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架馬車”兩個技巧,快速寫一個好故事

文:鹿酥

我們所使用的的故事模型中,所有的概念包括:初試事件、情節節點、背景故事、貫穿始終的主線、余波、逼真、可信性、節拍、上下文、文本、情節骨架、情節事件、次序、故事弧線、人物弧線、弓形情節結構、迷你情節結構、非同尋常的情節。

可是現在我要告訴你的是,把這些概念統統丟掉。你只需要把握好創作故事的“三架馬車”:渴望、障礙、行動。


沒有沖突=沒有故事

沖突是講故事的核心機密,是每個故事生死攸關的地方。

渴望”遇上“障礙”就是沖突,這是兩個重要的故事要素。某人必須渴望得到某物,而為了滿足這個渴望,路上有重重障礙需要克服。沖突逼迫他“行動”。

就好像一場球賽,如果一方以壓倒性的優勢獲勝,這就不是一場精彩比賽,因為它沒有給予觀眾內心真正需要的東西。一場真正精彩的比賽是要更加熱鬧,更加充滿懸念,運動員們奮力對壘,竭盡全力。

行動就是性格。人物以什么樣的方式對待他們的麻煩是最能彰顯人物性格的東西。這也使得故事情節能把讀者牢牢抓住。


制造戲劇性的沖突

所有的沖突都是麻煩事,但并非所有的麻煩事都是沖突。

像在日常生活中的吵架辯論,侮辱詆毀,以及打架斗毆,這些東西都不能算是沖突。

故事里的沖突是戲劇性的沖突,也就是說要有一個戲劇性的渴望和戲劇性的障礙。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當一個“后媽”,把你故事中的人物逼至彈盡糧絕,他必須是極限狀態,抱著強烈的感情,有壓倒一切的渴望。如果他還有別的選擇,可以容忍,那么這個就不是一個好的沖突,這會讓故事不瘟不火,甚至毫無看頭。

而障礙要和渴望一樣強大,人物不能逃避,不能輕易躍過去,這樣它才能逼迫人物行動起來。

只有當你寫出了第一個戲劇性的沖突,你的故事才真正開局。


每況愈下

故事里可以有幸福嗎?答案是可以有。但是幸福只是作者故意放水,埋下伏筆的騙局。

如果你的故事寫到一半,障礙都被解決了,所有人都高高興興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了。那禍事應該馬上從天而降,不然你要故事的后半段干嘛呢?

一個好的故事不能是一帆風順的,必須要“雪上加霜”“急轉直下”,如果你描寫的情節沒有這些情況,那你就沒能推動故事的發展。

就像《羅密歐與朱麗葉》,兩人相愛卻不能光明正大的結婚。偷偷摸摸結婚了羅密歐又遭到放逐。朱麗葉已經沉浸在痛苦中了,她的父親又逼迫她嫁給帕里斯。

故事里沒有兩個人物能相處融洽,每個人物都服務于一個目標,要挑起矛盾,針鋒相對,推動的故事發展。

“渴望”“障礙”“行動”要一個接著一個。情況越來越糟,故事就越來越好。

圖片發自簡書App

寫作手法的另外兩個要素,就是“情感”和“展示

“思想”勝過“肉體”

情感是決定性的,使讀者產生認同感,由此讀者變成了人物的化身,從而感覺到了人物的感覺。

當我們身處在某個情景中,產生了某種情感,肉體和思想的反應都迅如閃電,仿佛是同時發生的。

但其實思想還是跑得快一些。你要先明白發生了什么,比如一把槍頂住了你的腰,然后你才會感到害怕,最后你才會小心肝砰砰跳,發抖,流汗。

所以,我們要把這個過程用慢鏡頭呈現出來,一步步捕捉人物對當下的經驗有什么感覺。

這時描寫思想活動就勝過描寫肉體反應。

思想活動在故事中的作用尤為重要,它是人物性格的一部分,是沖突的一種表現途徑。讓讀者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使得讀者明白人物的經歷。

還是一把槍,頂在腰上。你寫到“他顫抖了,感到憤怒。”讀者能夠真正感覺到嗎?

如果你換成“這個狗雜種,這坨臭狗屎!只要一有機會,哪怕一點點機會,我就要把那支槍奪過來,然后用槍托左右開弓,把他打個稀巴爛!”

是不是好的多?這些念頭的確是憤怒的念頭,可是“憤怒”“惱火”這種詞對讀者來說是沒用的。


不可抗拒的“身份認同感”

當我們隨著故事中的人物擔驚受怕,或者痛苦傷心,甚至一起痛哭流涕。都是因為我們產生了身份認同感,使自己化身成為故事中的主人公,和他一起經歷種種情感。

身份認同感來自于我們自身的易受攻擊性。人類的脆弱和易受攻擊,讓我們不得不情不自禁地對弱者產生認同感。

如果故事中的主人公要受到嚴重威脅而且可能遭到嚴重傷害,要擔驚受怕,憂心忡忡,痛苦傷感。

如果他滿不在乎,那么讀者也會不在乎。

所以,確保故事的人物里有弱勢群體,這樣才能調動讀者的情感。


用展示代替講述

正如前面舉的“憤怒”的例子,你不能告訴讀者一個籠統的概念,而要展示人物的具體體驗。

不能以作者的口吻寫,“他很憤怒”或者“他很壞很惡心”。詳細的描摹也不可以。比如“那是一場黑暗的嚇人的暴風雨”。要用人物的角度展示,讓作者自己體會這個角度。

簡單的理解就是給你想要講述的方面找些證據。舉一個幼稚的例子,你寫“他是個變態的壞人”,讀者會說,他怎么變態怎么壞了你倒是告訴我啊!不如寫成“他懷里揣著一個炸彈,想要隨便找棟樓炸一炸。”

你必須把這個經驗創造出來,把視覺的效果呈現在讀者眼前。展示人物做了什么想了什么,讓讀者經歷人物的現場,經歷人物的思想,從而擁有活生生的體驗。

你講的越多,越籠統,就越是切換了讀者和人物的聯系,也切換了讀者和你的聯系。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什么,你問我故事的結局怎么辦?掌握了這些技巧還用擔心故事的結局嗎?

結局無非是兩種,要么“渴望”勝利,要么“障礙”勝利。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全書共261000字,17個章節。前言12頁,如果你現在正為寫作的事情一籌莫展,請不要著急,這本教程會教你如何跳出...
    玲?琦閱讀 4,852評論 0 7
  • 世間事,人生情,看開隨意,看淡無慮,人生,就圖個心安理得, 心若不在,何必強留,人若不愛,何必強求,扛著鋤頭耕耘屬...
    鐵臂阿童YAO_閱讀 257評論 1 11
  • 我們的分開 沒那么突然 從甜蜜到冷淡 不用說得太開 只是我突然 想起那些你給過的愛 也會在悵然 難道我也沒有那么放...
    木四少閱讀 171評論 0 0
  • 張東輝,焦點初級第43期堅持原創分享第86天(2017.11.26) 昨天下午進行了第十八次約練,中間僅僅間隔一個...
    星悅傳奇閱讀 179評論 0 0
  • 今天不開心,什么也不想說。和在乎的人不在同一個頻道上的對話幾乎讓我抓狂,然而除了安靜的掛掉電話,我并沒有其他的選擇...
    莫準閱讀 177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