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是2016年的8月30日,距離全國大、中、小學校秋季開學沒有幾天時間了,又是一年的開學季,然后,時間會像剛離弦的弓箭一樣過得飛快,又會有一批大學生在明年的7月份畢業離開學校,進入熔爐一樣的社會。
今天,我想到了開學,想到了畢業,然后,我想到,我從大學畢業有很多年的時間了,也許是因為時間已過久遠,也許是我年紀越來越大,記憶力不如以前了,也許當年就沒有認真的去體驗,以前在大學念書時的很多場景和故事,我已經想不起來了,它們已經沉睡在我的記憶深處,只有在某個時刻,被特殊的人和物刺激,才可能激活它,恢復它本來清晰、青春、活潑的樣子。
2.
上周六深夜,我的大學同學蔣給我發微信,問我一個問題:
“當年辛苦求學,到底為了什么,到底得到了什么?”
我看了一眼他發來的信息,回他:“你好好想想。”
“留在上海真有那么好嗎?”他自言自語道。
“你反問下自己!”那時,我都困了,想睡覺了,我最討厭在半夜三更被別人問這樣不容易回答的問題。
我回他:“好,我今晚構思一篇文字,題目就叫《我們為什么要讀大學》。”
然后,直到一周以后的今天晚上,我才開始動手寫這篇《我們為什么要讀大學》的文章。我之前想的是,寫這樣的文章給誰看呢?給自己看的話,我自己都沒想好。
關于這個為什么要讀大學的問題,我覺得在當下、現在思考這個有點不合時宜,畢竟我們都已經畢業那么多年了,如果我在上大學前,就知道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我當年的大學生活,肯定會非常精彩的。要不然,我也不會現在提到大學生活,不知道該說些啥,不知道這么說,我當年的大學生活,太過單調、無趣了。
既然我的同學已經向我提出了問題,結合我對老蔣同學的了解和認識,我認為他為問這個問題,是因為他當時有些迷茫了。
他給我發微信的時候,他身在上海火車站,深夜在候車廳等車,準備坐夜班的列車去合肥接他老婆孩子回上海生活,他在候車廳坐著等車,他看到很多父母帶著他們的孩子在候車廳,嬉戲打鬧,今年的暑假就快結束,新學期馬上就要開始了,他們這些外出打工者,不得不將他們的孩子也就是留守兒童送回老家讀書,他們自己再回到上海繼續打拼賺錢。
可能是老蔣看到這樣的場景,心里很感慨,感同身受,然后他想表達下當時的情緒,然后用微信給我發了一個短信,“當年辛苦求學,到底為了什么,到底得到了什么?”。
我認為他過于矯情,可能他對于他現在的生活不太滿意,但是實際上對于老蔣來說,他經過十年的打拼,有房、有車、有老婆、有孩子、有票子,已經實現了“五子登科”,相比我,他已經非常成功了。他還有什么不滿意的呢?可能是精神層面不滿足吧,在上海,消費水平高,每個人的生存壓力都非常大,可能他感覺很壓抑,很難受,但是沒辦法,他已經結婚生子了,家里的負擔在那里,他必須得承受住。
3.
今天晚上,在寫此篇文字的時候,我將上面的一段話,簡單整理了下,發了4條微信消息給老蔣:
第1條消息是:
“你上周的問題:當年辛苦求學,到底為了什么,到底得到了什么?”
我的回答是第2條消息:
“你得到了房子,合肥和上海各一套,一個愛你的老婆,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兒子,一輛車,有些存款,還有幾十或者上百萬的房貸,此外,還有你對現實生活的不太滿意。”
第3條消息是:
“至于你失去了什么,我不知道。”
第4條消息是:
“人生知足常樂”
他失去了什么呢?他可能失去了快樂和滿足感,但是他得到了家庭的安定,家人的身體健康,盡管他還有很多的房貸要還,但是我想這些都是值得的。
人生有得就有失,你得到應該得到的,失去應該失去的,而不能心存僥幸地百般挽留,失去的那些就是你得到的那些的成本、代價,你只有經歷了這些,并且有了很深的感悟,你才能懂得珍惜,而這種珍惜,正是人生中的寶藏,可以給我們帶來一個快意無悔的人生。
有時候,人不快樂的原因,是因為他想要的更多,所以我說,人要知足常樂。
4.
其實,我發給他的“人生知足常樂”,也是寫給自己的。
2016年的7月份,我去了距離天堂最近的地方---西藏,參觀了布達拉宮,登上了珠峰大本營,在扎什倫布寺禱告祈福。在西藏,我感覺我的靈魂得到了洗禮、精神上得到了升華,我的心更加的寧靜了。
后來,我回到了南國熱島的深圳,此時的我,已經不是進藏前的那個我,我對生活的要求比以前更加簡單,也更容易知足了。
在我看來,人生就是修行。
作為一個普通的個人,要學會克制,不能過度鋪張浪費,不管是吃的飯菜、還是喝的水和酒,還是穿的衣,還是對于名利的追求,都要有一個適度,我認為這個適度,是對世界的善,人類的每一次活動都要消耗資源,而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我們必須要控制、利用好。
雖然從法律上講,人人生而平等,但是畢竟每個人出生的家庭、成長環境和受到的教育不同,導致我們每個人長大后對世界、人生和價值的看法都有所不同,今天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和十幾年前肯定也會有所不同,所以我不能用現在的觀點和角度去揣測當年我的決定是否正確,因為那有“馬后炮”的嫌疑。
比如,我現在就無法判斷,他老蔣當年辛苦求學是為了什么?如果他不說,我是不能胡亂評價的。如果從結果來看,他得到了不少,但是他受到了壓力,可能他會不開心,但是這就是正常的呀,人生就是修行,必須要學會樂觀、積極地看待它,有壓力,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方式去釋放。
5
人生要知足,
否則那些我們無法把控的人和物,會將我們帶入痛苦的境地。
就像加措活佛在《心中有痛,也要舍得》里寫的那樣:
“一個人在修行的時候,是無法回避那些給我們帶來痛苦的人和事,無論是逃避還是掩飾,都不是生活的本質。苦難從來都是我們精神上的上師。只有精神上得到了,才會達到一個高境界。”
人生就是修行。
人生路上,注定會遭遇一些人和事,帶給我們痛苦。
我認為,知足就是一種非常有用的精神療法,
它可以使得我們的人生更快樂一些,生活也更簡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