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5《遇見 羅伯特·麥基》 羅伯特·麥基 口述 黎宛冰 主編

《遇見 羅伯特·麥基》 羅伯特·麥基 口述 黎宛冰 主編

第一部分 麥基講座:把你的故事點石成金

第一章通過故事的悲歡離合來尋找生命的意義

第一節 語言是太表面化的東西

可以在全球流傳的故事是什么樣的,它的秘訣是什么?在全球流行的故事材質是什么?是什么讓它們流傳全球,超載時空?隨著時空的流逝,大家還會一遍遍不厭其煩地去看它。

首先,觀眾是需要人類學的體驗的,觀眾不是去看他們已經知道的東西,是希望體驗到從來沒體驗琮的人生體驗和人性,請讓它是部好電影,展現我們從來沒有的對人性的洞察。

觀眾希望像叢林去探險那樣,撥開樹葉希望看到從來沒看到的東西。

他希望在這個人物核心中,認識到角色就是像我一樣的人,而且在一個從未發現的世界中發現自己。

主要人物會讓觀眾產生共鳴,實際上是主要人物在觀眾從來沒有生活過的地方生活,而且故事核心是觀眾能認可的人性,這會讓觀眾產生一種愉悅。

第二節 重點是故事,而不是臺詞

第三節 必須認識你的人物,認識他的心理

第四節 發現生活中事物之間隱秘的聯系

第二章 靈感,永遠是不夠的

第一節 沒有審視過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

故事是生活的比喻,它比生活更生動,是生活的一個結比喻,隱喻。

第二節 必須把文學才華和故事才華結合在一起

事實和抽象之間,是我們故事創作的領域。所以就要虛構。以某個人幾千小時幾萬小時的生活作為原型,壓縮成兩個小時的生活。傳記其實是對一個人生活的虛構。當我們審視自己時,事實和真相是有區別的。即使我們在對事實進行加工時,也知道事實并不等于真相,我們要挖掘生命的本質。

第三節 把戲劇性建立在社會沖突之上

第四節 我們必須暗示人物的內心

第三章 經典情節和反情節區別是什么

第一節 像打臺球一樣安排故事的情節

在一個反情節中,真正起作用的是偶然因素,生命是隨機的。反情節通常是打翻因果關系,而強調偶然性。

第二節 怎樣在熟悉的東西中發現新奇的東西

情節有連續的實現,是遵守同一規則的。而在反情節中,有一個不連續的現實,唯一連續的是作者的觀念,可以決定事情怎么發展,發生什么?

在歐洲,那些看電影的人,都是教育程度不高的人,若一部電影很賣座,那電影肯定不好。

經典情節會成為人們內心的一面鏡子,人們記憶的一面鏡子,當我們回到過去時,我們想弄清生命的意義。

按經典情節來,因為這才是我們人類想問題的方式。

喜歡反情節電影喜歡的人是知識分子,他們是有智力的觀眾,但他們是人數很少的觀眾,這是定律。

第三節 故事的設置或配置。故事發生的地點或空間

第四節 如何戰勝陳詞濫調

解決這個問題唯一的辦法是,我們去做調查研究,并且能成為你所創造的世界的上帝。

第一,隔開一段距離再看自己寫的劇本。

第二,用自己的想象力來寫。

第五節 創作困境的解救方法是什么

第六節 故事和類型之間的關系

愛情片有六個副類型。犯罪片有十四個副類型。只有研究透了才能發掘出有新意的類型電影。結合了教育情節、愛情片、喜劇、社會劇、動作片……這就是電影《奇幻城市》。

選擇讓人物的面具被揭掉,直到最后顯示出真正的人物是什么樣的,而是讓她們在巨大的壓力之下顯示出真實的人物。這是一個故事針對主要人物必須要做的。

必須通過人物對比來揭示真正的人物是什么樣的?……真正的本性揭示是通過人物塑造來完成。

外在和內在要有區別,真實是什么樣的,一定不是表面的樣子。……我們都想假裝成比我們真實的自己更好的人,因為戴著面具前進,可能更順利。

有五種電影,人物的本性改變了。

第一種是教育情節電影,改變生活對自己對社會的態度,從負面轉為正面。第二種是幻滅情節電影,開始認為生命有意義,到最后卻通過一系列事件,信仰被毀滅,出現悲劇結局,對生命有了負面的態度。

