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曾說過一句話:“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對于這句話,我的理解是:不過分期待未來,因為最好的時間是現在;當下要做的事情,撿最重要的事情專注的去做;過去的我不留戀,不管它好與壞。
為了鍛煉自己“今日事今日畢”的成果,我堅持寫每日清單,但我發現效果甚微。因為對于我寫下的清單,我沒有思考“這是不是我今天要做的重要之事”,并對寫下的清單抱有認真和必須要完成的態度,導致最后的結局都不太好。
而且,由于我的每日清單被自己寫的太滿,加上忙碌工作后的我根本無法全部完成。一天結束后,我發現,寫了5-6件要做的事項,而最后只完成了1件事,那就是“撕毀今天”,不再期待明天。
由于前段時間,我在忙于找工作,就有了很多時間,每天除了跑步外我就學習專業知識,在面試的過程中由于經常涉及到寫方案,我就大規模的找資料,了解公司。就發現寫方案越來越溜,也越來越好,也發現了很多好的網站,對于學習專業知識和擴充知識面很有幫助。
因為那段時間就專注在找工作和學習方面,我就想,如果我想要同時做好幾件事,是不是不如專注在一件事情上效果更好呢?其實這個答案,是肯定的。
因為同時做好幾件事,精力就比較分散,而如果專注在一件事情,就把分散的精力集中在“一件事”上,我的時間專注點比較集中,也不會因為不能做完好幾件事的挫敗感影響。
不過很多時候一天就是需要做好幾件事,我就把項目分開時間段,做好時間比例劃分,也覺得不錯所以,我建議每天要做“好幾件事”的小伙伴可以試試以下幾種方式:
1.分開時間做:
比如我把健身放在早上,健身后收拾出門上班。晚上回來再學習。這樣兩項任務分開時間做,不會集中時間太長,大腦和身體都不會太累。
2.比例劃分好:
事情太多,都付出相同時間精力不太可能,所以每月劃分出事項比例,比如這月健身只占比例的20%,工作50%,學習30%,比例的劃分對于重點要做的事情呈現出的結果也會更好。
3.專注當下最重要的事情:
我個人覺得一個時期一定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這件事情要每天做,不能偷懶。比如我最近在堅持寫作,那一天完成一篇文章,對于當下的自己來說是種進步。
我們現在的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是想要很多東西,想做很多事情,但一個人又不能72變,只能通過一些方式方法來調節時間,所以對于時間管理和精力管理,很有必要學習。不過,時間管理的重點還是在實踐,而不是“讀書”。對于想要魚和熊掌兼得的方法,要去找才行。
版權聲明:此文章為簡書ID“俠說八道”原創內容,未經本人授權嚴禁轉載,文中圖片源自網絡,感謝原作者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