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小妞
01
賺錢的努力程度也是分等級的:
第一級是努力賺錢,
第二級是玩命賺錢,
第三級是喪心病狂地賺錢。
你覺得自己在第幾等級?
熬幾個通宵趕項目、穿梭于不同城市出差、一天見N個客戶、打幾十個電話、總是最早上班最晚下班……應該算是努力賺錢了吧?
No!這只是正常,北上廣漂著的青年和中年們誰沒經過這些。那些喪心病狂去賺錢的人,超乎我們的想象。
02
小胡是十年前我剛到上海時認識的,只有中專文憑的他在滬上一家很知名的連鎖餐廳當后廚,他是努力賺錢這個級別的代表。
小胡每天早上5點到店里上班,在這之前他得從松江騎一個半小時的電瓶車到市中心徐家匯,工作地點在這里。然后從5點一直工作到下午2點,中間有一個小時吃飯、休息。
但小胡通常只休息半個小時,他的薪資按工時計算,少休息半小時并不會多發他半小時的工資,但小胡為了給領導一個愛崗敬業的好印象,通常會早上崗半小時,希望領導能喜歡他、多給自己排點班。
兩點鐘下班,小胡的工作并沒有結束,三點鐘他會在另一家甜品店當服務員,一直工作到晚上八點。
小胡兩份工作加起來每月到手工資有8000元。他說,其實上海像他這樣沒什么學歷的外地人在上海做兩份工作、一天工作10小時以上的人很多,大家都想趁著年輕還有精力多賺點錢,為了能讓老家的老婆、孩子過得更好些。
我本以為小胡這么拼是因為學歷不高、家境不好,在大城市生存所迫,只能如此,可小欣讓我知道,即使是爹媽寵大、生活優渥的小青年,也可以執拗地選擇玩命賺錢。
03
小欣是我表妹之前的合租伙伴,萬千北漂之一,過著合租、擠公交、吃外賣、加班熬夜、被老板罵的生活。
其實小欣完全不必如此辛苦。她爸這個局長隨便批個條子大把錢不少、活不多、離家近的好工作等著她;如果覺得太穩定而有些無聊,小欣還可以去她媽媽的公司當個經理,成為看上去年輕有為的商場精英??伤褪怯X得錢還是自己賺來的花起來才自在。
小欣雖然家境優越、自己也年紀輕輕,但事業心非常強,是個升級版的拼命三娘。從上班第一天起就是來的最早、走的最晚的那一個;生病打點滴的時候左手輸液右手忙著修改ppt;節假日郵件手機從來不停工,永遠都在線上。
所以,不到兩年她就成為部門領導,是全公司最年輕的管理者,她帶領的團隊大多數部下過去都是她的前輩,比她資深,可小欣業績擺在那里,每個季度和每年都是全公司第一,誰也沒什么好說的。
付出總還是有回報的,小欣從過去1000元一個月的合租房搬到了兩房一廳設施良好的小區、職業裝從快消品牌變成了輕奢、午后飲品也從7元一杯的奶茶變成了星巴克。
放著富貴日子不過,偏偏選擇“茍且的生活”,然后自己玩命兒把茍且變成了不錯的生活。可即便這樣,小欣在我認識的人里也只能算是玩命等級,還達不到喪心病狂模式。
04
K是北京一家IT公司的高級項目經理,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就是當下最火的斜杠青年,而且是很多斜杠,PPT達人/xx學院線上講師/3家媒體的簽約作者/暢銷書的作家。
每晚11點,他會從項目經理模式切換到作者模式寫專欄,兩年來一天都沒間斷過,寫了百篇專欄文章、出了兩本書;每個月他都會接到邀請講2-3次線下課程,課件的準備和線上課程的錄制都是他利用每個周末完成的,通常周末兩天他還會維持10-12小時的副業工作。
我問K,最忙的時候有多忙?他說有幾個月趕項目,每天在公司工作10小時以上,晚上寫稿子寫到凌晨2點,周末兩天飛了三座城市講了6小時的課,然后晚上9點去出版公司給5000本新書簽名簽了4小時,簽的時候順便聽了5節線上課程給大腦充電。
當然,這么辛苦付出,回報也是可觀的。最忙的幾個月K靠副業能月入5萬,就算平時沒有這么瘋狂的時候,他的副業收入也能穩定在1-2萬元。
05
兩年天天如此,沒有極強的求知精神和自律絕對做不到。當然,更重要的是對金錢的熱愛。
我們開玩笑說k忙到沒有性生活,k嚴肅地說,和賺錢相比,性生活算什么啊。老子有一堆夢想要靠錢打底實現、一堆人要靠花錢好好疼愛,割舍點性生活怎么了?
原來如此!自己沒能發財都怪老公太誘人啊。
其實,我們很多人沒能有錢(我指的不是馬云爸爸那種級別的有錢)有兩點很大的原因是:
第一,我們真的不夠拼命。
我知道,這話說出來很沒新意,但事實就是如此啊。這種拼命不僅指加班熬夜,還涉及到勇氣和眼光,就是你有沒有能力去走出現狀發現那個更有前途的領域,讓自己順勢攀上。
就像K,他就是借上了自媒體這個“風口”,讓自己賺了一筆。而很多人卻還只想著能不能找個輕松、穩定的工作干一輩子。
第二,我們對金錢真的不夠狂熱。
雖然很多人嘴上喊著沒錢、缺錢要好好賺錢,但同樣也會說“錢多少算夠啊,做人吶,最要緊的還是開心啊!”或者“金錢對我沒那么大的吸引力,我更在乎的是精神世界的豐盈。”所以,最后很多人確實只能精神很豐盈。
其實,一輩子的活法并不是只有“選擇過有錢的生活”這一種,且選擇這一種確實不代表你就會幸福、開心。但如果缺乏對金錢追求的動力,一個人恐怕很難變得有錢吧。
那些總說自己最初創業或者做某件是的目的并不是為了賺錢結果最后歪打正著變成大富翁的人,這話你還在相信?
對金錢狂人并不是說要成為金錢的奴隸或者為了賺錢不擇手段,而是要對它保有激情,并且能知道追求它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希望我們有朝一日也能“一個月賺一二十個億難受難受”吧,其實我很沒有野心的,做個“一個月賺一二百萬的普通人”我就很知足了。
?END.
思小妞 坐標美國 ”輕職場“概念創始人,多家媒體專欄作者、職業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