第四種是救贖情節的電影,是一個道德轉換的過程。開始可能是犯罪、腐敗的,但在進程中,他變成了好人。

第五咱是墮落情節的電影,開始是個好人,最后變成了壞人。

什么叫英俊的過分?一個女人去冰淇淋店,看到保羅紐曼,拼命忍著不上去和他交談:他不是人類一員嗎?別去打擾他。然后出去發現沒拿冰淇淋,鼓起勇氣問店員,店員否認。兩人爭吵時,保羅紐曼過來了:你把冰淇淋放包里了。

電影中創作75%左右的時間都是用在事件、人物上的,70%的事件都是用來設計高潮,前面都是伏筆,只有高潮才是一個大揭曉。故事的高潮是創作中最大的飛躍。如果高潮不精彩,那所有努力全都付之東流。25%左右的工作是用在劇本的對白上。

70%的精力都用來塑造人物的最終選擇,而不是塑造人物。

第四章 寫作是人生的一個展現

第一節 故事的三大類

第一,理想主義故事

第二,悲觀主義電影

這類電影表現的是我們不希望看到的世界的樣子。比如激情在控制我們時,會破壞我們的生活。

第三,反諷電影

把理想主義和悲觀主義的電影結合起來。愛,既會因理想主義而自我犧牲,又會因悲觀主義而自我毀滅。愛是精致的折磨,我們會在其中受苦,是永遠也不會治愈的病。

第二節 揭露最真實的情感

第三節 一個好故事會讓觀眾覺得是對生命的隱喻

三件事情:第一,觀眾坐在黑暗的影院里,需要一個原因,他為什么要看這個故事。

是什么讓你忍受兩個小時的痛苦?是對故事的渴望。故事的設計讓觀眾產生了興趣。如何激起觀眾的好奇心?人類并不只有好奇心,還希望知道真相。有一種希望得到解釋的動力,為什么?怎么樣?故事設計圍繞觀眾好奇心產生,不斷讓他們去猜測下來會怎么樣……直接把他們引到設計的主事件上來。

第二,觀眾需要感受生命。一個好故事會讓觀眾覺得得其是對生命的隱喻。需要有一種生命的節奏。人類兩種相互矛盾的人類欲望,一方面需要和平、輕松、平靜,另一方面也會希望有危險、風險、挑戰、困難。

第三,從作家創作角度來看,作家以人物的眼睛體驗世界。作者會表演所有的人物,可通過人物眼睛向外看出人物生活的世界。

第四節 主人公有同的多樣性

主人公必須有欲望,他的欲望必須是有意義的。把所有創造的人物放在內心深處進行一次對話:明天要什么,后天要什么,最后要什么?另外一些故事中,人物更復雜,既有意識的欲望,又有潛意識的欲望,觀眾是了解這個的。這兩種欲望是相互矛盾的,人物以為自己想要的,但觀眾認為人物不是如此。

創作時會讓人物兩種欲望之間有矛盾。人物需要有意志力,還需要有欲望。區分人物有沒有欲望可以看人物追逐自己愿望時是否堅持到底。主人公應該盡一切可能和能力去達到目的。作為作者,如何設置這個極限故事怎樣才能講得深刻,能講到人物內心?作者必須設置人物活動的廣度和深度,這是必須做的。有了這兩個元素,才能拍出一個超出觀眾相像的故事。

不能讓觀眾說:他真的非這樣做不可嗎?如果觀眾這樣說,說明觀眾很不滿意。那故事就該重新寫。

同情:我喜歡他,他可愛有魅力,愿意做朋友,做戀人或鄰居都可愛,這是同情。

認同:這人跟我一樣,不管是否讓人喜歡,他核心的人性的深處的地方跟我一樣,即使外在有許多不同也不在乎。這樣觀眾會認同他,這個人物是個人,跟我一樣,希望他能得到他想要的。如果是我,我一定會爭取東西。觀眾是在與人物一起戰斗!

