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
前一段時間,我把我在知乎的“處女答”獻給了一個問“讀小說有什么用”的帖子。根據我多年混跡知乎,看帖不回的經驗,往往字數越少、越精辟的回答,越能產生振聾發聵,醍醐灌頂的感覺,簡單來說,就是逼格高。于是為了提升自己的逼格,我開始調動我印象里為數不多的讀小說經歷,試圖用一句話概括它們對我現在生活的影響。結果發現我除了能記起幾個支離破碎的小說情節外,其他的全都原封不動的還給了作者,至少我的顯意識是這樣認為的。而在那些支離破碎的小說情節中,許三觀大冬天舀冰涼河水喝的片段尤其印象深刻,當時讀到這一段時我也跟著小說里的主人公透心涼,心飛揚起來。同時感慨:“這世界上真是什么樣的事兒都有啊”。
受許三觀的啟發,我拿起手機,解鎖,點開知乎,在回復欄碼了一句話:“不讀小說你就活一次,讀小說你能活很多次”。碼畢,躊躇滿志地放下手機。有時專注于一件事時,你會忽略周圍的環境,一旦回到現實,它們又一窩蜂涌到你周圍。我又聽到圖書館空調機煩人的噪音。盡管不是很大,但那持續不斷直到閉館的轟轟聲總還是有些破壞圖書館安靜的氣氛。我望著十幾步開外的文學類書架,像望著地下的情人,眼波充滿沉迷。但理智告訴我那是不對的,我只好悻悻地收回眼光,對著正房——生理書強顏歡笑。
PS:后來我再去看知乎,驚喜地發現那條回復有一堆人贊,頓時感覺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雖然沒有機會“謝邀”,但這已經足夠我驕傲地活幾天了。
Chapter 2
睡前的時間最難耐,想看手機,眼睛又不允許。每當這時,我就會打開手機里的電臺聽郭德綱。不用費腦子,就圖一放松,偶爾還能在被窩里笑出聲來,嚇舍友一跳。一個學期以后,郭德綱被我聽得差不多了,我開始聽白巖松。其實白巖松不太適合晚上睡覺前聽,至少對于我是這樣,他的話能讓我思考,越思考越睡不著,最后還得求助郭德綱。
白巖松在一次大學演講中講到,他們上大學時資源缺乏,誰手里有本書都搶著讀,新華書店來新書前門口排長隊,有買的,也有偷的。那個時候,女孩子喜歡能侃尼采薩特叔本華的男生,于是男生們都讀尼采薩特叔本華。講到為什么考北京廣播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前身)時,白坦言是因為偶然聽說北京廣播學院考試不嚴,平時可以看“課外書”?,F場的學生會心一笑,我也笑了。這樣一個現在看來純粹胡鬧的志愿,卻成就了現在的白巖松。
我們現在依然習慣把“那些書”稱為“課外書”,具體“那些書”都是哪些書,我想我不說大家也都明白。有時我去圖書館與我的情人幽會,同學看到,說:“又學習啊?!?/p>
我無意正經回復,敷衍答道:“看課外書?!?/p>
又問:“看課外書還要來圖書館?”
我無語。
白說,我們應該多做些“沒用”的事。這個“沒用”,指的是不能讓你考試高中,升職加薪。不過到底有沒有用,這個還真不好說,閱讀是厚積薄發的事情,想要立竿見影的人卻大有人在。
Chapter 3
最近在讀馮唐的《18歲給我一個姑娘》,充滿青春期荷爾蒙的文字很符合我的口味,其中一段話被我一直記著。好東西要分享,為了不失其本味,完整抄錄如下:
“你現在還小,不懂。但是這個很重要,非常重要。你想,等你到了我這個歲數,你沒準也會問自己,從小到大,這輩子,有沒有遇見過那樣一個姑娘,那臉蛋兒,那身段兒,那股勁兒,讓你一定要硬,一定要上,一定要干了她?之后,哪怕小二兒被人剁了,鏇成片兒,哪怕進局子,哪怕蹲號子。之前,一定要硬,一定要上,一定要干了她。這樣的姑娘,才是你的絕代尤物。這街面上,一千個人里只有一個人會問自己這個問題,一千個問這個問題的人只有一個有肯定的答案,一千個有肯定答案的人只有一個最后干成了。這一個最后干成了人,干完之后忽然覺得真他媽的沒勁兒,真是操蛋。但是你一定要努力去找,去干,這就是志氣,就是理想,這就是牛逼。”
這段話讀得我十分痛快,心里默想:“馮唐你他媽就是個天才”。從那之后很長時間,我走在校園里,眼光流轉,別人都以為我在觀察路況,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在找那個讓我“一定要硬,一定要上,一定要干了她”的絕代尤物,暨大美女太多,眼光流轉不過來,好幾次忘了觀察路況,險些撞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