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本文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因為懂得,所以寬容”,這幾天讀完了《張愛玲傳》。
書中是這樣評價張愛玲的:曠世才情,成就不朽傳奇;孤高傲然,穿過百年風雨。
《張愛玲傳》這本書,還原了一個才華橫溢的奇女子,展現了她多姿多彩的傳奇人生。
張愛玲,一直以來都是一個說不盡的話題,道不盡的人物,她就像一部未完的《紅樓夢》,引得世人對她進行各種解讀。
對張愛玲的解讀,無非是三個方面,其一是張愛玲的曠世才情,其二是張愛玲孤高冷傲的性格,其三就是張愛玲與胡蘭成的愛恨糾葛。
我最感興趣的,是張愛玲這個曠世奇才,她的成長軌跡。
張愛玲出生于沒落的貴族家庭,爺爺張佩綸是名噪一時的文人,祖上是耕讀世家,后娶了李鴻章的愛女李菊藕,這就是張愛玲她奶奶。
張佩綸與李菊藕,夫妻二人生了一兒一女,兒子就是張愛玲的父親張志沂,女兒就是姑姑張茂淵。爺爺去世后,不知道什么緣故,奶奶把兒子當女兒嬌養,精養,女兒反而當做男孩子散養。
張志沂后來娶了一個美麗的女人黃素瓊。黃素瓊雖然裹著一雙小腳,卻深一腳淺一腳,踩著新思想走過來,性格十分要強,從不服輸。
張志沂學識淵博,渾身透露出中國舊文人的儒雅與閑適。
張志沂的“舊”與“弱”,與黃素瓊的“新”與“強”,形成了鮮明對比 。
黃素瓊討厭男尊女卑,所以著重培養女兒張愛玲。
學油畫的母親黃素瓊,后來又生了一個兒子,張子靜。
張愛玲在才情上遺傳了父親的文學天賦,和母親繪畫的藝術造詣。
在舉家搬到天津后,張志沂墮落了,黃素瓊絕不能容忍,發生無數次爭吵后,黃素瓊跟思想同樣“新派”的姑子張茂淵,一起去歐洲留學。
受“五四運動”影響,黃素瓊思想絕不保守,她還給自己改了名字:黃逸梵。
母親走后,張愛玲把心事全部托付給書籍與繪畫,書,給了她與世界對話的平臺。
幾年后,母親黃逸梵與姑姑張茂淵又回來了,一家人重新回到上海。
母親致力于把張愛玲打造成西式淑女,給她請了鋼琴老師,還送她去讀小學。
這無異于像一枚炸彈,在張家炸開了鍋。
父母的爭吵不斷,最終離婚收場。
此時,張愛玲已經上了一所教會學校——圣瑪利亞女校,開始看巴金,老舍,張恨水的作品。
這時候的張愛玲已經表現出早熟,早慧。
十二歲的時候,說出了一句石破天驚的話:人生聚散,本是常事,我們總有藏著淚珠撒手的一天!
十二歲的時候,張愛玲已經看出《紅樓夢》后四十回,寫得前言不搭后語,她還可以跟父親探討其中的原因。其實父親也有才情,以詩聞名,被稱為“小杜牧”。
少年的張愛玲還寫了一本《摩登紅樓夢》,父親還煞有介事地給她擬了回目 。
其實張志沂的舊學功底著實了得,這也難怪,張愛玲日后能夠寫出那樣,亦新亦舊的好文章。
父親鼓勵她讀書,在父親這里,她讀了《紅樓夢》,《孽海花》,《西游記》,《官場現形記》。
心思細膩的天才少女,敏感異常。張愛玲與舅舅家表姐,關系很好,是她僅有兩個可以說得上話的知心朋友之一。張愛玲把她的故事寫進了《花凋》里,還把舅舅家里的事,寫進了《琉璃瓦》,沒想到因此得罪了舅舅。
好日子不長久,父親再婚了,娶了繼母孫用蕃,從此,家無寧日。
母親已經遠走法國,只有姑姑家才是她的避風港。
中學畢業的時候,母親黃逸梵回來了。
張愛玲一心想像母親和姑姑一樣留學歐洲,希望通過留洋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在母親的支持下,張愛玲十分用心,考出了滿意的成績,倫敦大學的大門向她敞開了,她考了整個遠東地區第一名。
沒想到,回到家里,在繼母的挑唆下,張愛玲遭到父親的毒打,最后還被關了起來。
姑姑來家里救她,遭到父親痛打,打得破了相。
被關半年后,張愛玲逃出來了,去投奔母親,母親此時也生活拮據。
正值歐洲戰爭爆發,英國去不成了,在十九歲那一年,張愛玲一個人去香港求學。
在這里,周圍的同學非富即貴,貧窮如影隨形,陪她走過人生的花季雨季。
在港大,以英文教育為主。終于機會來了,上海的《西風》舉行征文比賽。
張愛玲反復修改的短文《我的天才夢》,接到雜志社通知:得了首獎!