第五節 寫作者就是扮演人物的第一個演員

第六節 講好故事需要極高的智慧

第七節 由內而外的寫作,是最成功的寫作方式

從內到外寫:靈感,步驟大綱……壓縮大綱,最后寫對白。要從外到內寫,我們往往會關注對白和文字,抓住不放的場景。

第五章 重復是電影的最大敵人

第一節 每個人物都要有清晰的軌跡

第一個原則,兩極化。你要把你的人物分成兩極,兩個對立的方面。每個人物都有對理想對生活絕不相同的狀態,都有不同的想法,每個人物都是獨特的,沒有任何兩人是一樣的。如果有人物的看法一樣,反應一樣,那就合二為一。這是在降低沖突。一個強大的人物組合中,越兩極的人物產生沖突的可能性越大。

模仿的誘惑永遠都在,它是我們獲得成功的捷徑,但我們必須想辦法做一個與所有人不一樣的東西,如果所有人都抄別人的東西,那最后只剩下藝術的垃圾了。

第二節 激勵事件的作用

一方面,主人公一般都不了解自己的平衡被打破,另一方面,這種激勵事件是兩個事件結合在一起。比如說,一個犯罪片中,兩個激勵事件,一個被發現的犯罪,一個沒有被發現的犯罪。這兩個結合在一起,就會打破生活的平衡。

我們說的事件不是主人公要經歷什么風險,而是要主人公對事件作出反應,哪怕拒絕,那也是一種反應。壞人在小鎮殺,退休警長拒絕再干:我已經退休了。拒絕也是反應。任何一個人的平衡被打破時,想要干什么?恢復平衡。沒有人想生活在一個沒法控制的生活中。主人公的主要動機就是重建生活的平衡。

這是一個驅動力,可讓他采取行動,去抗爭。從各種不同中的角度如本性角度,人系關系角度,與物質世界、社會機構對抗的角度,去抗爭,全是為了重建剛剛被打破的平衡。當事件激起意識層面的欲望后,進而會激起深層次的欲望,意識到潛意識層面都有欲望時,這兩種欲望會產生矛盾。

我們看必須出現在什么地方:第一個主要事件,必須發生在前四分之一的時間。

應該讓觀眾等三十到五十分鐘時間。如果是特殊情況,就需要一些次情節。

這是整個劇本中第二個難寫的場景,最難寫的是最后一幕的高潮。這是創作高潮的起飛點,也就是導火線的啟動事件,它是比除了高潮外所有事件都重要的事情。

第三節 挑戰我們人生極限的啟動事件

沖突對故事,就像聲音對音樂一樣重要。

時間是有主觀性的。我們要帶領觀眾經歷故事,讓他們忽略時間,時間會消失。電影、電視不僅僅是聽覺,也是視覺的藝術,兩者完美結合,視覺占百分之八十,聽覺占百分之二十,這百分之二十又分為對白、音樂、音效,我們需要觀眾持續盯著銀幕,一旦眼睛離開,就會失去興趣。

寫作意味著場景不停地遞進,推進,讓糾葛復雜化,情節發展越來越復雜:復雜性、復雜化、個人沖突、外在沖突、社會沖突、自然事件沖突。

亞里士多德的詩學中說,在戲院中演戲的時間,讀一部作品的時間,和未來所講故事所必須的大逆轉之間,是有必然聯系的。至少和有三個大轉折點,這是最低的數量。想達到極致,經常三幕都不夠。

第四節 一個典型的三幕劇節奏

啟動事件,打翻人物生活的平衡。加上副情節,一共十三個主要的轉折,不到十分鐘就會有一個轉折。結局是不可重復高潮的,如果那樣就會讓人覺得它是反高潮的。不能挨得太緊了,通常在相距十分鐘的地方。如果高潮部分的價值是正的,結局就不應該是一個上揚的結局,最后兩個高潮一定是矛盾對立的。反諷情節,應該是既有正面又有負面的價值在里面反諷故事里。

