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邊是否有這樣一群人或者你就是其中之一:
開會的時候總會遲到幾分鐘,上班總喜歡晚來一會,和別人約好了時間總是到點了依舊不見人影或是放了鴿子,答應(yīng)別人歸還的物品卻沒能按時歸還……
我想問一下,你們這樣不守約,真的好嗎?
下午去駕校等著體檢,通知時間是一點,我雖然沒有提前但也沒遲到,準(zhǔn)時準(zhǔn)點的到達(dá),到了駕校剛好一點。幾個人在屋里打牌,但是沒看見教練的影子。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半小時,依舊看不到人影,我確實不耐煩了便問了一下教練什么時候去,他說就快到了。
就這樣我和同事等了將近一個小時,教練的兒子才不慌不忙的趕來。出發(fā)的時候已經(jīng)兩點了。
遲到了五十分鐘,你這樣不守時不守約真的好嗎?
心中滿滿的氣憤,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寶貴的,更何況今天周一還得上班,上班的時候總覺得時間不夠用。五十分鐘的時間我可以做很多事,可以午休會,可以到班級里轉(zhuǎn)轉(zhuǎn),可以看會書,可以洗衣服……
而浪費了我五十分鐘的時間也引起了一系列連鎖反應(yīng):
沒有按計劃中的時間回到學(xué)校,而學(xué)校還有事等著安排,
沒有趕上學(xué)校的飯點,導(dǎo)致我還要花時間自己做飯,
沒有午休,一下午整個人都感覺不好了,暈暈的沒有精神,
沒有洗衣服,夜晚還要抽時間洗衣服
……
你認(rèn)為僅僅是五十分鐘而已,沒什么大不了的,而我認(rèn)為你卻因為遲到了五十分鐘而打亂了我所有的計劃打亂了我的生活,這一天又浪費掉了一個五十分鐘,一天除去休息時間能有多少個五十分鐘?
浪費了五十分鐘導(dǎo)致我又要多花時間去做原本在計劃內(nèi)的事,這樣算下來可不僅僅是浪費了五十分鐘了。
偉大的文學(xué)家魯迅曾說過:“ 生命是以時間為單位的,浪費別人的時間等于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等于慢性自殺。”
雖然謀財害命有點夸張,但足以說明時間對每個人的重要性。
一個不重視時間連自己的時間都管理不好的人,想必他的生活也是雜亂無章的,更不要提自律了。
初中的時候我們都學(xué)過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宋濂青少年時期求學(xué)是多么艱辛,而他有個重要的品質(zhì)便是守信。
“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寒冬去求學(xué),和老師約定好了日期見面,但是出發(fā)那天下了鵝毛大雪,行路異常艱難,母親勸他晚些時候再去,宋濂堅持按時出發(fā),認(rèn)為誤了拜師的日子就是失約,失約就是對老師的不尊重。終于按時見到了老師,老師夸他守信好學(xué),將來必有出息。
因此宋濂在古代文學(xué)史上取得不小成就。
可是守約這個早就知道的道理為何你卻做不到?
或許我們無法改變他人去守約,但是我們可以讓自己做到守約,不失信于他人。
你的守約,任何時候都是一種教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