刻,我們能夠做的,只有倍加珍惜這段時光,就算不斷遭遇挫折和冷落,當下故有的那種別樣總會成為一生最難忘的過往。
夜已深,音樂還在繼續。不知不覺歌單已經輪回到了第一首,是梁靜茹的《給未來的自己》。說來也巧,這首歌陪伴我走過了整個2015年。每一個輾轉反側的夜晚,同樣的旋律總會在耳邊響起,“我不放棄愛的勇氣,我不懷疑會有真心,我要握住一個最美的夢給未來的自己。”2016,不管是愛情、友情,還是事業、學業,希望每一個人都可以握住最美的夢想,送給別樣的年華。
青春易老,我們不服。
2016年2月8日起筆
2016年2月17日初稿
2016年2月21日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