在受到壓力的時候,他們選擇了自己,而不是自己愛的人。在工作發展上能提升職業,他們會犧牲自己的職業前景還是放棄自己。

愛有時是正面的,有時是負面的。讓故事充滿反諷,表現一個復雜的愛情。就因為有一個故意與主情節對立的次情節。

第二個方法是用次情節闡述主情節,但用不同的方式闡述。如果是愛情故事,主情節浪漫愛情故事,次情節是喜劇愛情故事,以不同形式來結尾,叫“回響式次情節”。

第三種我們需要伏筆式次情節,比如《美麗人生》,主角夫婦受人喜愛,在激勵事件中被押到集中營。

第四種是用次情節制造糾葛,讓主情節復雜化。比如從暴力情節跳到情感情節,對我們情緒是一個舒緩。

第五節 讓鴻溝和反差不斷地出現在眼前

第六節 只有兩種情感在生活中:快感和痛感

故事的重要技巧:伏筆和分曉人物要采取行動,世界會以他們不期望的方式來作出反應。這時觀眾會回想他們看到的故事,從人物的生活中找到答案。這個已經事先植入了。

故事中,邏輯是可以反回去植入的,永遠可以回到以前進行改變,邏輯是容易的,相像才是困難。故事和生活最大的區別是,生活完全不可以回去,但故事永遠可以回去重新設計。

第七節 想象力才是難題

只有兩種情感存在于生活中:快感和痛感。快感包括:快樂,憐憫,狂言。痛感包括:焦慮、悲傷等。

情感的轉折,來自價值的轉折。觀眾感受到人物正經歷的在價值的風險是什么?比如,人物開始是貧窮的,從生存價值角度來講是負面的。

第八節 上升動作的周期

一頁劇本等于一分鐘的銀幕時間。……大多數鏡頭都能在兩三分鐘內表現完這個場景所富有的魅力,如果超過這個時間,攝影師就得重復相同的視覺效果,表現力就會降低,電影的視覺效果就會越來越差。

電影中,既有傳統場景,又有用文學的方法創造的法式場景。這種長度就建立起故事的節奏。戀人的絮語是低速的,法庭上是高速的,一個人作出決定是低速的,馬路上暴亂是高速的。

有一種類型:從個體到群體,個別到普遍。個體開始是單純的,但慢慢地,他們的行動有了象征意義,有了普通性意義。

第九節 必須沖突,必須與對抗力量沖突

如何確保對抗故事中強大?這是故事的核心價值。可以是正面的,關于正義的。主人公代表正義,對抗力量代表邪惡,但一般不會這么簡單。比如說,正義相對的反,它是某種程度的對面,但不是截然對立的,如果正義是公平,反就是不公平。

兩個辦法:把負面價值隱藏在故事線背后,或者隱藏在人物的內心。這都可以在故事中涉及負面的負面,就可以發展到完滿的人物和故事。

亂倫是復制自我基因的渴望。

我鼓勵你們去考慮這些極限,深入社會的本性,這會給你機會,讓你制造強大的反抗力量,無論是快樂還是悲傷的結局,總之,會把故事推向極致。

第十節 意義、創造、情感

故事告訴我們:生活為什么改變,怎么改變?所以我們要從深處講述人類的行為。人必須通過作決定來證明他活著。講故事是變化的屬性。當人物經歷了兩難境地,明白了想要什么,故事就進入了高潮。……怎么在高潮時理解人物采取的行動?一個是高潮動作,一個是轉折點動作。

一個三幕劇需要四個主事件,一個啟動事件一、二、三幕每幕每幕一個高潮,這中間設計了許多講故事的技巧。

小說家亨利·杰姆斯,一篇文章寫:究竟什么是事件?一個女人把手放在桌子上看著你,這種小事情,在特定場景下,一個手勢和眼神就可以是一個粉碎的事件,意味著:我愛你,或我們完了,或它是故事中最有力的一個事件。……通過一個手勢創造高潮

《閱讀者》中女主希望男主給她一個手勢和眼神去對她。此片高潮非常有力量,非常震撼人心,不僅意味著對人物之間,而且是十世紀最大一個悲劇象征。我們一直追問:能原諒德國人犯下的大屠殺嗎?不,永遠不會原諒。

