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老門東遇到的這株西府海棠。當時正被一個小孩兒纏得心里發苦,突然就看到這棵樹一樹的繁花,耀眼奪目。馬上扔下小屁孩不去搭理跑過去賞花,小屁孩見我不理他竟也不再鬧騰,百無聊賴之下也抬著頭裝模作樣地賞花,問我,俠媽媽這是什么花,我說不知,他撇著嘴鄙視我,我賞花的同時賞了他一記白眼?;厝ド俨坏糜忠龉φn,才知道是西府海棠。
唐代李德裕在其《花木記》說,花木名“?!闭呓詮暮M鈦?,也就是說,按古人說法,海棠大概應該是舶來品。
據明代《群芳譜》記載海棠有四種:貼梗、垂絲、木瓜與西府,其中以西府海棠為上,因一般海棠花無香,獨西府海棠既艷又香。據古書記載,當是先有貼梗海棠。貼梗海棠為灌木,開紅色小花,品相一般。人們將它與櫻花嫁接,就有了垂絲海棠;與木瓜嫁接,就有了木瓜海棠;而與梨花嫁接就有了西府海棠。大抵混血兒都是好看的,更何況爹帥媽美,因而嫁接以后的海棠品相都極美:垂絲海棠花開紅粉,花梗細長,像櫻花;西府海棠花開粉白,花梗堅硬,像梨花,韓偓詩中的“肉紅宮錦海棠梨”應該就是此花。木瓜海棠分布多在西南各省,我沒見過,不做描寫。
西府海棠因生長于西府而得名。西府是寶雞市的古稱,而今西府海棠已是該市的市花。
陸游有詩贊云:“雖艷無俗姿,太皇真富貴?!毙稳莺L钠G美高雅。陸游另一首詩中:“猩紅鸚綠極天巧,疊萼重跗眩朝日。”形容海棠花鮮艷的紅花綠葉及花朵繁茂與朝日爭輝的形象。
金代元好問《同兒輩賦未開海棠二首》(其二):“”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贝嗽妱撟饔诩挝跛哪辏?240年)前后,此時詩人已入暮年,金已亡國,他回歸故里,抱定與世無爭的態度,過著遺民的生活。他自覺已無能周濟天下,只能堅守自已節操,獨善其身。詩中說海棠惜取芳心不輕吐,一任桃李鬧春風,這何嘗不是詩人自己的心聲呢?
宋代劉子翠詩云:“幽姿淑態弄春晴,梅借風流柳借輕,幾經夜雨香猶在,染盡胭脂畫不成",形容海棠似嫻靜的淑女,借了梅的風流柳的輕柔,集梅、柳優點于一身而嫵媚動人,雖幾經風雨,雨后清香猶在,花之美艷任你多高的丹青妙手也難以描繪,難怪李隆基將沉睡的楊貴妃比作海棠了。
東坡先生亦被傾倒,“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一“照”字把東坡先生深切的愛意表達得淋漓盡致。又因“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葉白蓮數枝盛開,帝與貴戚宴賞焉。左右皆嘆羨久之,帝指貴妃示于左右曰:‘爭如我解語花?’”因此海棠雅號“解語花”。
梁實秋先生也鐘愛海棠花,他在其散文《群芳小記》中,將海棠放在第一個來描寫,并且用了最多的篇幅來贊嘆西府海棠,他寫到"一排排西府海棠,高及丈許,而綠鬢朱顏,正在風情萬種、春色撩人的階段,令人有忽逢絕艷之感。"對于西府獨特的美,他的看法亦很精到,他說"海棠花苞最艷,開放之后花瓣的正面是粉紅色,背面仍是深紅,俯仰錯落,濃淡有致。海棠的葉子也陪襯得好,嫩綠光亮而細致,給人整個的印象是嬌小艷麗。我立在那一排排的西府海棠前面,良久不忍離去?!?/p>
西府海棠的花語:單戀。
想想也是。如果一個女子知道自己是個美麗至極的容貌,想來總是有些高傲的,想來也是被許多人愛慕的,所以,你愛我,本就不關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