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降壓藥:
(1)噻嗪類利尿劑(如氫氯噻嗪)降低收縮壓的作用優于舒張壓,適用于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的患者或有心衰表現的患者,應用中要注意避免血鉀過低,同時有高尿酸血癥或痛風的情況,避免使用這類藥物。
(2) β受體阻滯劑是能選擇性地與β腎上腺素受體結合、從而拮抗神經遞質和兒茶酚胺對β受體的激動作用的一種藥物類型。腎上腺素受體分布于大部分交感神經節后纖維所支配的效應器細胞膜上,其受體分為3 種類型,可激動引起心率和心肌收縮力增加、支氣管擴張、血管舒張、內臟平滑肌松弛等和脂肪分解,這些效應均可被β受體阻滯劑所阻斷和拮抗。
β受體阻滯劑適用于高血壓伴心絞痛、心肌梗死、心衰、快速心律失常、青光眼和懷孕的患者,但如果您有哮喘或周圍血管病則不要使用該類藥物,同時該類藥物還會影響糖脂代謝,可增加糖尿病發病風險。
β受體阻滯劑類藥物有:普萘洛爾、比索洛爾、卡維地洛、倍他樂克等。
(3) ACEI 、ARB類藥物更適于有胰島素抵抗、糖尿病、左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的患者,同時, ACEI、ARB有利于防止腎病進展,但不可用于孕婦。
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有卡托普利、貝那普利、西拉普利、依那普利、福辛普利等;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斷劑(ARB)有氯沙坦、纈沙坦、厄貝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酯、奧美沙坦酯等。
普利類、沙坦類藥物都是長效降壓藥,能穩定控制 24 小時內的血壓,符合理想的降壓要求。療效肯定、不良反應少,被認為是所有降壓藥中最安全的,能被絕大多數各種年齡和不同血壓水平的高血壓患者所接受,但都不能用于孕婦及雙側腎動脈狹窄的患者。這兩類藥物也易引起血管神經性水腫,尤其是普利類藥物發生率較高。
從保護心臟方面來講,普利類藥物有一定的優勢,普利類藥物能擴張血管,對抗血管內皮凋亡,有效改善心肌血流灌注,從而降低患上心血管疾病風險。普利類降壓藥能更好地保護血管,所以冠心病合并高血壓、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合并高血壓,還有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壓的患者可優先選擇普利類降壓藥。
普利類藥物可抑制緩激肽分解,升高緩激肽濃度,不僅能降低血壓,而且也能保護心臟,但是某些高血壓患者對緩激肽過敏,若緩激肽在體內大量積累易引起干咳。沙坦類藥不影響轉換酶的作用,因此體內不致于有大量緩激肽的蓄積,從而避免了普利類藥令患者難以忍受的干咳之苦,若不耐受普利類藥物的患者可選擇沙坦類藥物來替代。沙坦類藥可以看成是普利類藥的一個改良、升級版本,是目前應用最廣、最基本的降壓藥。
這兩類藥物都是首選的一線降壓藥,無論選擇沙坦類藥物還是普利類降壓藥,還需根據自身情況結合降壓效果、不良反應和耐受情況來考慮。
(4)鈣拮抗劑(CCB)主要通過阻斷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細胞膜上的鈣離子通道,抑制細胞外鈣離子內流,使細胞內鈣離子水平降低而引起心血管等組織器官功能改變的藥物。
劑型長效CCB(如拜新同)有較好的防止腦卒中、血管性癡呆和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對糖脂及電解質代謝無影響。分子長效CCB(如施慧達(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絡活喜(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是第三代雙氫吡啶類鈣通道阻滯劑))除劑型長效CCB優點外,此類藥品降壓時并不增加心率,可平穩控制24小時血壓,有效糾正異常血壓節律,降低心血管風險。
施慧達是國產藥,是施慧達藥業集團(吉林)有限公司生產,是1999年中科院科研人員攻克發明的,絡活喜是美國藥廠輝瑞公司生產的,在上世紀90年代初發明的,后來引進到中國市場的。施慧達叫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絡活喜叫苯磺酸氨氯地平,施慧達多了“左旋”兩個字,氨氯地平是由左旋和右旋組成的,施慧達把右旋體去掉了,所以叫左旋氨氯地平,降壓作用在左旋體上,副作用存在于右旋體上,從這個根本角度看,同藥效的情況下,施慧達比絡活喜副作用小一點。
(5)α受體阻滯劑適于有前列腺增生或脂質代謝紊亂的老年患者。α1受體阻滯劑一般不作為治療高血壓的一線藥物,該藥的最大優點是沒有明顯的代謝不良反應,可用于糖尿病、周圍血管病、哮喘及高脂血癥的高血壓患者。
2003年前歐洲高血壓指南中,α受體阻滯劑還位于一線降壓藥物,但在2007年、2013年歐洲高血壓指南及JNC8中,α受體阻滯劑已經退出一線降壓藥物之列。所以,α受體阻滯劑一般不作為高血壓的一線降壓藥物,在利尿劑、CCB、ACEI、ARB等足量應用后,仍不能滿意控制血壓的患者,可考慮聯合應用α受體阻滯劑。
目前,臨床常用的主要是選擇性α受體阻滯劑包括特拉唑嗪、哌唑嗪、多沙唑嗪等。多沙唑嗪和特拉唑嗪脂溶性差,與α1受體親和力只有哌唑嗪的1/2或更少,特拉唑嗪血壓下降緩和,作用時間長,直立性低血壓較少,通常可維持24小時持續降壓。其中,絡欣平是國產藥(甲磺酸多沙唑嗪片)和可多華(甲磺酸多沙唑嗪控釋片)成分基本一樣,都適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和高血壓,但是絡欣平是胃溶片,副作用反應相對較大;而可多華是緩釋片,服用后在體內緩慢溶解吸收,發揮藥效作用時間長,副作用相對比較少。