作者的任務:要有高潮動作

一個故事高潮的關鍵是要結合兩個東西:奇觀和真相。奇觀并不是爆炸,是用視覺的方式去揭示主控創意的所在

結局有三種功能:

第一,表達故事的進程,揭示故事的廣度。但高潮部分只關系到主要人物、家人、社會等等。家人和周邊的人也受到了他的影響,結局需要讓人知道這個。

第二,把副情節編織進來,副情節的高潮可能在之前,但它可能還沒到結局,就需要一個結局把主情節和副情節一起編織起來。但這樣往往不太好,因為副情節一般都應該在前面解決。

第三,把觀眾推向有意義的情感體驗,他們情不自禁地笑或者憤怒,如果在他們心里激起了強烈的感情,你就會給他們一個信號:一切都已經完成,給人一種大幕緩緩降下的效果。讓觀眾有一個喘息的時間,感情可以稍微平息下來,然后離開影院。

第六章 用憂慮和關心激發觀眾的好奇心

第一節 意義會從巧合中產生

第二節 謎團、懸疑、反諷

懸念中,會焦慮擔憂主人公的遭遇。在反諷中,會對人物產生同情。

第三節 給別人看,不要說給別人聽

第四節 什么叫加州場景

第五節 閃回可以做得很好,也可能很壞

第六節 解說性的畫外音,沒有任何意義

第七節 真實的人永遠不足以成為人物

一個人物評價另一個人物時,話可能不是真的,但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這個人物可能是什么人,觀眾就會繼續觀察。

用名詞和動詞的時候,是在寫名字和行動,而不是用形容詞去描述。比如:慢慢移動不如一拐一拐地,踱步,像華爾茲一樣滑過去

比如:“誰進來了,就像以前怎么樣。”在電影中不能使用“就像”,一個人進入房間,那就是進入了,不是“就像”。

第八節 外部形象和內部形象法

第二部分 麥基影評:讓我們拒絕陳詞濫調

第三部分 麥基訪談:對話中國影視圈

我鼓勵自己學編劇的學生,在創作的時候,就是把這個角色想象成心目當中最理想的演員。……最終來演這個角色的人會很感激,因為你寫作的時候,你是為了這么一個水準的演員來寫的。

每天你都必須要寫點東西出來,得發表點東西,對于作者來說是有極大壓力的,我絕對不會這么去做。

如果作者沒有一個很強烈的方向感,結構盡早會坍塌的。

中國古裝片里的人物有一種純潔感,無論他們是女神、公主、王子還是惡棍、魔鬼,從道德上講他們有一種道德的純潔性。如果人物有這種純潔性話,我們就會面臨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移情的問題,就是面臨這么純粹的人,我們很難跟他在人類之間達成一種移情的效果,沒有辦法連接起來,因為他實在是太純粹了。

第二個問題就是動作多樣性的問題,因為你這個人物太純潔了,但是你要給他設定2個小時的動作,因為他太純潔,他只能是不斷地重復同樣的動作。

我這么干已經25年快30年了,我們作家會中有一個詞是被剔除的,就是規則。

我也看《國家地理》。我看了一個鯊魚的,我一輩子不會忘記,大洋里面非常丑陋的鯊魚,你知道它吃什么嗎?它吃剛剛出生的海獅,而且 是睡著的時候吃,在海底它總能找到睡著的小海獅,它就是趁嬰兒熟睡之機把嬰兒給吃了,這是我這兩天見到最恐怖的故事。

第四部分 麥基報道:中國媒體眼中的麥基

品味和判斷力;有講故事的欲望;以及在寫作過程中堅持真理的精神。

這樣的話,觀眾其實就得到了雙重的樂趣,第一重的樂趣是人類學的樂趣,是發現一個新的世界的樂趣,第二重的樂趣是人性的樂趣,這個樂趣是指你發現,這些故事里的這些人其實跟你是一樣的。