區區五百字,就讓人看到一顆文壇新星,呼之欲出。“生命就像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虱子” ,就這幾句話,讓人不禁為她早慧的犀利文風所震撼。
從香港回來,張愛玲依舊住在姑姑張茂淵家里。
她想進上海的圣約翰大學,繼續深造。為了學費,通過弟弟張子靜聯絡,她重新回到老宅子,見到了父親。父親給了她學費,這是父女倆最后面,以后她再也沒有回去過,也沒見過父親。
母親遠在國外,有了學費,生活費還成問題。
為了替姑姑分攤開銷,張愛玲開始寫小說,就這樣,《沉香屑.第一爐香》在《紫羅蘭》雜志上發表了。
天才少女的早慧,一鳴驚人,《第一爐香》引起了轟動。橫空出世一般,她紅了,紅得發紫,風頭蓋過了林語堂。
成名之后,張愛玲不見生人,只有一個人例外,這人就是胡蘭成。
“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 ,但她心里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毫無愛情經驗的張愛玲,飛蛾撲火一樣,奮不顧身地愛上他。
張愛玲愛得那么執著,那么卑微,沒想到依然逃不過被背叛的宿命,張愛玲傷心欲絕。
張愛玲最終離開了胡蘭成。
這時候,因為胡蘭成的緣故,她也從上海灘最紅的女作家變成了“漢奸文人”,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在導演桑弧的鼓勵下,張愛玲開始學著寫劇本,很快寫出了《不了情》,沒想到一上映就風靡上海灘。再接再厲,張愛玲很快就寫出了另一部喜劇《太太萬歲》,同樣大獲成功。
兩部電影的成功,為張愛玲帶來了可觀的收入 。她終于可以直起腰來,寫了一封富有尊嚴的信給胡蘭成。
他們之間的關系就這樣結束了,胡蘭成到底是她的緣,還是她的劫?沒人說得清,恐怕她自己也說不清。
張愛玲寫過一本書《傳奇》,其實,張愛玲本身就是一部傳奇。
從她的成長軌跡可以看出,她的曠世才情,她的才華橫溢,驚艷文壇,離不開幾個因素:
一是家庭環境:她出生在一個沒落貴族,也是書香門第,才情上遺傳了父親的文學天賦,和母親繪畫的藝術造詣。父親舊學功底著實了得,所以張愛玲才能寫出亦新亦舊的文章。
二是培養教育:留過洋的母親,思想開明,眼見開闊,從小就著重培養她,力排眾議送她讀書,去香港留學,讓她有受教育的機會,母親的眼光和膽識,在那個年代也算罕見少有。
三是文學天賦:張愛玲擁有卓越超群的文學天賦,從小就可以看出她的早慧,早熟,她的感情異常敏感,細膩,文學天才很早就嶄露頭角,曠世才情也是無人可比。
張愛玲,她是傲然于世的海上花,享受過令人矚目的榮耀,也遭受過人們的口誅筆伐。就這樣,她旁若無人地活著,以一顆赤子之心,直面人間冷暖,世態炎涼。
讀《張愛玲傳》這本書,讓人邂逅一個真實的張愛玲。