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去掉了第三方和交易對方的信任,成功實現了非信任環境的大額交易。它的成功派生了很多山寨幣。而幣與幣之間,幣與現金之間的交易,卻在一些交易所完成的。在一個號稱去中心化的世界里 ,最賺錢的生意是中心化的交易所,這真是莫大的滑稽。
媒體還經常爆料,某個交易所又被攻破了。數據被拿走了,錢丟了。攻破就攻破吧,數據被拿走,那和錢沒有關系啊。比特幣的數據公開的,人人都可以拿走,也沒有說把比特幣搞走啊。所以這些交易說的安全性,實在是低級。而且無巧不巧,這些交易所都在境外,難以監管。這可能不是偶然的。
現在這種交易所模型,是系統的短板。為什么不能直接用比特幣技術建立一個交易所呢?還是回到性能的老問題,交易時延太頭疼了。一小時才完成一次交易確認,此外,交易量也上不去。
基于預測的1000倍以上性能提升,我倡議一種完全去中心化的交易所模型 ---- 聯盟即交易所。任何一個想上交易所的幣/資產/Token, 只需要購買高速交易硬件,就自動的連接到其他節點,可以快速交易。而硬件廠家在后臺維護高速的交易網絡,保障交易的時延性能。由于交易設備是受控的,這不是一個完全開放的系統,而是一個有準入檢查的聯盟,這點開放性的損失,是其高性能的代價。安全性則可以保障到至少比特幣級別,就算你攻進來,拿走所有數據,你也無法在宇宙時間內解密。
Token所有者去掉了當前中心化的交易所,他們的交易設備本身就是交易所的一部分,交易所的收益(交易提成),也可以自動在交易設備的擁有者和網絡運維之間分享的。
此外,同樣的方法論也可以用在礦池,礦場購買硬件礦池,自動就加入了挖礦聯盟。這樣的聯盟,是介于完全的開放,和中心化的礦池之間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