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歸來年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01
我出生在桂林,幼時,父親對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等以后掙了錢,帶你去北京玩?!泵看温牭竭@句話時,我的眼里都閃爍著光。
北京,在當時的我看來,是世界上最遙遠,最神奇的地方,那里有父親嘴里說的冰糖葫蘆,香噴噴的烤鴨,交叉縱橫的胡同,也有我夢寐以求的動物園和海洋世界。
記得高中跟同學一起上自習時,她總對世界地圖冊愛不釋手,我問:“你總捧著地圖冊干什么?”她打著哈哈回答:“你不懂,沒研究過世界地圖,怎么能塑造正確的世界觀?”說完給我一個“你懂得”的表情。我清楚地記得,那時的我,同樣對地理書上的各種圖片著迷,溫柔的江南水鄉,粗獷的荒野大漠,自由的綠色草原……這些都讓我向往不已。
上高中之前,我從來沒有離開過家鄉,在有限的見識中,世界,就家鄉那么大。就像一只小青蛙,抬頭仰望的,永遠只有頭頂四方形的天。
02
上大學時,我離開家鄉,坐著28小時的火車,一路晃蕩到了西安。夢想中的西安,是鳥語花香,藍天白云,到了以后才真正發現--想多了。因為那時候,霧霾開始蔓延。
一住,四年,雖然談不上對它有如家鄉般的熱愛,但肉夾饃、涼皮、臊子面、羊肉泡饃已經深深地印在腦中。每次跟別人提到西安,總有一種親切的感覺。
西安離華山很近,恰逢長假,約上三五好友同游。睡袋帳篷背在身上,泡面零食礦泉水,從有說有笑地登山到之后哀怨四起。但每次想到,四人裹著睡袋在東峰看日出,感嘆自然之壯麗的場景,嘴角都不由得上揚。爬山時哆哆嗦嗦的腳加上隊友間的相互鼓勵,構成了那年記憶里的夏天。
03
工作后,我總算去到了北京,開始了北漂生涯。工作壓力很大,只能硬著頭皮向前沖。很多朋友問我,“為什么要去北京?女孩子畢業回家,考個公務員,踏踏實實工作不是很好嗎?”
我總不急于回答這些問題。北京帶給我的,不僅是雄偉的紫禁城、安靜的天壇公園和逶迤的長城。它還帶來大量的挑戰和機會。
披頭士主唱列儂曾經接受采訪,被問到為什么一個英國樂隊要漂洋過海到美國發展。他說:“在古羅馬帝國時期,當時的哲學家和詩人都要去羅馬,因為那里是世界的中心,我們今天要來紐約,因為這里是世界的中心?!?b>對我而言,北京就是我的紐約。
04
繼北京之后,我真的憑借自己的力量,去到紐約、圣地亞哥、布宜諾斯艾利斯、利馬、東京…...以前,我未曾想過,原來我也可以身臨其境地欣賞,小時候地理書上才能看到的景色?,F在,我在新西蘭的皇后鎮。未來,不知生活會把我帶向何方。
每座城市就像一塊海綿,吸汲著不斷涌流的記憶的潮水,并且隨之膨脹著……膨脹成每個人眼中心中不一樣的他鄉與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