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未見的同學聊起工作,感嘆工作之后認識的同事不少,所交好友卻寥寥無幾。而工作是體制內,幾乎所有崗位都是蘿卜坑,想要擺脫現狀,卻又擔心會錯過與同事相處的機會,畢竟不像在學校那樣單純的環境中,你可以我行我素,只要做好學習這一件事就可以。
真的是朋友越多越好嗎?換句話說,真的是越合群越好嗎?那倒未必,有時候合群,反而是你前進路上的絆腳石。
拿身邊的例子來說,正如同學所說的,畢業后多名同一學校同一個專業的人集中于同一個單位,所謂的國企,也不過是工作穩定,福利待遇略顯優厚。成群結隊的大學生擠在同一個部門,日復一日地做著技術含量并不高的工作,再加上小城市復雜的關系網,大多數人會被慢慢消磨掉斗志。
許多人與同事打成一片,下班之后幾乎天天有各種各樣的飯局、酒場,年紀輕輕大腹便便,體檢單上都是不同程度的脂肪肝;也有人從進入公司發現自己不適合這個行業之后默默堅持學習,在公考的道路上屢敗屢戰,最終如愿以償轉行成功,一心一意地當起了公務員,做起自己日夜為之奮斗的工作。
我們不能說哪種工作最好,即便是在公務員隊伍里的人,也往往會向往體制外繽紛多彩的生活。任何行業,都是圍城,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只是這當中許多人,直到現在,仍不時抱怨對自己工作的不滿意——不滿意于日夜顛倒的辛苦,不滿意于升職渠道的不透明,但是卻不舍得“離群”,不舍得推杯換盞的“四海之內皆兄弟”的錯覺,任由時光逝去,夢想擱淺。
孤獨,是憂愁的伴侶,也是精神活動的密友。人生來畏懼孤獨,但貴在忍受孤獨;孤獨是精神優秀者的命運,是發現自己的最佳渠道。假如你還有尚未實現的目標,與孤獨握手言和,與合群揮手道別。也要記得,凡事要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