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華亭縣東華鎮南村溝小學 王治國
? ? ? ? 近些年,一些形形色色的“教學模式”席卷了神州大地,各種專題報告,經驗推廣接踵而至,你方唱罷,我又登場。 這些神乎其神的“教學模式”被捧上神壇后,全國各地的學校紛紛不遠萬里,取經求教。一時間,千百萬個“教學模式” 衍生出出,像雨后春筍一樣蠢蠢欲動。
? ? ? ? 凡談起課堂教學改革,無論是中學,還是小學,無論是城市幾千人的大學校,還是鄉村幾十人的小學校,每所學校都有別出心裁的,聽起來高大上的“教學模式”。然而,細細想來,這些“教學模式”要么是按圖索驥,要么照貓畫虎,甚至憑空臆想。這些盜版篡改,依瓢畫葫蘆,甚至異想天開的“教學模式”,真可謂是五花八門,不倫不類。我不禁想問:“課堂教學到底需要扎實的學科功底,還是需要華而不實的教學模式?”
? ? ? ? 如果說一種神奇的教學模式就能教出出類拔萃的學生。那么,工人,農民,甚至流浪漢都能走上講臺,上出優質課,國家還花如此多的財力,物力和人力培養具有專業技能的教師做什么呢?
? ? ? ? 當然,一些學校冠冕堂皇的“教學模式”只是貼在墻上,掛在嘴上,并沒有落在行動上。我慶幸這些學校的孩子沒有遭受跟風熱潮的荼毒。還有一些學校,則是實實在在,大刀闊斧地對課堂大動“干戈”。這些學校敢于改革,敢于創新的精神是值得學習的。但是,他們是不是真正把準了課堂的脈搏,理解了課堂改革需要改什么呢?只改授課模式,卻不去思考學生真正的需求,置學生個性發展于不顧;只改課堂模式,不去關注教師的職業素養發展,使課堂變成流水線。這樣的課堂教學就丟了課堂的魂。
? ? ? 我見過這樣一所學校,他們提出“XX五步教學法”。課堂上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第三、四、五步做什么都有明確的規定。教師講什么,什么時候講,講多長時間也有明確規定。再配套所謂的“導學案”,學生和教師的五腳六手都被牢牢地捆綁了起來,課堂就像流水線,教師就像巡視員,學生就像流水線上的電子零件。試問,這樣的課堂學生喜歡嗎?教師幸福嗎?這樣的課堂能彰顯師生的個性嗎?這樣的課堂能培養出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嗎?
? ? ? ? 課堂是流動的,學生和老師是鮮活的。把課堂和師生禁錮在囚車里,你還想看到思想的碰撞,創造的火花,歡快的笑靨,這不是天方夜譚嗎?
? ? ? ? 課堂需要創新,需要交流,需要生成,還更需要個性。“至圣先師”孔子早在幾千年前就提出要“因材施教”。我認為:“當代課堂教學更應該放開束縛,想方設法的讓學生變得聰明、睿智、博通。”
? ? ? ? 把最好的課堂給予每一個孩子,讓課堂變得鮮活,豐富多彩。這就是最好的課堂教學改革,這才是最好的課堂教學“模式。”如果一味地追求浮躁的,流水線式“教學模式”,我們的課堂教學就丟了魂,失了魄。這樣的課堂教學改革,再過若干年是一定會被父老鄉親在背后狠狠地戳脊梁骨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