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寫讀書筆記,寫總結,呵呵。
22日返滬后,繼續忙碌,然檢視近一周以來的工作日志,似乎效率很低。計劃中的畢業論文修改工程仍未開始(汗......暑假啟動不了,開學后估計也啟動不了。但,為前途計,克服一切困難都應啟動,實在耽誤不得)
23日拜見BOSS,老板對公眾號的運營方向提出批評,我......(以下為當時內心戲)若改成微商平臺,選擇退出。訂閱號又不是用來賣東西的。賣東西的是服務號。利用新媒體營銷,做好受眾垂直劃分是前提,做好內容是核心(要講故事,寫軟文,提供一些趣味性的、有價值的內容,而不是生硬地推銷)營建與維護好一個微信群是關鍵(我承認,迄今為止,都沒有建立一個微信群,這是我的失職。亡羊補牢猶未晚)待這些條件成熟后,才能發揮社群經濟的作用。而前提是以用戶為中心,做好內容運營,做好服務。
道理我懂,但知易行難,呵呵,需要投入不少精力。而在時間方面,我未必可以完全投入,畢竟有本職工作。或許,我該做好人力資源調配,發揮團隊的作用。
老板既然提了意見,就該聽。24日閉門思過,思考調整方向,請教供職于電視臺的朋友,朋友建議做一些直播,她可以幫著免費直播幾期,至于劇本策劃她去找他們臺的導演幫忙。朋友如此仗義,我若放棄,有愧信任。
又參加“好報”訓練營,每天需完成500字的寫作任務。這倒不難完成。我幾乎都是寫讀書筆記,然選擇的書目不是很“通俗”,過于學術化,發在群里反響不大。也沒關系,又不是參加寫作比賽,不需要點閱和點贊,是為自己而寫,不是為他人而寫,更也是為了應付任務,無病絕不呻吟。寫讀書筆記,既豐富了自己,又完成了寫作任務,兩全其美。
其實,最想寫歷史故事,但“偶像包袱”重,未認真讀書,不敢輕易下筆,零星的想法倒是記錄在筆記本上,有待日后完善充實。
總之,要堅持讀書、堅持寫,“藝成須多作”也。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做一點歷史普及工作,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