高血壓聯合用藥:
對于大多數高血壓患者來說,如果上述的單一藥物治療依舊無法控制血壓,而藥物劑量增加常伴隨不良反應加重(如ACEI引起的咳嗽),患者往往難以忍受,這時依據不同類別降壓藥的降壓機制上的協同作用,可以使得降壓效果增大而不增加或較小增加不良反應,一般選擇小劑量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抗高血壓藥物聯合應用以使得血壓達標。目前聯合用藥已是控制血壓的主流方法,不必過于擔心是不是多種藥物會產生更多的不良反應。
但是必須切記:聯合用藥并不是同一種類的降壓藥重復用藥(如沙坦類與普利類同用、雷米普利與卡托普利同用),而是不同種類的降壓藥的互補合用(如沙坦類與地平類同用、普利類與噻嗪類同用),因為同一種類降壓藥的重復用藥類似于(或等同于)單純加大單一藥物的使用劑量,一來療效不佳,二來增加不良反應風險。
聯合用藥的適應證:如血壓超過 140/90 mmHg,也可考慮初始聯合降壓藥物治療;血壓 ≥ 160/100 mmHg 或高于目標血壓 20/10 mmHg 的高危人群,往往初始治療即需要 2 種聯合降壓藥物;如仍不能達到目標血壓,可在原藥基礎上加量,或可能需要 3 種甚至 4 種以上降壓藥物。
65~79 歲的老年人,第一步應降至<150/90 mmHg;如能耐受,目標血壓<140/90 mmHg。≥ 80 歲應降至<150/90 mmHg;患者如 SBP<130 mmHg 且耐受良好,可繼續治療而不必回調血壓水平。
高血壓推薦聯合用藥方案包括:
(1) ACEI(普利類)或ARB(沙坦類)+噻嗪類利尿劑
這種聯合的優點是具有協同作用,同時,ACEI或ARB可致血鉀輕微升高,而氫氯噻嗪可致血鉀降低,兩者聯用可抵消相互的不良反應。
(2)CCB(如氨氯地平)+ACEI(普利類)或ARB(沙坦類)
CCB具有直接擴張動脈,而ACEI或ARB既可擴張動脈,也可擴張靜脈,兩者合用具有協同作用。長期應用CCB可能有踝部水腫的不良反應,ACEI或ARB可抵消這種不良反應,另外,ACEI或ARB可降低交感神經活性,可減輕CCB導致的反射性交感神經張力增加和心率加快的不良反應。
(3)CCB(如氨氯地平)+β-受體阻滯劑(如比索洛爾)
CCB有增加心率的作用,恰好抵消β-受體阻滯劑的減慢心率的作用。另外,CCB的外周擴張血管也可抵消β-受體阻滯劑的外周縮血管作用。
(4)CCB(如氨氯地平)+噻嗪類利尿劑
噻嗪類利尿劑可減輕CCB可能導致踝部水腫的不良反應。
(5) 三種降壓藥聯用:ACEI(普利類)或ARB(沙坦類)+CCB(如氨氯地平)+噻嗪類利尿劑(如氫氯噻嗪),如還不能達標,可在原藥基礎上增加劑量,或者聯用第四種藥物如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保鉀利尿劑(如螺內酯)、α-受體阻滯劑(如多沙唑嗪)、或中樞降壓藥(如可樂定)。
一般來說,每天的血壓水平是規律波動的:24小時有兩個血壓高峰時間,即上午6~10時,下午16~20時(所謂的“勺型曲線”),那么在這兩個高峰前半小時服藥,降壓作用會比較好。
快速降壓藥物:
快速降壓藥物主要是短效降壓藥,比如利血平、硝苯地平片、卡托普利,這類藥物相對而言都可以比較快速的降低血壓。
但是像利血平這樣的藥物,目前來講在臨床當中已經很少應用。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利血平在三類致癌物清單中。
卡托普利或者硝苯地平片,舌下含服的時候起效更為迅速,舌下含服硝苯地平可導致血壓迅速降低,同時反射性興奮交感神經與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活性,對心血管系統產生不利影響;由于卡托普利通過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活性發揮降壓作用,故舌下用藥時其安全性較硝苯地平更好。
目前在臨床當中,不建議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片,因為降壓速度過快,可能會導致臟器缺血,導致各個臟器的供血不足,出現心腦血管疾病的惡性事件。在《中國高血壓基層診療指南(實踐版2019)》中,已明確禁止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片用于高血壓的治療。
患者如果需要緊急降壓,可以舌下含服卡托普利,同時結合用靜脈給藥來降低血壓,比如烏拉地爾、硝普鈉等。卡托普利是一種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 inhibitor或ACEI),被應用于治療高血壓和某些類型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作為第一種ACEI類藥物,舌下含服15分鐘起效,1小時后血藥濃度達峰值,半衰期為4小時,一般藥物維持6-8個小時,增加劑量可延長作用時間,但不增強降壓效果。一般建議用于急癥的高血壓短期含服,不建議長期服用。
需要注意,普利類藥物是通過抑制血管緊張素Ⅱ的生成,沙坦類藥物則是通過影響血管緊張素Ⅱ與受體結合發揮作用,如果聯合應用這兩種藥物,降壓效果并不會明顯,反而會增加高血鉀的風險。普利類和沙坦類降壓藥,一般不建議聯合使用,除非病情需要,且需要在醫生的指導和監測下才可聯合使用。卡托普利、培哚普利飲食影響吸收和轉化,因此需要飯前空腹服用,普利類和沙坦類均會導致高血鉀,需要從小劑量開始,并定期監測血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