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之前學過,自戀、性、攻擊性是人類的三大動力。因此生命力展開時必然有攻擊性,這是極為普遍的現象。而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壓抑自己的憤怒或者不敢表達自己的憤怒,是因為在意識層面的憤怒從邏輯上講是合理的,但是潛意識層面的憤怒卻是放大了n倍,害怕一旦將這種憤怒表達出來,關系就會遭到破壞,因此刻意的去壓抑,文中一句話描述的很到位“意識層面微風吹過,潛意識層面波浪滔天”。
每個人都不好惹,即使是老好人,他們也一樣有著自戀,一樣有憤怒,只有一直克制著,沒有表達出來,一旦有機會,他們表達出來的憤怒將是可怕的。我們其實常常通過其他方式來表達了自己的憤怒,比如工作遲到,早退,奮力的討好別人等等,當我們無法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攻擊性時,只能將這種攻擊性克制再克制,嚴重些的,抑郁癥也會因此產生。
攻擊性是活力,是動力,若把攻擊性認為是壞的,當表達攻擊性的時候,就會傾向于以一種破壞性的方式出現。我在和家人表達憤怒之后往往會有一種罪疚感,有些憤怒是無厘頭的,現在回過頭來想想恰恰是因為一直壓抑著憤怒,而將這種憤怒以一種錯誤的破壞性的方式表達了出來。
有時候有節制的釋放攻擊性反而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能讓彼此之間的感情更進一步,不打不相識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壓抑攻擊性其實也就是壓抑自己的生命力,所謂男人不壞女人不愛,攻擊性的意義就很好的解釋了這句話,女人愛的不是男人的壞,而是男人的生命力,和攻擊性所產生的那種魅力,這都深深的吸引著女人。有攻擊性的人就是這樣,更真實更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