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書記:自卑與超越

圖片發自簡書App

阿德勒的經典書,因為只是聽了摘錄的要點,不知道是否會跟閱讀全文有偏差,就根據簡要的內容說說我自己的感受吧。

圖片發自簡書App


阿德勒的學說以“自卑感”與“創造性自我”為中心,并強調“社會意識”。主要概念是創造性自我、生活風格、假想的目的論、追求優越、自卑感、補償和社會興趣。他繼承和發揚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念,但其基本觀點與之大相徑庭。

阿德勒強調人的社會屬性,認為人的一切心理問題都源于合作中存在的偏差。從個體缺陷、家庭成長、學校教育等早期因素分析了自卑來源,特別是對早期記憶的分析可以幫助讀者分析個體自卑的原因。

自卑者可能表現出自大和自負,這是因為因為想要超越自卑卻沒有找到自己真正自卑的原因,或者無法正視自卑的原因,而假想了一個虛幻的敵人,與之斗爭。比如無法融入家庭生活的人轉而投入工作。一個對現狀不太滿意的人特別喜歡追憶過去的成績……

只有學會合作才能與社會融合,使自卑變成動力,驅使人不斷的超越。

阿德勒特別強調人的社會屬性,在愛情觀念中特提到愛情是兩個人為了共同生活繁衍的合作,不只是本能的吸引。從這個角度我們看到了許多正面的信息,7年就可以止癢了。

個人不太同意阿德勒對于夢境的解釋,他說夢是對睡眠的干擾。可是夢境剝奪實驗證明不讓人做夢會使人痛苦,并且夢境不僅是對現實的中無法解決問題的掙扎,也有很多有趣的故事發生。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