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日本動畫,本人對日本人天生沒好感,很多日本相關的東西也帶著抵觸情緒,但是對于《千與千尋》的作者宮崎駿先生卻是非常欣賞。為什么?首先,就是因為他反戰,被日本好戰分子視為“賣國賊”,但在我看來,他就是一個充滿童心的老爺爺形象,有點像老頑童。
他通過一幅幅如畫卷一般的寧靜到骨子里的美景和接地氣的場景設置,將靈異的事物擬人化,通過真誠又個性十足的人物角色,帶給我們發自內心的感動或同感。就像一幅上好的作文,美妙的修辭只是錦上添花,整個故事情節依然熠熠生輝,讓人向往、戀戀不舍。
動畫開篇音樂神秘而輕快,隨后變得神秘而緊張,沒錯,神秘是貫穿其中的,故事也隨著音樂推進。年僅10歲的小學生荻野千尋在車上和父母一起去一個新地方,不情愿地離開了熟悉的朋友和學校,準備開始一個全新的生活。然而,因為途中迷路,她和父母誤闖入了一個人類不應該進入的靈異小鎮。當時的千尋還是個有點任性的小女孩,帶點小脾氣,情緒不高,也不勇敢,被爸媽說是膽小,后來沒辦法跟著爸爸媽媽穿越一個山洞,來到一個奇異的世界。
這時候的千尋面對爸爸媽媽突然變成豬,千尋也孤獨無助、害怕哭鼻子。在見到白龍并了解到當下處境只有忍耐才能一步步救出爸爸媽媽時候,她忍著眼淚吃了那里的食物,克服恐懼,一個人穿過一段危險的高空樓梯,突破自己的膽怯和鍋爐爺爺請求工作,第一次搬起煤塊工作時候很是吃力不習慣。作為有長期工作的代價,她被湯婆婆奪走了名字,成了小“千”。到后來不怕臟不怕累為河神打掃浴池,并獲得河神作為獎勵的“藥丸”,這顆藥丸最后救了白龍一命。同時,她善良的品格也開始得到了澡堂中其他人的尊重,千尋通過不懈努力,在周圍人的幫助下,最終救出爸媽,回歸正常世界。
男一號白龍,從最初的被湯婆婆改名忘記曾經,只知道為湯婆婆管理小鎮,到后來的通過千尋幫助找回名字,重新找回自我,和千尋不得已再次分別。男二號無臉男,從最初的空虛寂寞,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存在的意義,到后來留到錢婆婆那里,找到生活意義,也算有了好的歸宿。
? 《千與千尋》做到了以誠動人,引人共鳴,還有人物打動人心的純真,一個小女孩的成長史,同時貫穿著一段一起互相幫助彼此都變得更好的少年戀。讓人置身其境,恍如回到少年時代,跟隨千尋一起探險,里面雖然有妖怪、有鬼神,但是他們的大多數都是無害的,很多時候還單純的可愛,所以不可怕,甚至給人萌萌噠的感覺。劇中引起過小鎮恐慌的無臉男,他只會說“啊 啊”來表達感情,但是也很單純,因為千尋幫他躲雨而產生好感,也是因為想對千尋表達喜愛而被拒絕才收到刺激,一發不可收拾,好在在千尋的幫助下,結局是好的,他回歸到單純無害的模樣。
男一號白龍,化身為龍時候也很溫柔,模樣也不可怕,非常善良,為了幫助千尋不惜自己收到傷害。鍋爐爺爺雖然很多手,但是非常善良,經不住千尋的再三請求,給了她很大的幫助。湯婆婆屬于反面角色,盡管是這樣的不討喜角色,卻有她的可愛之處,她摯愛她的孩子,一個個頭很大孩子孩童模樣不能走路的娃娃,對孩子很是疼愛。
還是這個孩子,在被湯婆婆的孿生姐妹錢婆婆變成小豬,和千尋一起經歷了一些事情之后,也成長了很多。從一開始的你不給我玩我就哭的不講理,到后來幫千尋說話,幫她離開,很是呆萌可愛。錢婆婆和湯婆婆性格迥異,給了白龍和千尋很大幫助,還有一些經典臺詞:曾經發生的事不可能忘記,只是暫時想不起來而已;魔法做的是沒有用的,大家一起做的祝福才管用。
《千與千尋》關于迷失與成長的故事,觸動心底的柔軟,讓心靈回歸童真,一部更像是寫給大人看的動畫,每個成年人都能從她的淚水和歡笑中看見自己的童年回憶。傳達出生命力的發掘來源于與社會的溝通這一深刻內涵,互助和關愛是打破孤獨、尋回自我的鑰匙。
愿你也擁有堅韌的內心、感動的初心、愛與被愛的力量。最后用千尋的臺詞來結束吧:這是怎么回事呀?你不明白嗎?這就是愛,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