我們要意識到,文化就這么深,人性卻是這樣深。你必須突破文化的皮層,打入人性的深入。

寫作有三件事要避免:沉悶的場面、尷尬的論述和陳詞濫調。故事必須貼合真實的特定的文化背景,當我們進入之前從未見過的世界時,其實是在挖掘自己。我們會發現故事的內核是以一個帶有我們普遍認知特點的角色代替一個我們從未經歷過的場景或生活。

好故事應當包含普遍的人類真相和人類經驗。然而它們又必須被用全新的、獨一無二的方式講出來,讓觀眾感到他們進入了一個從未涉足的特殊世界,但在這個世界里,他們又發現了自己。他們和這個新世界中的自己惺惺相惜,通過這種不可能在真實生活中實現的,代替全人類貪婪地在故事活著。這就是我所認為的激動人心的故事。

怎么在審查制度下寫好故事?一種是運用類比,創造另一個世界,比如藝術性的角色、象征性的意味、幻想的世界等,都可以暗指現實的意義;第二種是錯置時代,過去是現在的明鏡,可以在歷史中尋找素材來對比現實。

作為創作者,首先你必須了解現實,了解人們在干什么、想什么,然后把他們的問題和你自己的問題帶到電影當中去。

好萊塢有句話說:在遇到真正的王子之前,你可能要吻很多青蛙。

本質上,故事表達的是生活為什么和怎樣改變。它從一個生活平衡的平衡的情形開始——發生了一件事“觸發事件”——將你拋出平衡狀態,比如獲得了新工作,或老板心臟病必去世,或者大客戶威脅要離開。接下來故事描述主角盡管苦苦努力恢復平衡,但他又是如何在毫不留情的客觀現實面前粉碎的。——一直講述著人類在主觀愿望和殘酷現實之間的根本沖突。

我們都貪圖逸樂,但是生活不會讓你那樣做。

講故事者怎樣發現和挖掘值得講述的故事呢?

他應該問幾個關鍵的問題。第一,為了重塑平衡狀態。我的主人公想要什么?渴望是故事的血液。渴望不是一串購物清單,而是一種核心需要,一旦滿足,故事就可以結束了。第二,什么阻止我的主人公滿足他/她的渴望?是內在力量?懷疑?恐懼?困惑?還是與朋友,家人,愛人的沖突?機構內出現的社會沖突?肢體對抗?母性的力量?空氣中的致命疾病?沒有時間完成工作?無法發動的該死的車子?對手來自人,社會,時間,空間和其中的任何事物,或者任意組合。第三。面對這些對手,我的主人公打算采取什么行動達到愿望。在這個問題的答案中,講故事者發現他們角色的真性情,因為一個人在壓力下做的選擇最能揭示他的真性情。最后,講故事者靠著椅背望著他設計的故事問自己,“我相信這些嗎?是不是既沒有夸大,也沒有對掙扎吹捧?這是一個誠實的講述嗎,是否天堂會掉下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321評論 6 543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559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442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835評論 1 31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581評論 6 41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922評論 1 328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931評論 3 447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096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639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374評論 3 35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591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104評論 5 36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789評論 3 34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196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524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322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554評論 2 379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打卡106(一月第二周) 讀書筆記106--《TED說話的力量》-演講者的秘訣 ...
    夢中石閱讀 263評論 0 0
  • 二十一世紀舊體詩詞風騷榜[http://www.lxweimin.com/c/da968ae2d498] 上榜絮語...
    張成昱閱讀 399評論 2 12
  • 新書預告 | 當懸疑遭遇科幻,《星云志》收官之作《賭腦》即將火熱上市 2019年春節,《流浪地球》橫空出世,46億...
    科幻新書推薦閱讀 314評論 0 0
  • 我們講故事,常常吸引不了別人的注意,很多時候是沒有抓到重點。 《讀顧客需要一個故事》,里面提到: 直到主人公需要拆...
    如意筆記閱讀 87評論 0 0
  • 久違的晴天,家長會。 家長大會開好到教室時,離放學已經沒多少時間了。班主任說已經安排了三個家長分享經驗。 放學鈴聲...
    飄雪兒5閱讀 7,549評論 16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